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之後,就這點秘密
罐斑:
肺區
1、起罐時兩側出現紫紅色斑點是支氣管炎。
2、起罐時出現潮紅色斑片是肺熱,有口渴、胸痛、等癥狀。
3、起罐時出現小片疹子時,是呼吸道有炎症,如咽炎、鼻炎等。
4、出現淡紫色或紅色為扁條腺炎。
5、出現淡紫色或紅色為淋巴腫脹。
6、出現白色為肺虛。
7、出現毛孔粗大為風犯,受風寒。脖頸僵硬、肩胛痛或伴有肩周炎等。
心區:
罐斑
1、起罐時出現有上下相連的紫紅色是心經不通,可出現胸悶、氣短等癥狀。
2、起罐時出現有小面積斑片,表示相交頭部有腦供血不足現象,如頭暈、頭有麻脹感。
3、起罐時出現紫紅色斑條表示患者是頸椎疾病
4、起罐時出現白色,是屬心肌缺血。
5、起罐時如出現毛孔張開很大,並伴有霧氣,為風濕性心臟病。
6、出現白色為氣血虧損,
7、出現凹陷狀為心血不足,脈弱,氣短。
8、出現紅色為心火大
膽區:
罐斑
1、起罐時出現有凹進去的小坑是膽結石。
2、起罐時周圍出現紫紅色斑點表明膽的排泄功能失調,可出現口苦、兩肋脹痛、黃疸等疾病。
3、出現白色,膽功能低下。
4、出現淡紫色圈圈,受過驚嚇,膽小。
5、出現片狀紅疹為膽囊炎。
肝區:
罐斑
1、起罐時出現有潮紅色疹狀,屬肝經實火,可出現頭痛、易怒,面紅耳赤、尿黃、便乾等癥狀。
2、起罐時罐斑中央發青時,表明患者有肝炎。
3、起罐時如周圍出現淡紫色圈圈,圈內呈白色狀,為氣滯即生氣所致。
4、周圍出現紫圈為脂肪肝,
5、大面積出現潮紅色,並伴隨腫硬狀為酒精肝。
6、整個肝區出現紫色或紫紅色為血粘稠度高。
7、出現紫青色並僵硬壯為肝硬化。
8、有紫青斑出現,斑中有白色相間,可能部分伴有肝腹水。
脾區:
罐斑
1、起罐時出現潮紅色疹狀時,表明為食欲不振或食後兩肋脹滿,大便稀並可伴有眩暈,倦怠等癥狀。
2、起罐時如出現紫紅色並有隆起的現象,表明有脾腫大徵兆。伴隨脾氣暴躁,性情不穩。
3、出現紅色或潮紅色並伴有毛孔粗大現象,表明脾臟濕熱,惡寒,出虛汗。
4、出現凹陷狀,表明脾臟功能運化較差,無力,行動遲緩,性子慢,不喜言語。
5、出現淡紫色或紫色圈圈表明氣滯,脾氣不好,經常發脾氣。
6、整個出現紫色或紫紅色,為高血脂,血粘稠度高,可能伴隨有血壓偏高現象。
罐斑
1、起罐時出現潮紅色斑片,有胃病。
2、起罐時中央為白色,屬胃寒病,表現為胃痛,遇寒疼痛加劇。
3、起罐時如出現有紅色,表明上火、食欲不振、積食等。
4、起罐時如出現淡紫色圈圈,代表生氣狀。
5、周圍出現淡紫色圈圈,為淺表性胃炎。
6、周圍出現深色紫圈圈,為慢性胃炎。
7、有凹陷狀並伴有淡紫色,為萎縮性胃炎。
8、呈凹陷狀,並伴有灰白色,表明胃功能低下,蠕動慢。食少,大便不正常。
大腸區:
罐斑
1、起罐時出現紫紅色罐斑,表示大腸有熱,可出現大便乾燥或出現口臭、頭暈等現象。
2、起罐時如出現淡紫色圈圈表明大腸有宿便,乾燥等。
3、起罐時如出現白色表示為風寒侵體,主要在腹部。
4、出現潮紅色,並伴有毛孔粗大,為大腸濕熱,消化差,大便勤,或有餐後迅速排便現象。
5、出現灰白色,並伴有凹陷狀,大腸蠕動慢,或伴有三、五天才能大便,並伴有大便乾結。
6、出現紅色斑點,為腸炎,如有紫色斑點為慢性腸炎。如為淡紫色斑點為過去得過腸炎。
小腸區:
罐斑
1、起罐時出現紫紅色斑狀時屬小腸功能失常,主要表現為大小便異常、小腹絞痛、腹脹。
2、白色,毛孔粗大,為風寒侵體,主要在腹部,並伴有腸鳴、氣轉等現象。
3、出現灰白色,並伴有凹陷狀,為小腸蠕動慢,
4、出現紫紅斑點為腸炎。
5、出現暗紅斑圈為潰瘍點。
6、出現暗紫色表明腸內有毒素。
7、出現淡紫色斑點為以前有過炎症。
8、周圍出現暗紫圈為大便不下,乾結,並伴有宿便存在。
腎區:
罐斑
1、起罐時出現紫紅色斑點,屬腎氣不固,如慢性腎炎,小便頻數而清。夜尿多,尿後餘瀝不盡,腰腿酸痛。
2、起罐時出現白色時,屬腎虛水泛,全身浮腫,腰以下更嚴重,尿量減少,重者腹脹滿,陰囊腫。
3、起罐時出現有凹進去的小坑,屬顆粒狀腎結石,如有凹進去的白沙粒狀,屬沙礫狀腎結石。
4、起罐時出現毛孔擴張,長時間不消退,左腎表明腰部有風寒,右腎表明在相交兩腿關節有風濕。
5、出現紫斑片為腰部受過損傷,如扭傷,挫傷或撞傷等多種外傷所引起。
6、如發現內部出現紫圈或淡紫圈,表明腎部內有積水現象。
7、如雙腎顏色反差很大,如左腎紫紅,右腎灰白,表明雙腎工作不協調,陽勝,陰衰,反之陰勝,陽衰。
8、如出現雙腎整個紫紅色,並伴有凸硬狀,表明有機能亢進現象。
膀胱區:
罐斑
1、起罐時出現有紫紅色淤斑時,男性為前列腺炎、尿頻、尿急、尿痛、或小便困難,尿色渾濁;女性為月經不調等婦科疾病。
2、如出現紫紅色斑片,斑內呈暗淡色,男性為前列腺肥大,女性為子宮糜爛等證。
3、起罐時下部位出現有紫紅色斑點時屬患者有痔瘡。
4
起罐時最外圈如出現白色,內圈為淡紫色,表明有糖尿病徵兆,如果罐內中間呈紅色裝,表明目前有加號。至少在兩個以上。
5、起罐時如出現脫皮現象,表明慢性糖尿病癥狀。
6、整個罐體如出現灰白色,並有凹陷狀,表明性功能減退。
7、如出現不規則淡紫色圈圈,為受過驚嚇。腎功能失調。
8、女性出現暗紫色斑片,為婦科疾病。上部為子宮疾病,兩側斜上方為附件或卵巢疾病。
9、女性如出現青紫色斑點為子宮肌瘤。
註:留罐5至6分鐘後起罐,依據起罐後的皮膚判斷疾病。此法為臨床經驗,不作為理論依據,只供參考。
罐印痕、印跡、形狀、顏色的觀察:
1、罐印紫黑而黯,表示有血瘀,如行經不暢,痛經或心臟供血不足。如患處受寒較重,或印跡數日不退,表示病程已久。如走罐出現大面積黑紫印跡,提示風寒所受面積甚大,應對症處理,以驅寒除邪為主。
2、罐印發紫,伴有斑塊,一般可提示有寒聚血瘀之症。
3、罐體呈散在紫點,深淺不一,氣滯血瘀。
4、淡紫發青,伴有斑塊,血症為主,伴有血瘀,如在腎俞穴處呈現,則提示腎虛,如在脾俞穴部位,則系氣虛血瘀。
5、罐印鮮紅而艷,一般提示陰虛,氣陰兩虛。
6、吸拔後沒有罐跡,或雖有,而起罐後立即消失,恢復常色,病邪尚輕。7、起罐後,顏色為粉紅色無斑點、立即恢復皮膚顏色,則表示身體無疾病。
註:
診斷正常色:為粉紅色
肝膽:略青
肺腸:略白
膀胱腎:略黑均屬正常
心臟:略赤
脾胃:略黃


TAG:中醫技術殿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