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周一·傳說丨廊坊尖塔村沒有塔,韓村人不姓韓,你知道為啥不?

周一·傳說丨廊坊尖塔村沒有塔,韓村人不姓韓,你知道為啥不?

廊坊尖塔村沒有塔,

韓村人不姓韓,

你知道為啥不?

今天小編和大家說說廊坊那些

怪味歷史

來來來,艾瑞巴蒂~~~

尖塔村

到底從哪來

在廊坊附近,人們常將北環路北側的南尖塔、東尖塔、北尖塔三個村,稱作三尖塔或尖塔村。三個村的村名均源自唐朝修建的一座寺廟——千佛寶塔寺。

傳說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間,有一位僧人曾到訪稱「夜觀天象,見紫微星轉世,真龍天子將誕」,唐太宗立即派吳國公尉遲恭率一千人馬陪同僧人一起查訪。

一日,幾人來到一個岔路口,看到一處寶地,僧人稱,「這是九龍盤窩之地,若是誰家選了這兒做墓地,後人定能登基做皇帝。」走了不久,幾人果然見到一座新冢,尉遲正欲緝拿這戶人家,僧人制止,「我倒有個法兒,在這兒建座廟,廟裡再建三座塔,定能把這家的墳地風水給鎮住!」

建成後,該廟佛事興旺,香火日盛,方圓百里的百姓紛紛前來拜佛結緣。加上每年農曆九月二十六的廟會,以及「大青二青」、「恐雀木」、「東大坑的蛤蟆不叫喚」等有趣故事,寺院名聲大震。以至當時民間有句順口流:叫作「一京二衛三尖塔」。日久年深,受寺院三塔的影響,附近的三個村莊,逐漸被稱為南尖塔、東尖塔、北尖塔。這便是上述三個村村名的由來。

令人遺憾的是千佛寶塔寺1958年「大躍進」期間被拆毀。

楊稅務村

的傳說

楊稅務村歷史悠久,相傳村莊形成於明永樂年間。由於該村地處要衝,又有渡口碼頭,很快形成了集鎮,平日滿載山貨、毛皮、藥材、茶葉的馬幫、駝隊往來鎮上。到明末清初鼎盛時期該村已發展到500多戶2000口人,建有13座廟宇。

相傳楊稅務村歷史上奇人奇事甚多。其一,財主侯家家業大得出奇,不僅在鎮上經營有萬興號錢糧行,且擁有土地40餘頃。其二,武進士韓萬成有萬夫不當之勇,此人生得豹頭環眼,手使一把120斤重的大刀,並可百步穿楊。其三,任家三兄弟合開了一家名為聚興隆的酒燒鍋,因其釀造出的酒味道醇香,皇上將其封為御酒,隔三差五去北京送酒。

到了19世紀末,京山鐵路建成通車並在廊坊設站,燒鍋、錢行、糧行等商賈紛紛遷至廊坊,楊稅務村自此衰敗。建國初期,村北尚有一片大土崗子,村民稱其為練兵台,據傳是明朝楊統領練兵之所。

北昌村

來歷不凡

北宋年間,這裡水肥草豐,是一片碧綠草原。北國遼將佔領這一帶以後,便把兵營扎在這裡。蕭太后來到一看,見這裡野花滿地,綠草如茵,南面還有龍河流水潺潺,非常適合養馬,於是在這裡建了一座養馬場。

蕭天佑從草原選的戰馬都是兒馬,個個身高體壯,野性十足。遼兵為了儘快使這些戰馬上陣,天天進行訓練,然後趕到龍河邊放牧飲水。

龍河對面不遠就是宋朝楊家將的大營。北國訓馬,楊家將也調集戰馬訓練,每天訓練完同樣在龍河邊上放牧飲水。

宋朝楊家將的戰馬有相當一部分騍馬,個個溫順宜人。北國的兒馬青春勃發,正是談情說愛的時候,一見河對面的騍馬就雄性大發,有的揚脖呼叫,有的低聲傳情,有的搖頭擺尾設法引誘,遼營整個馬廄都騷動起來。楊家將的騍馬也被這些兒馬迷得神魂顛倒,不顧一切地也想游過龍河去找性夥伴。宋營訓馬官想方設法阻攔,但無法讓這些發情的騍馬停步,眼看著一個個劈波斬浪,狂跑到對岸,無奈只好趕著剩下的戰馬群回營。

遼營沒費吹灰之力得了一批戰馬,蕭天佑喜得比打了勝仗還高興。可蕭太后起了疑心,她知道佘太君是久經沙場的英雄,絕不會如此失策,這其中必有文章。蕭天佑卻說:「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佘太君也不例外。」蕭太后命令說:「千萬不可大意,一定要注意宋營的動靜,嚴防咱們上當受騙。」蕭天佑只好聽命,但心中總覺得蕭太后多此一舉,馬已經進了遼營,他們既不敢來搶,也不敢偷,因為他有這種想法,蕭太后的話他根本就沒放在心上。

一天,宋營剛把戰馬趕到河邊,遼兵也急忙把戰馬趕到河邊,企圖與上次一樣,把宋營的戰馬引過去。不料宋營的戰馬在對岸叫喚不過河。管馬的遼兵暗暗稱怪。就在此時,遼營中上次從宋營過來的騍馬一齊出動,向河對岸游去。宋營的騍馬一過河,遼營的兒馬哪能呆得住,也爭先恐後地緊跟著騍馬遊了過來。這樣一來遼營的養馬兵慌了神,想攔又攔不住,不攔又怕上司怪罪下來自己吃不消。他們用盡辦法想把兒馬趕回去,可那些兒馬與騍馬寸步不離,只急得遼兵哭爹叫娘。直到這時,蕭天佑才知道上了宋營佘太君的當了。

其實蕭太后在龍河北一建馬場,佘太君就把遼營的用意看透了,她就命養馬營的頭領如此這般地按計划行事。養馬營根據老太君的命令,先把生下馬駒近月余的騍馬和幼駒分開,分別在兩處飼養。待北岸遼營到河邊放牧飲水時,再把這群騍馬趕到河邊。你想,那些發情期的騍馬聞到對岸兒馬的氣息,自然會跑到一起交歡,這是任何辦法都無法阻止的一種生理現象。待騍馬和兒馬如膠似漆的時候,宋營養馬官讓士兵把戴著籠頭的小馬駒牽到河邊,那些過去的騍馬見到自己的孩子,一定會跑過河來與子女相會,遼營的兒馬自然也會跑到宋營。

天佑一看遼營的兒馬都跑到宋營去了,氣得暴跳如雷,急命遼兵過河奪馬。正在眾遼兵無可奈何之際,蕭太后駕到,氣呼呼地對蕭天佑說:「你這沒有用的東西,全怪你大意,不把宋營的騍馬圈起來!現在你想過河奪馬,比登天還難。你知道佘太君有什麼埋伏,千萬不可妄動。」

蕭天佑被罵得抬不起頭來,只好討令道:「您說怎麼辦?」「怎麼辦?只有一個辦法,後退十里,把馬場搬到北邊去,再增加重兵嚴加防守!」蕭天佑只好聽命照辦,急忙傳令,養馬場後退十里,重建一個馬場,因位於北十里稱為北場。

自從天下太平以後,北場漸漸成為村莊,因為廣大民眾盼望太平盛世,故依其諧音把村名改為北昌。

葛漁城

名字背後美麗的傳說

很久以前,在一個小小的村子裡,住著一戶姓葛的人家。夫妻倆勤勞、節儉,以捕魚為業。男的身強力壯,自幼練就一身好水性,能在風浪之中潛入水底,如履平川;女的心靈手巧,燒飯裁衣,織網補船,也算無所不精。尤其可貴的是:夫妻倆心地善良,為人正直。東鄰西舍誰家有了為難之事,他們都慷慨解囊,總是儘力周濟,為此,在村民中頗有聲望。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夫妻倆已年過半百,雖然不愁生計,只是無子覺得寂寞。白天手腳不閑,倒也好過,可到了夜深人靜之時,他們輾轉反側,不能安眠,共嘗無子的痛苦。老漢不知要陪老婆流多少眼淚!

「全怪我,倘若有個娃兒,你也不會這般勞累。」老伴撫摸著老漢布滿皺紋的前額,常常心疼地說。

老漢一聲不吭,用粗大的手去擦她眼角的淚花。兩人誰也不願再開口,只是心貼得更緊。

有一日,天還沒有亮,老婆用手推醒老漢,說:「一條白花花的魚,挺大挺肥的,游得飛快,像箭一般直撞入我懷裡,睜開眼睛才知是夢,合上眼還影綽綽的呢!」

「怎麼?兒子沒夢見,反倒見著條魚?」

說來也怪,誰料到,從那以後,老婆便懷了孕,自然都很高興,可是他們覺得事情來得蹊蹺,反倒吉凶莫測了。

也是天隨人願。一年後,老婆果然生下一子,夫妻倆這才一塊石頭落了地,回想夢中的情景,便給孩子取名漁郎。

葛漁郎長到十幾歲,出落得一表人才。捕魚是一把能手,勝過當年的爹爹,而且性格剛烈。鄉親們都說葛老漢夫婦得了貴子,時運好。

不料,這一年天旱水淺,魚不上網。漁郎縱有天大的本領,也不會打多少魚,況且,還要周濟四鄰。

十里八村的人餓死不少,漁郎的雙親也身染重病,可是打不來魚,又沒錢給父母治病,故此二老雙亡,漁郎悲痛欲絕。眼看這裡不能生活下去了,他掩埋了父母,架起小船,順水而下。就這樣,也不知送走了多少黃昏,只知道備受艱辛。

有一天,太陽西墜,餘輝將碧水染得火紅,好看極了。忽然,水面傳來管弦之聲。漁郎不由自主地順著樂曲聲划去。這聲音時而高亢,時而低沉,仔細聽來,還有一段曲文呢!

「城上鳥啼正夕陽,

忽聞漁唱起滄浪。

音隨流水煙波里,

韻入高風夜月涼。

幾度咿呀來遠浦,

一聲款曲過垂楊。

堪嗟碌碌紅塵客,

誰識其中興趣長。」

漁郎平生以來,從未聽過這樣的清詞麗句,雖說不很明白,卻覺得情真意切,悅耳動聽。他低頭尋思了一會兒,便飛快地划起漿來。等到轉過幾道水灣,眼前豁然開朗。只見水天相連,汪汪一碧,漁郎不禁脫口稱讚說:「好個打魚的地方!」

他四下仔細張望,才見到點點燈光。他上岸投宿漁家。主人是一老者,見客從他鄉而來,倍感親熱,拿出僅有的一點食物,給客人充饑。漁郎感激不已,覺得萍水相逢,老人視自己如家人,也就變得自然多了,談笑著互相介紹。

漁郎問起這裡為何人煙稀少,老人手指窗外,壓低聲音說:「這兒水深淀寬,風平浪靜,草肥魚旺。誰想到前幾年水中突然出現一隻怪蟹,興風作浪,無惡不作,使多少人船毀人亡。眼下這裡只有幾戶人家故土難捨,其餘的都流落四方去了。」老人說到傷心之處,已經哽哽咽咽,泣不成聲了。

漁郎聽了這話,不由緊握雙拳,咬緊牙關,氣得半晌說不出話來。很久,才問老人今後有何打算。老人圓睜雙眼說:「血海深仇,終究要報,只是現實力不從心……」話音未落,漁郎立刻表示:「為民除害,雖死無怨,就是赴湯蹈火,也決不推辭。」倆人當夜商量對策,不知不覺東方微露曙色,這才趕忙睡下。

次日,漁郎隻身一人,划船向淀心駛去。到了淀心,先沉下壇醇香濃酒,壇口用蠟封好。壇沉入水底,驚動巨蟹。巨蟹驚慌起身,見一位少年潛入水底,手持利刃刺來,巨蟹急忙招架。於是,一場搏鬥在水中展開。只打得巨浪翻滾,雙方難解難分,不分勝負。漁郎求勝心切,不免有些性急,巨蟹老奸巨滑,趁勢刺傷漁郎。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只見一群五彩斑斕的魚兒過來,把巨蟹擒住。

漁郎為民除害,當地百姓見他降伏水怪,對他更是感恩不盡,奉若神明。漁郎卻不以為然,覺得自己理當如此。因為他知道,父母都是打魚人。由於百姓苦留不放,漁郎決心永遠居住在這裡。他把打魚的技術都傳授給百姓,同時把那誠摯、善良的心,奉獻給大家。

自此以後,這裡的一切都好起來了。沒有幾年變得魚蝦滿淀,蓮藕成片,漁民們安居樂業。不久,人們發現漁郎卧病不起,便四下討葯。誰知,他的病是因巨蟹刺傷所致,各種藥方,毫不見效,反而病得更重了,沒過多久,他就離開了人世。

痛不欲生的百姓,用最隆重的葬禮掩埋了他。安葬時候,見一束紅光從墓地升起,直向雲端。人們都說,這就是劍魚星下凡,至今仍在空中熠熠放光。當地百姓為了永遠紀念漁郎,便將這個地方叫作葛漁城。漁郎聽到的曲子,也一直流傳到今天。

韓村

的傳說

永清縣城東北有個較大的村鎮——韓村,村中歷來沒有姓韓的。可為什麼叫韓村呢?傳說與宋遼時期楊六郎和韓昌在此打仗有關。

當年,永清縣域在大宋邊界三關以北,屬遼國的轄區。

一天,楊六郎聞報,遼將大耳韓昌率領六萬兵馬,分三路朝益津關進發。楊六郎立即披掛整齊,點兵派將出關迎戰。他們策馬揚鞭,不多時進入遼界三四十里,雙方很快對峙在陣前。

楊六郎率兵將進入遼界,大耳韓昌端坐在馬上,不急不躁,光派一名遼將到宋營近前叫陣。只見那位遼將賊眉鼠眼,手操一副銅錘,耀武揚威,凶神惡煞,真好像廟裡的惡鬼。楊六郎一看就要策馬親自上陣,忽聽一聲吶喊:「元帥且慢,待小弟來取他的狗頭!」說時遲,那時快,只見楊七郎催馬揚槍衝到陣前。二人槍來錘往,沒過幾個回合,楊七郎就把遼將的屁股捅了一個大窟窿,差點挑下馬來。遼將疼得呀呀怪叫,只好馭馬逃回遼營。

楊七郎見遼將敗逃,勒馬橫槍,高聲叫到:「呔!遼將聽著,誰敢跟七爺再戰?」話音剛落,蹭地躥出一名遼將,楊七郎一看,原來是遼營先鋒韓胡兒打馬來到陣前。此人就是韓昌的寶貝兒子。楊七郎一看來將,心裡就樂了,嘿嘿!你這無名小輩,也敢在我面前逞威風,今天非給你點厲害的瞧瞧。楊七郎正要催馬迎戰,只聽韓胡兒小子出言不遜地罵道:「大膽的楊七郎,休要猖狂,今天我非讓你躺著回宋營!」楊七郎聞聽,只氣得七竅生煙,大喊一聲:「韓胡兒看槍!」說著催馬掄槍殺了過去。韓胡兒急忙提起月牙大斧相迎。

此時,宋遼雙方戰鼓雷鳴,殺聲震天,二人交戰二十幾個回合,不分勝負。韓胡兒心裡就有點打顫,心裡說,楊七郎的槍法實在是難對付,交戰這麼多回合不露一點破綻,顯出自己藝差功淺難以取勝。他本想敗下陣去,讓主帥爸爸速派強將再戰,但覺得名為先鋒官,這不是自己草包露餡了嗎?韓胡兒胡思亂想一走神兒,楊七郎以猛虎下山之勢,揮動銀槍朝著韓胡兒的喉嚨刺去,那韓胡兒躲閃不及,被楊七郎一槍挑下馬來。

主帥大耳韓昌一看寶貝兒子血染疆場,急命遼兵把屍體搶回遼營。此時再也沒有心思征戰,只好鳴金收兵。

楊六郎看遼兵敗退,遂命收拾戰場就地紮營,同時曉諭東西兩營及主營三軍,夜晚刀不入鞘,馬不卸鞍,以備再戰。

韓昌退兵十里,聞報楊六郎就地紮營,他也急命安營,以觀察楊六郎的動靜,準備設計讓楊六郎就犯。

此次楊六郎進入遼界紮營,正中大耳韓昌的詭計。當晚後半夜尚不到寅時,韓昌就帶領兵馬來偷襲宋營。對此,楊六郎早有準備,聞及遼兵剛一出營,楊六郎就一聲令下,霎時就聽到戰馬飛騰,殺聲震天,著實把大耳韓昌嚇出一身冷汗,見宋營楊字帥旗飄揚,孟良、焦贊先鋒率騎兵先行,楊六郎策馬揚鞭手提銀槍緊隨其後。孟良、焦贊見遼將韓昌來犯,氣得呀呀怪叫,拍馬就要上陣。楊六郎知道他倆不是韓昌的對手,便攔阻說:「二位先鋒且慢,你們帶兵分左右翼嚴防遼兵進犯,此處由我收拾這個老賊。」

孟良、焦贊領命而去。楊六郎催馬上陣,韓昌急忙迎戰。只見一個白馬銀槍,一個赤兔飛叉,各出奇招,你來我往,勢如蛟龍出海、猛虎下山,二人對陣三四十個回合不分勝負。只見楊六郎虛點一槍,撥馬便回。韓昌誤以為楊六郎厭戰,催馬緊追不捨。猛地,楊六郎一聲吶喊:「接招!」反身回馬一槍,照著韓昌的腦袋刺去,韓昌抵擋不及,便來了個王八藏頭——一縮脖,楊六郎的銀槍把他的帽子挑下來。韓昌收叉撥馬而逃。楊六郎率領兵將奮力追趕,大隊兵馬趕到一片沼澤地時,只見望不到邊的沼澤蘆葦,卻沒有遼兵的蹤影。楊六郎以為韓昌的兵馬潛入葦塘,便指揮將士向蘆葦沼澤深處追殺,眾人一擁而進。追殺到深處仍不見遼兵。此時,一些兵馬陷入泥塘不能自拔,連人帶馬葬身於沼澤之中。

這是韓昌設的詭計,故意引楊六郎進入寸步難行的泥塘,妄想在此全殲宋兵。

楊六郎見前哨兵馬陷入泥塘,急命停止前進。吩咐後營將士向泥塘內拋擲繩索,砍伐杉桿搶救陷進泥塘的將士。

韓昌得知楊六郎的兵馬多半困在泥塘,急令遼兵數萬迅速把沼澤泥塘團團圍住。但讓韓昌始料不及的是,楊六郎採用繩索、杉桿搶救法,除一些馬匹和陷入泥塘的將士傷亡外,其餘大部被救出泥塘脫險。楊六郎馬上調集兵將組織突圍,帶領將士殺出一條血路,隨即又有多處宋兵殺出重圍。宋軍為替那些葬身於泥塘的將士復仇,以一當十,衝殺勇猛頑強,刀槍劍戟處處見紅,只殺得遼兵人仰馬翻,潰不成軍,節節敗退。雙方一直拼殺到掌燈時分,傷亡都非常慘重,只好鳴金收兵,各自退回大營。

楊六郎回營後,不見孟良、焦贊的身影,好生奇怪。正在此時,有侍衛急忙稟報主帥,焦、孟二位先鋒奉命鎮守左右營,果不出元帥所料,蕭天佐帶兵從右路偷襲宋營,被孟良帶兵截阻,在橫亭混戰中,孟良被蕭天佐殺死。焦贊在左奕城大戰中,與遼將勃爾嘟對陣不幸陣亡。

楊六郎聞聽此言,頓足捶胸,自悔上當受 騙,連損兩名先鋒,還傷亡眾多將士。自從鎮守三關以來,這一仗損失最慘了。因此,不斷自責:「太寒磣了,太寒磣了!」

後來,當地民眾為了紀念楊六郎在此抗擊遼兵,把楊六郎安扎帥營的地方取名楊家營;把孟良、焦贊安扎左右營的地方,分別取名東營、西營;把雙方對陣慘敗的地方,取名寒村(寒磣的諧音),後為韓村至今。在當地,這些楊家將抗遼的故事,民眾百講不厭,代代相傳,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來源:網路

轉載自:廊坊旅遊

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朝 的精彩文章:

TAG:唐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