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HTC U11 EYEs評測:優勢突出 缺點致命

HTC U11 EYEs評測:優勢突出 缺點致命

在上周的HTC U11 EYEs發布會後,我曾為大家帶來了簡單的上手速覽,但由於時間問題沒有能進行整套測試和深度體驗。自己挖的坑當然是要自己填的,這幾天我一直將U11 EYEs作為主力機使用,收集測試數據的同時也總結了這款手機各方面體驗的優勢和缺點,一併呈現給各位小夥伴們。因此,與其說這篇文章是「補完版」的HTC U11 EYEs評測,倒不如看作是我對於U11 EYEs的一個全面認識。希望對U11 EYEs感興趣的童鞋們在看完本文之後也能對它了如指掌。

看過前一篇上手體驗的朋友們都知道,HTC U11 EYEs的外觀設計和U11+完全一樣,除了一點——把U11+的直角全面屏變成了圓角的。這個機身確實很漂亮,加入分光混合成色技術的玻璃背板算是HTC今年的特色了,顏值在玻璃手機里絕對是數一數二的。為了讓大家感受這種隨環境光變化呈現不同顏色的機身究竟有多神奇,我又給它拍了一組照片:

為了順應時代潮流,HTC U11 EYEs加入了面部識別,通過5秒左右的掃描,你就能在手機當中註冊一個人臉,配合上滑亮屏手勢來實現快速解鎖。和市面上常見的面部識別Android手機一樣,U11 EYEs的面部識別通過攝像頭實現,因此安全性小於iPhone X,但這項功能確實提升了日常使用的便利性。

然而,正如發布會現場某位大膽的HTC粉絲提出的問題,U11 EYEs致命的短板就是搭載高通驍龍652……而不是660。這款SoC擁有4顆A72和4顆A53組成的CPU,以及Adreno 510 GPU,性能上其實並不算落伍,然而28nm製程讓它的性能發揮受到了不小的限制。

先來看GeekBench 4的測試吧,CPU方面U11 EYEs拿到了單核心1424 / 多核心4352的分數,GPU測試分數則是3652分。畢竟是2015年的主力SoC,放到現在這個GPU的基準測試成績也就是滿血版驍龍630的水平;而比起14nm的驍龍630,在長時間遊戲中因發熱而降頻嚴重的驍龍652甚至還不如630來得舒服:即便是眼下滴水成冰的北京,我們依然能感受到U11 EYEs堪比暖手寶的發熱;而想要「觸發暖手寶效果」並不需要什麼高強度的拷機,5分鐘《王者榮耀》就已經足夠。

大冬天隨手一玩就這樣了?

更可怕的並不是發熱,是續航。隨著SoC製程工藝的進步,2016年14nm和16nm沒辦法hold住的平台整體功耗到了2017年就解決了一大半,驍龍835機型的平均續航能力普遍強於驍龍820/821機型,而且強的不是一星半點。HTC U11 EYEs配備的是3930mAh的超大電池,但是SoC來自2015年,也就是說,它的續航水平基本可以對標兩年多前那批國際廠商大屏大電池驍龍652/653機型(比如2015款三星Galaxy A9)。

實際測試結果證明了這個猜想是完全正確的,經過我們用於模擬一整天高強度使用場景的5小時超重度續航測試,HTC U11 EYEs剩餘電量僅14%,堪稱市面上新機的墊底水平,別說對比電池容量相近的其他機型,就連3000mAh電池的小米6都能輕鬆虐它。看來,能在續航上做到更差的也就只有搭載2300mAh小電池、雙屏幕和驍龍835,並且運行「毒瘤」Samsung Experience系統的三星W2018了。

如果橫向對比還不夠過癮,我們來對比一下HTC自家的機型。同樣條件下的測試,搭載3000mAh電池和驍龍835的U11剩餘電量32%,妥妥的2017旗艦標準水平;優化出翔的U11+擁有3930mAh電池和驍龍835,剩餘電量21%。

很多人都以為「652再怎麼說也要比835省電」,事實證明,在軟體優化、應用環境、電池容量和剩餘壽命完全都一樣的情況下,652在功耗上敗得一塌糊塗。10nm LPE也是10nm,你大爺也還是你大爺,是一座老SoC們永遠無法逾越的大山。

來看點兒輕鬆的吧,拍照是HTC手機的強項,U11 EYEs在拍照這方面全程沒有尿點,同價位登頂很輕鬆。在多張合成功能泛濫、「演算法屌就是可以為所欲為」的今天,HTC憑藉能夠同時作用於寬容度、色彩明度/飽和度、細節還原、噪點消除、色調白平衡……等多項畫面素質的HDR Boost演算法力壓一眾別家的多張合成演算法,而在它之上也就只有谷歌的HDR+了。先來一組U11 EYEs樣張嘗嘗鹹淡:

【單擊下列樣張以查看未壓縮原圖】

1/2913s ISO81 F/1.7

1/2166s ISO79 F/1.7

1/5281s ISO83 F/1.7

平胸而論,HTC U11 EYEs的相機已經稱得上3000元級別最佳了。1200萬像素陣營基本無解的細節(HDR Boost的功勞);其次是偏向真實,不硬加飽和度與對比度的色彩風格,這也許並不討好眼球,但看多了一定比自帶後期一大堆的濃墨重彩風更加清新舒服。要說這組日間樣張能暴露出U11 EYEs的什麼缺點,應該也就只有白平衡的少許偏冷了。

HTC的HDR Boost能增強細節還原,但它能否漂亮完成一個HDR的本職工作呢?要知道,市面上的很多手機HDR功能並不能用,不是噪點成群就是物體邊緣出亮邊,拍出來甚是尷尬。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來到大逆光場景,再測試一次U11 EYEs的HDR Boost。

未開啟HDR Boost

開啟HDR Boost

面對著大太陽,U11 EYEs拍出的照片非常漂亮,畫面暗部的邊緣沒有出現一丁點亮邊,控制高光的同時暗部色彩飽和度與明度都有著很大的提升。看起來,驍龍652落後的ISP並沒有犧牲HTC相機的演算法質量,此處應該有掌聲。

1/8s ISO3052 F/1.7

1/20s ISO543 F/1.7

最後是暗光拍攝,對於配備1/2.5寸1200萬像素感測器、F/1.7大光圈光學防抖鏡頭和HDR Boost演算法的U11 EYEs來說,晚上拍個照就是小case,媲美頂級旗艦的細節和色彩隨手就來。3000價位上,你根本找不到第二台能把夜拍駕馭得如此輕鬆的手機。

自拍背景虛化樣張

多張合成廣角自拍樣張

另外,HTC U11 EYEs前置雙攝的摳圖精細度和焦平面判斷能力也在雙攝手機中數一數二,自拍背景虛化沒有尿點,雙攝會根據環境自動匹配虛化等級。這些都是前一篇上手體驗中提過的,不再多說。至於原本就是HTC首創的多張合成廣角自拍,U11 EYEs也不能落下,你可以根據自拍合照人數來選擇合成三張或五張照片,最終出片觀感不錯,基本沒有拼接痕迹,但缺點是清晰度比較低。

和旗艦U11、U11+一樣,HTC U11 EYEs支持邊框壓感(Edge Sense),基本動作有短擠壓和長擠壓。通過全局的短擠壓,你就能召喚一個方便單手操作的輪盤,這個輪盤裡可以放置常用的APP以及Wi-Fi、藍牙等快速設置;而「進階」的操作則包括第三方APP內的擠壓快捷鍵,熟練運用後你甚至可以做到在不觸摸屏幕的前提下實現一套「連招」,比如長擠壓打開相機長擠壓切換前後攝像頭短擠壓拍攝,搭配U11 EYEs的機身IP67級防塵防水,在水下觸摸屏失靈時這套「連招」就能輕鬆實現拍照。類似的連招還有很多,大家可以在實際體驗中慢慢探索。

啰嗦了一大堆,我們最後總結得痛快一點。HTC U11 EYEs是一款優缺點都十分突出的手機,其優勢(拍照、邊框壓感)是同價位登頂的,缺點(持續性能發揮、續航&發熱控制)則在同級別墊底。自從2015年以來,HTC的中端手機一直在系統更新方面拖泥帶水,U11 EYEs運行的是Android 7.1.2,究竟何時能吃上「奧利奧」,也是個未知數了。眼看著旗艦U11的價格已經降到了3000出頭,花上2999買U11 EYEs這樣一款手機,究竟值不值呢?

我想,大家心中已經有數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手機之家 的精彩文章:

用著有范兒 聯想手機陪你歡樂跨年

TAG:手機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