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李白的酒量有多大?

李白的酒量有多大?

如果按照現在的一斗來計算,一斗等於十升,一升又等於一千毫升,那麼,一斗就是一萬毫升了,相當於現在的二十斤酒。從酒量上說,如果說有人一次能喝二十斤啤酒,這或許可能,但那時還沒有啤酒,因為啤酒是二十世紀才從國外傳入中國的。但假如是白酒或黃酒,這麼個喝法就難以讓人相信了。 根據杜甫詩中所講的,喝二十斤酒的說法也靠不住。 杜甫曾寫過一首詩,叫「飲中醉八仙」,李白「斗酒」的說法就是從這裡來的,詩中是這樣說的:「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假如李白真的能喝二十斤酒,詩中提到的另外兩個人,酒量就更是不得了。 在醉八仙這首詩中,提到了汝陽王李琎,杜甫說他能喝三斗:「汝陽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汝陽王李琎是唐玄宗的侄子,據說他每次都是痛飲後才入朝。就算是喝了那麼多,路上遇到酒車還是止不住流口水,恨不得把自己的封地搬到甘肅的酒泉。詩中的另外一位就更不得了了:「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雄辯驚四筵。」 這個焦遂據說是個布農之士,史上沒有太多的記載,但酒量驚人,喝過五斗以後反而更加神采煥發。按照上面的計算,汝陽王要喝六十斤酒,焦遂則要喝一百斤。 由此說來,李白喝的「一斗酒」並不是現在人們說的容量單位「一斗」。 東漢末年,有一個叫服虔的人寫了一本書叫《通俗文》,對研究中古漢語,尤其是中古漢語的方言、俗語有著很高的文獻價值。在這本書中提到一句話,「木瓢為斗」。木瓢,是一種民間普遍使用的盛酒量器,既然叫瓢,恐怕再大也大不到哪去。老百姓進酒店,沒那麼多說道,喊過小二:「來瓢酒!」文人墨客們卻不能這樣,因為至少他們認為自己是上層人物,一定要高雅一些,尤其是寫文章,顯然要有更雅的稱呼,斗比瓢大,更能顯示氣概豪邁,以斗來喻瓢也就不奇怪了。不過,唐代的劉言史在詩中直接就說:「傴僂山夫發似絲,松間石上坐多時。瓢飲不曾看酒肆,世人空笑亦何為。」但這是在說山野村夫的飲像。 還有一些例子也可以左證這裡所說的「斗」,實際上是用手就能輕易端起來的酒具。《史記·項羽本紀》中說:「玉斗一雙,欲與亞父。」並不是說項羽送給范增一對像盛糧食那樣大的兩個玉斗,而是一對玉酒杯。《大戴禮記·保傅》中說:「太宰持斗而御戶右。」明確地告訴人們這個「斗」是可以用手來「持」的。 從這個角度,杜甫對每個人的酒量評價可能是真的,因為除了上面三個人,其他人的酒量並沒有用「斗」這個量詞,比如:「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張旭酒過三杯便狂草如飛了。另外,也不能完全排除藝術誇張的成分。 比較起來,李白應該屬於好飲、豪飲但並非酒中高手。他自己就說:「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喜歡喝,而且大多情況下是一喝就醉,甚至就睡在酒店裡,曠達不羈,一派超世脫凡的酒仙。所以,李白的「斗酒」並非是現在普通意義上的容量,而是一種酒的專有度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任意聊 的精彩文章:

不看不知道!我大獲嘉居然出現這麼多歷史名人

TAG:歷史任意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