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後勤補給為什麼成為了套在隆美爾脖子上的一道繩索?

後勤補給為什麼成為了套在隆美爾脖子上的一道繩索?

呂海峰

話說,在戰爭當中,有很多人都將後勤補給比喻為了一條甩不掉的尾巴。後勤補給線越長,軍隊的尾巴就越長,隨之,對軍隊前行的阻力就越大。所以,當第二次世界大戰到了後期的時候,在北非的戰場上,後勤補給線就成為了一條套在隆美爾的脖子上的繩索。那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下面咱們就一起前往查看一番。

首先,當時為隆美爾部隊提供後勤保障運輸的義大利部隊,必須要先跨越1000多米的地中海才能到達補給基地班加西港,然後,再走1000多千米的的公路,途中還要穿越一段遼闊的沙漠,才能到達隆美爾的駐地。並且,在這條漫長的海陸運輸線上,義大利的後勤部隊還會經常遭到英美空軍的打擊。所以,導致隆美爾的後勤補給、伴隨著時光的腳步是越來越困難。

其次,負責海上運輸的是義大利的海軍,但他們不單戰鬥力薄弱,一旦遭到英美軍隊的打擊,往往就是丟盔卸甲,有時候,反而成為了「別人的運輸大隊長」。同時,他們還經常面臨燃油不足的困境。因為,當時義大利的燃油基本上都是由德國所提供的,而德國在當時正忙於蘇德戰場,所以,主要精力根本就顧不上北非這一塊。而這就更直接造成了隆美爾所率德軍的物資極端困難。

然而,與隆美爾截然不同的是,人家英軍的後勤物資是相當充足。一方面,雖然由於馬爾他島被封鎖了,英軍的地中海航線也被切斷了,但是,人家英軍圍繞非洲的補給線卻一直都保持著暢通。另一方面,日本因為沒有在印度洋保持足夠的兵力,所以,美國從馬六甲海峽到中東,以及英國繞道好望角到中東的航線,始終沒有被切斷。而這樣一來,美軍和英軍的補給運輸隊就可以順利從印度洋進入到蘇伊士運河。除此之外,由於英軍在北非這個地方,已經殖民多年,逐漸實現了與當地人民的一種融合,所以,他們的很多日用生活品都是取自於當地。

為此,後來,當北非的阿拉曼局勢進入到了僵持階段之後,隆美爾的德軍是更加被動。直到又經歷了很長時間,大約是在7月份左右,隆美爾才又得到了5400名補充兵員,和新組建的164步兵師的兩個先頭團。但是,儘管如此,隆美爾已經是喜出望外。他馬上就準備對英美進行和實施更為有力的反擊。因為,他知道:時間越長對自己越不利。然而,就在此時他卻又病倒了。但是,雖然病倒了,卻由於沒有合適的替代人員,所以,沒有辦法,只得繼續戰鬥。於是,一場發生在阿拉姆哈勒法嶺的戰鬥打響了。

但是,當這次戰鬥打響之後,雙方經過一番的廝殺,就在隆美爾已經開始佔據優勢、蒙哥馬利已經馬上落敗的情況下,德軍的坦克卻由於突然沒有油料了,直接變成了一堆廢鐵,而人家英軍的坦克卻能正常使用。於是,沒有辦法,隆美爾只好下令撤出戰鬥。但是,這場阿拉姆哈勒法嶺之戰,雖然因為隆美爾的撤出,提前結束了,但是,意義極其重大。尤其對於英軍將領蒙哥馬利而言,這場戰鬥更是讓他記憶深刻,假如要是隆美爾的後勤補給比較充足的話,他也許當時就命喪疆場了。(呂海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教育文化一鍋端 的精彩文章:

甲午戰爭的失敗和李鴻章到底有沒有關係?

TAG:教育文化一鍋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