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和殲16同時亮相,如今仍未量產!殲11D生不逢時能否捲土重來?

和殲16同時亮相,如今仍未量產!殲11D生不逢時能否捲土重來?

殲-11D戰鬥機自2015年4月首飛後,傳出的消息一直不多,最近的一次公開露面,是在2016年,當時它和殲-16原型機一同在高原機場展開測試。如今一年多過去了,殲-11D卻遲遲沒有投入量產,在進度上嚴重落後於同期的殲-16,這讓很多軍迷疑惑:殲-11D現在怎麼樣了,難道它真的「敗給了時間」?

首先我們得弄明白殲-11D的定位。殲-11D是「沈霍伊」在運用殲16技術的基礎上,對殲-11B單座型戰鬥機的深度改進型,主要是加強了機身結構、換裝了有源相控陣雷達、增加機翼內側一對大掛架等。換句話說,殲-11D基本相當於殲-16的雙座型,兩者均使用相同的雷達和航電系統。不過,殲-11D是一款突出制空能力的重型戰鬥機,而殲-16則是一款突出對地打擊的多用途戰鬥機。毫無疑問,殲-11D是一款不錯的空優三代半戰鬥機,可惜它生不逢時,為何?

在看到殲-11D和殲-16這對「利刃」現身高原展開測試後,大家都以為它不久後就能服役,但接下來的事情讓軍迷們既出乎意料卻又更興奮——殲-20開始小批量服役、以及蘇-35順利交付中國空軍。於是殲-11D的定位,卻讓它很尷尬地發現:恐怕中國戰鬥機序列中沒有它的容身之處了。

畢竟殲-11D的「祖先」是蘇-27戰鬥機,在目前俄羅斯空天軍的作戰搭配中,蘇-27的作戰任務早已被蘇-30、蘇-35等戰鬥機接替。相應的,我國也可以用四代戰機殲-20、進口的蘇-35SK、以及更加全面的殲-16,來替代逐漸老舊的蘇-27、殲-10A、殲-11B等三代戰機。

而與單座的殲-11D相比,雙座的殲-16更加適合執行多用途任務,尤其是空地打擊任務,所以殲-11D的量產就顯得不那麼迫切和重要了。

那麼,這是否就意味著殲11D沒有了研發的需求了?也不盡然,它還是有捲土重來的機會。

第一,目前的殲-11系列戰鬥機仍停留在三代機最基本的技術水平,與外國「魔改」三代半戰機還是有一定的差距。而所謂的殲-11D在高原測試,或許就是作為殲-11系列的航電驗證機,在航程、載荷極佳的基礎上,測試其超視距空戰的能力,從而為數量龐大的殲11A/B戰鬥機未來的升級改造積累經驗,並以此來過渡殲-16和殲-20完全形成戰鬥力前的空擋。

第二:中國空軍目前仍有大量的二代戰鬥機需要換裝,但全部都由產量註定不高的殲-20和產能受限的殲-16來代替,就算是美國也很難做得到。雖然我兔現在有錢了,但是還沒有富裕到可以全部換裝四代戰機的地步,未來殲-20、殲16和殲-11D的搭配也會是個不錯的選擇。以「沈霍伊」的性格來看,雖然殲-11D未來的發展不會一帆風順,但是軍迷們仍然希望能看到它和殲-16成為中國空軍制空、電戰的主力,一同守護祖國的藍天。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視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為何說保形油箱可讓殲10C同時制空+對地打擊?其實得不償失

TAG:軍視圖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