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多一定會胖嗎?哪些食物吃的多還不容易胖?
1.科學認識減重
體重超重和肥胖可以增加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痛風等慢性病的發病風險。追逐瘦身和減肥似乎一直都是人們關心的話題,各種減肥瘦身的方法也層出不窮,可是說到效果就要大打折扣了。要麼短期內瘦下幾斤很快反彈,要麼效果微乎其微,要麼體重不降反增。
飲食減肥的原理,基本都是通過減少能量攝入達到目的,而減少主食攝入量通常是很多人採用的方法。主食也就是穀類,其60%以上是碳水化合物(多糖類,在體內轉化成葡萄糖供能),由於體內水分與葡萄糖生成相關,減少碳水化合物攝入勢必會減少水分含量,因此這種減肥方法減掉的往往是水分,所以一旦恢復飲食,體重很快恢復。
維持體重和減肥最難的點在於飢餓難耐。各種食物在人體作用不同,我們可以選擇合適的食物達到目的。一些食物比另一些食物更能產生飽腹感,不僅使身體長時間不感到飢餓,還能幫助消耗體內過多的脂肪。
2. 哪些食物具有飽腹感?
(1)豆類
無論是黑豆白豆,還是鷹嘴豆蠶豆,都富含蛋白質和膳食纖維。這些營養素會讓人產生較持久的飽腹感。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會把豆類運用到多種菜肴中。豆類不僅可以用於提高我們的飽腹感,更是含有豐富的抗氧化物質,在減少攝入能量的同時,保持健康。
(2)全穀物
全穀物保留了穀物的麩皮和胚芽,含有更多的膳食纖維和有益健康的維生素礦物質,比常見的精細穀物營養價值更高,其中豐富的膳食纖維遇水後膨脹,佔用胃更多的空間,就會吃得更少, 從而間接實現減少熱量攝人的目的。由於全穀物沒有去掉麩皮和胚芽,因此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去咀嚼,這也意味著給了大腦更多時間去反應和傳輸「已經吃飽了」的信息,也是其飽腹感持久的原因之一。
(3)漿果類
漿果類水果營養價值頗高,不僅能量低,還富含各種維生素、礦物質、抗氧化物質、多酚類等有益成分。同時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使得它們吃起來覺得尤其抗餓。當然並不建議大家單純靠吃漿果類的水果抵飽,因為人體無法通過單一食物獲取所需要的各類營養素,時間久了反而會導致疾病,盲目節食減肥危害也是如此。
獼猴桃、沙棘、石榴、桑葚、葡萄、草莓、醋栗等屬於此類水果。
(4)蘋果
蘋果,像漿果類的水果一樣,富含膳食纖維,其中富含的可溶性纖維果膠,是產生強烈飽腹感的好助手。其中果皮部分是蘋果里大部分的纖維來源,建議在保證蘋果安全的前提下連皮帶肉一起吃。
3. 具有飽腹感的食物真的能減肥嗎?
減肥本質上是將體內過多的脂肪轉化成能量消耗掉,而這取決於攝食總能量與消耗總能量之間的關係,只有攝入的總能量低於消耗的總能量時,身體才會利用儲存的脂肪供能。
澳大利亞悉尼大學曾有一項研究,讓每個受試者食用單一但是能量相等的食物,如馬鈴薯、燕麥片、蘋果、橘子和面製品、奶油麵包、巧克力和花生。結果顯示,讓人最快產生飽腹感的食物是含有較少能量的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如馬鈴薯、燕麥片、蘋果、橘子和麵包製品。而含有較高能量卻有不能較快出現飽腹感的是高脂肪食物,如奶油麵包、巧克力和花生,由於吃這些食物飽腹感來的比較遲,等出現飽腹感時往往已經攝入過多能量。
等量脂肪所含有的能量是等量碳水化合物的2倍以上,因此就減肥而言,選擇飽腹感強的碳水化合物食物(如全穀物、雜豆類),減少高脂肪食物是非常有利的。
最後提醒大家,減肥一定是在保證健康的前提下減少體內脂肪含量,因此必須保證身體在能攝入足夠的營養素前提下減少總能量的攝取,方才安全。而上述所列的飽腹感強的食物不僅營養價值較高,且更能扛餓,使用得當可以使減肥效果事半功倍,但是並非可以不加節制,畢竟撐著胃自己也不舒服。而一旦總能量攝入過多,便很難取得減肥效果。不如先試試用上述食物替代日常的部分其他食物吧,比如每天選擇一份飽腹感強的食物替代其他食物。


TAG:健康養生減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