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雞一定要去皮?這幾個健康誤區,犯了嗎?
研究顯示,帶皮雞肉中多餘的飽和脂肪只有用顯微鏡才能勉強看得出來。雞胸肉永遠都是純瘦肉(無論帶皮不帶皮),而且雞皮上55%的脂肪都是健康的單一不飽和脂肪,美國烹飪學院項目主任艾米·梅爾達·米勒表示,這種脂肪可以保護你的心臟……
現代人越來越關注健康,對於這入口的東西也愈發在意。但是過猶不及,這幾個健康誤區,給你提個醒。
1、纖維吃得越多越好
排便變化
攝入過多的纖維可能會引起便秘或腹瀉。纖維是會吸水的,如果您的胃腸道中沒有足夠的液體,那可能會引發胃腸道脫水,導致糞便硬化,造成排便困難。
脹氣及排氣
飲食均衡的人,如果吃太多的纖維可能會產生不舒適的癥狀,大多數的纖維在通過胃腸道的時候是不會被分解的,它們是腸道有益菌非常好的糧食,但是這些結腸中的細菌在分解纖維的過程中,會產生一些副產物,就是一些氣體。太多的話會讓人肚子難受,排氣不斷。當然,水溶性膳食纖維在緩解一些便秘患者的癥狀時,同樣會出現產氣的現象,這是正常的。
肚子痛
膳食纖維攝入過多,可能會影響胃腸道消化的速度,隨著氣體的增加,再加上排氣的不順暢,就會導致肚子痛。
影響礦物質吸收
膳食纖維是一種很強的結合劑,它可以結合食物中的一些營養物質,使得它們不被人體吸收。影響最大的是鐵、鉻、銅、鋅以及鈣等。
2、吃雞蛋會提高膽固醇
身體能夠智能得維持膽固醇的平衡
首先,人體所需的膽固醇主要來自於自身的合成,食物中的膽固醇只是當做補充。如果你攝入的膽固醇少,身體就把它們充分吸收,其餘的自己合成;如果攝入的多,它就會少吸收一些,自身也會多合成一些。總之,對於新陳代謝正常的人來說,不管你攝入的膽固醇量是多少,身體都會將其維持在一個平衡的狀態。
雞蛋中的卵磷脂能乳化膽固醇
雞蛋中不僅僅只有膽固醇,它還有卵磷脂,每枚雞蛋約含700毫克的優質卵磷脂。這個卵磷脂是肝臟的保護神,它是血管的「清潔工」,它能夠乳化和分解油脂,能把附在血管壁上的膽固醇乳化成粒子,以更好地新陳代謝。所以,科學家認為,膽固醇正常的人,每天吃2個雞蛋,也不會造成血管硬化。
並且,雞蛋的好處真的是超級多呀!雞蛋清可以軟化血管、清肺利咽;雞蛋黃中的維生素和葉酸能夠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雞蛋中含有的DHA和卵磷酸能夠健腦益智……最重要的是雞蛋的營養與人體蛋白組成相似,極其容易被吸收,而且老少皆宜。
膽固醇提高的真兇不是雞蛋
科學家表示,食物攝入導致血液膽固醇濃度提高的「真兇」是飽和脂肪(動物脂肪)和反式脂肪酸(人造奶油、油炸食品等),而不是雞蛋。想吃、愛吃雞蛋的人,就放心大膽的吃吧,當然前提是你的膽固醇水平正常。不過,那些膽固醇已經偏高的人們,還是要注意。
3、加熱了的橄欖油營養價值會打折
只要烹調橄欖油的溫度沒有超過變成油煙的界限,它的味道和營養結構都會保持不變。關鍵在於你如何儲存橄欖油,用玻璃瓶裝,室溫避光保存,脂肪和植物營養素的保質期可以達到兩年。溫度、陽光和空氣流通會影響到穩定性。
4、加鹽意味著食物中鈉含量增加
現在美國提倡:培養凡食撒鹽的進食習慣,儘管鈉的口碑不算太好,它不只對高血壓患者有不利影響,但許多人也忽略掉鈉在食物中的關鍵作用。好消息:在沸水中加鹽,會讓蔬菜變得更加營養。
5、永遠別加糖
喝的飲料、吃的菜里都不加糖熱量就會降低難!好消息:加點糖反而讓你吃得更均衡。少少加點糖會讓平淡酸澀的酸奶美味很多,會讓你更加愛上鮮榨橙汁、西柚汁或者葡萄汁。
6、油炸食物脂肪永遠過量
硬脂酸作為飽和脂肪,存在於可可、奶製品、肉類、家禽、棕櫚油和椰子油中,這種飽和脂肪並不會提高有害的膽固醇,相反會增加有益的膽固醇的水平。你所愛的椰子和巧克力中都含有硬脂酸,這種飽和脂肪會增加你體內健康HDL膽固醇。
7、所有的飽和脂肪都提高血液里的膽固醇
作為一種偶爾食之的東西,油炸食物也可以很健康。只不過一定要適量,且與蔬菜搭配著來吃。在油的選擇上也需慎重:低飽和脂肪是重要標準--比如花生油、黃豆油、菜籽油,專家建議油炸鯰魚或者玉米餅都是美味又相對健康的選擇。
8、吃雞一定要去皮
研究顯示,帶皮雞肉中多餘的飽和脂肪只有用顯微鏡才能勉強看得出來。雞胸肉永遠都是純瘦肉(無論帶皮不帶皮),而且雞皮上55%的脂肪都是健康的單一不飽和脂肪,美國烹飪學院項目主任艾米·梅爾達·米勒表示,這種脂肪可以保護你的心臟。
關注養生百科,你身邊的養生專家!
關注養生資訊,有你想要的養生知識哦!
你可能會喜歡


TAG:中醫養身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