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一餐準備100多道菜,難道僅僅是顯擺嗎?原來別有用心
作為影響近代中國歷史進程的關鍵人物,慈禧太后還是非常讓人關注的。人們不僅對她的為政之舉大加評判,也對她的生活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但說到生活,除了玩樂,便是吃喝了。今天我們重點說說慈禧在吃喝方面有哪些別樣的要求。
首先是多。歷來皇帝吃飯菜品是比較多的,但慈禧更甚。慈禧一餐需要100多道菜,外加20多種點心。當然,這些菜慈禧是吃不完的,大部分菜是沒有機會動筷子的。但慈禧為何還要多此一舉呢,難道僅僅是顯示排場嗎?顯然不是,作為晚清的一把手,要時刻防止被人在飯菜里下毒,菜肴多了,剛好可以讓伺機投毒的人無所適從。如此多的菜,全都出自慈禧的御用廚房,廚房下面設置了很多下屬機構,每個機構都有若干個菜品的專長。現在的星級酒店廚房也不過如此。
其次是刁。慈禧太后的口味是還是比較刁鑽的。根據晚清女官裕德齡的回憶,慈禧太后一生嘗盡山珍海味,最愛吃的菜還是「清湯虎丹」。所謂虎丹,就是老的睾丸,取自小興安嶺雄性幼兒東北虎。經過慢燉、切片後蘸蔥、姜、蒜、醋等蘸料吃。拋卻口味輕重不論,這種菜肴普通人是無福消受的。除了名貴食材,慈禧還對掛爐鴨等尋常菜肴以及小窩頭、臭豆腐等街頭小吃也極為上心。
再次是忌。作為權力金字塔尖的人物,只要條件允許,對吃似乎是無所顧忌的。但慈禧對於吃的忌諱,卻有自己的邏輯。一方面,慈禧是很迷信的,她本屬羊,按理說是不吃羊肉的。但皇家講究一個避諱,於是羊肉統統改名「壽肉」、「福肉」。這樣既好聽,也減少了慈禧的心理不適。
另一方面,慈禧對祖上規矩也很忌憚。根據清廷規矩,皇家是不吃狗肉和牛肉的。慈禧對此也是奉若圭臬。這是為何呢?不吃狗肉,源於黃狗以死相救努爾哈赤的傳說,努爾哈赤曾發誓說:「今後子子孫孫永遠不吃狗肉,不穿狗皮。」不吃牛肉,是因為耕牛是國家重要的生產資料,保護耕牛也是大清的立國之策。慈禧將吃牛肉看作一種很大的罪過。


TAG:史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