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道不同不相為謀,教你三招絕學分辨出志同道合的朋友
道不同不相為謀其實是非常狹隘的觀點,孔子最初提出此言的年代,正是中國百家爭鳴的時期,道家、儒家、墨家、法家、縱橫家等各學術流派各行其道。就是聖賢也受歷史的局限性,互相排斥對方的學術思想,而缺乏博採眾長的格局,才提出各行其道的主張。
從哲學的角度來看,此言具有局限性,但是在人際交往的應用中,卻具備一定的道理。用鬼谷子的處世哲學重新理解,我們就能發現:人各有志,志向不同的人難以共事,古今皆適用。價值觀不同的人,彼此之間不認同對方的看法,無法形成有效商討,一起做事只會互相牽制,無法形成合力。我肯先來看古代的一個事例:
一、
東漢時期的管寧與華歆是同窗摯友,兩人打掃庭院的時候,在草叢中發現一塊金子,管寧視而不見,棄之如敝履,繼續勞作;華歆看到金子欣喜若狂,馬上撿起收藏起來。
兩人經常一起同案讀書,當窗外傳來達官顯貴乘車路過時鳴鑼開道的聲音,管寧視若無睹,繼續刻苦攻讀;華歆卻總是跑去看熱鬧,對權勢富貴非常羨慕。經過很多類似的事情,管寧覺得華歆與自己並非志同道合的朋友,就割席斷交。
儘管現在人看來管寧太過於迂腐,但是卻用行動詮釋出道不同不相為謀的內涵。
二、
雖然現在社會日新月異,人與人之間本身各有長短,各有優勢,我們的社會關係日益密切,更倡導人與人之間合作共贏,求同存異。但是選擇長期穩定的合作夥伴時,「道不同不相為謀」這句話仍能給我們提供借鑒和幫助。
你的人生能走多遠多高,取決於你與誰同行!如果你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合作夥伴,就能夠如虎添翼,事半功倍;如果合作的雙方或多方各有盤算,只為自己的利益著想,必然成為彼此的羈絆。
三、
在現代商業化運營的創業團隊中,需要大家各自發揮所長,完成屬於自己的使命。團隊的戰鬥力反應在合作夥伴之間的團結、信任和各司其職之上。只有擺脫掉目光短淺的勾心鬥角,共同關注長遠發展和長期利益,這樣的合作關係才難能可貴。今天就與大家分享三條辨別志同道合的朋友的標準:
大家有共同的理想和目標,能夠在願景上達成一致的意見;基於利益的合作以利合又以利敗,不可長久。
大家對彼此做事的方法互相認同。不同價值觀的人可能有同樣的目標,但真正可貴的是做事方法也相同,這才代表價值觀一致。這樣的合作才是健康有效的合作,能夠形成1+1>2的效果,而不是簡單的技能組合。
真正志同道合的人也並不一定永遠捆綁在一起。有些人保持著密切的聯繫,但從來不會推心置腹說心裡話;而有些人,一見如故,能夠彼此分享隱秘,這樣的友誼才值得珍貴。我們雖然天各一方,但彼此肝膽相照,你若有難,我必相幫,人生得此知己足矣。


※鬼谷子絕學:寧可不識字不可不識人,學幾招識人術讓你得道多助
TAG:鬼谷子天機智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