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養生就打通經絡,經絡通暢,遠離疾病!

養生就打通經絡,經絡通暢,遠離疾病!

「滯則不通,不通則痛」。中醫上說的經絡是運行氣血、聯繫臟腑和體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

養生就是通經絡

「養生」二字,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掛在嘴上,但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養生的目的其實就是通經絡。

《黃帝內經》中《內經.靈樞.經脈》有句話:「經脈者,所以能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

意思是說:經脈的功能正常與否,決定了人的生與死,經脈運行正常對於疾病的治療與康復所起著重要作用,暢通的經絡可以起到調整虛與實的作用,通則不痛,不能不通。

經絡堵塞、血液流暢受阻,人體運行出現故障,人體就處於不健康的狀態;經絡暢通,血液歡快的在經脈里流暢,身體的各個器官得到充足的補給,人的壽命也就能更長。

經絡越暢通,人就越長壽!

大家都知道「短板理論」:一個木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最矮的那個木板的長度。而一個人壽命的長短,取決於最早報廢的那個系統。

比如,一個肝癌患者40多歲就死了,是因為他的肝臟報廢了,儘管其他系統還好好的;一個高血壓患者30多歲腦血栓死了,是因為他的大腦報廢了,儘管其他系統好好的。

所以,我們要想健康長壽,就要關照好身體的每一個系統。

那麼,影響系統衰老速度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呢?其實,根本原因就在於血液循環的瘀堵程度和速度。也就是說,人的壽命取決於血液的局部循環,也可稱為微循環。早衰就是因為「局部微循環」出現了問題。

中醫認為:「氣為血之帥」,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滯。經絡堵塞,氣滯是形成血瘀(也就是「微循環故障」)的一個重要原因。人體的衰老死亡,與經絡的不斷堵塞有必然的聯繫!

瘀堵的信號:疼痛

經絡或者血液循環出現問題,表現出來的最典型癥狀就是疼痛,正所謂「痛則不通,通則不痛」。我們最害怕的是疼痛,最急於治療的還是疼痛,因為疼痛總是讓人備受折磨。

事實上,更讓我們害怕的應該是不疼!疼痛說明血液循環還沒徹底堵死,身體在產生自救,在衝擊「瘀堵」。一旦完全堵塞了,就不能感覺到疼痛,這樣反而更為嚴重。

所以,我們一定要明白:只有把經絡徹底打通了,才是解決疼痛的最根本辦法。因為這不僅僅是解決疼痛的問題,而且是消除隱患的問題。

最易瘀堵的系統:關節和毛細血管

關節和毛細血管是最容易瘀堵的系統。

關節處有很多內通外聯的縫隙,中醫叫穴位,是外邪侵入和內邪外排的「突破口」。大家稍微留意一下就能發現,身體的穴位在關節處最多。

毛細血管都是在微循環上,關節也多是毛細血管,因為一般大、中血管不會堵。

微循環堵塞的兩大原因

(1)血液里的雜質,千萬不要輕視,身體每天都在製造垃圾。

(2)受「風寒」,一受風寒血管就收縮,而血液也會變粘,就會造成瘀堵。一是關節、皮膚受寒冷刺激,二是內臟(腸胃)容易受「冷飲、冷食」刺激。所以,在布滿毛細血管叢的微循環是最容易瘀堵的。

根據經絡堵塞程度,可預測壽命!

微循環都是處於身體的外端和遠端,這些地方先形成瘀堵,慢慢再向里蔓延,一般是每年瘀堵百分之一。

人到了五十歲的時候,微循環瘀堵大概達到50%,這時候人體開始走向快速衰老。

而到了七八十歲的時候,微循環瘀堵到70%~80%,基本只有人體的中間部位循環暢通,四肢和遠端的微循環都基本不行了,人的生命也就快到盡頭了。

你肯定會問,為什麼有人能活一百多歲?那是因為他們的微循環能夠保持暢通。相反,為什麼現在很多人「未老先衰」?其實是因為他們雖然年紀輕輕,但微循環瘀堵很嚴重。

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健康狀況,再和下面的瘀堵級別對比,大家就能大概判斷自己的未來。

如何直觀地判斷身體瘀堵程度?

我們身上有一個「窗口」,可以讓我們直觀地了解經絡的堵塞程度,它就是「舌下靜脈血管」,中醫稱為「舌下絡脈」。舌下絡脈的病理變化,主要表現在色澤和形態兩方面。

舌脈色青紫,脈形粗長或怒張,提示氣滯血瘀,或痰瘀互結;

舌脈色淡紫,脈形粗大或怒張,提示寒邪凝滯或氣虛血瘀;

舌脈色紫紅,脈形怒張,提示熱壅血滯,其色淡紅或淺藍色,脈形細小,提示正氣虛弱。

舌下絡脈的變化,主要提示瘀血病變的存在,根據其色青紫 、淡紫、紫紅,分別確認瘀血屬氣滯、寒凝、氣虛,還是熱壅。一般我們簡易地把瘀堵程度分為四級。

一級:舌下兩條靜脈隱現,主幹直徑在 2.6毫米以下,長度不超過舌系帶止點,整條舌下靜脈無扭曲、怒張。

二級:主幹飽滿,直徑不超過2.6毫米,長度不超過舌系帶止點與舌尖1/2,輕度彎曲。

三級:主幹飽滿,直徑增粗超過2.6毫米,長度超過舌系帶止點與舌尖3/5,輕度彎曲。三級者表示氣血循環有瘀堵。

四級:主幹飽滿,曲張明顯,直徑增粗超過2.6毫米,長度超過舌系帶止點與舌尖3/5或將及舌尖,外帶有粗枝狀分支或魚子醬刺狀。四級者表示體內有早期腫瘤。

艾灸,疏通經絡的最好方式!

艾灸,是疏通經絡的最好方式,建議艾灸以下兩組穴位:

通經穴:天樞、水道、歸來、血海、水泉、地機、太沖。

通脈穴:太淵、心俞、厥陰俞、膈俞、血海、三陰交、足三里。

艾灸時間:懸灸或者艾灸盒灸,肢體每穴15~20分鐘,軀幹每穴30~40分鐘,適應後可以循序漸進的延長艾灸時間,一周內休息2~3天。

除了艾灸之外,適當的運動也是保持經絡暢通不可或缺的手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瀕湖山人 的精彩文章:

夜貓子必看!熬夜最傷肝,此文送給常常熬夜的你,用艾灸統統補回來!

TAG:瀕湖山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