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專家揭1.6億年前彩虹龍化石秘密

專家揭1.6億年前彩虹龍化石秘密

彩虹龍化石保存狀態非常完整

專家揭開1.6億年前彩虹龍化石秘密

化石彩虹龍擁有屬於鳥類的不對稱飛羽 此前擁有同類特徵的是始祖鳥

擁有黑褐色豐澤的羽毛,頭部呈現紅、綠、藍等多種色彩,展開的翅膀上反射著彩虹的光彩,這個鳥類形狀的恐龍就是巨嵴彩虹龍的復原圖。2014年,一塊帶羽毛的恐龍化石被發現於河北省青龍縣,在隨後的幾年裡,瀋陽師範大學古生物學院胡東宇教授、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徐星牽頭對化石進行了研究,並最終將其命名為巨嵴彩虹龍。1月15日,英國《自然通訊》雜誌發表了最新研究成果。胡東宇向北京青年報記者介紹,巨嵴彩虹龍發現的最大意義在於,發現了和鳥類用來飛行的羽毛具有相似特徵的不對稱飛羽。

彩虹龍復原圖

幾年前發現帶羽毛恐龍化石

2014年,長期從事脊椎動物學、特別是鳥類進化、鳥類生態的胡東宇教授收到了一件特殊的化石。河北青龍縣當地居民發現了一塊帶羽毛的恐龍化石後,將其送到了胡東宇那裡。

胡東宇看後覺得這塊化石標本非常難得,因為和其他化石相比,「這個標本保存得已經相當完整了,在我們學界看來,也可以說保存得很精美」。

2009年,胡東宇帶領課題組首次報道了目前世界上最早的帶毛恐龍——「赫氏近鳥龍」在遼寧的新發現,該成果發表於2009年10月1日英國《自然》雜誌上。

和此前發現的近鳥龍相比,這塊化石同樣具有保存較好的羽毛,此外,經過團隊對標本上羽毛的觀察研究,還發現了許多此前近鳥龍沒有發現的特徵。

胡東宇向北青報記者介紹,和近鳥龍相比,新發現的化石標本頭部顯得更扁一些,前肢骨骼部分和尾部要短一些,但是羽毛更長。「大類還是近鳥龍類,但是相比較的話,新發現的化石部分特徵比近鳥龍原始,另一部分特徵比近鳥龍進步。」

在隨後的幾年裡,胡東宇團隊對這塊化石在形態特徵和羽毛顏色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包括那些適合飛行的特徵等。

化石因具有色素體被命名為「彩虹龍」

據胡東宇介紹,這塊化石是世界發現最早的帶羽毛恐龍之一,也是中國特有。1月16日,古生物學者邢立達將這塊化石標本發上了微博,立刻引發了關注和熱議。

就在前一天的1月15日,英國《自然通訊》雜誌在線發表了關於這塊化石的研究成果,研究團隊由中國、美國、比利時科學家組成。研究者根據標本的特點,即在其中發現了和蜂鳥色素體相似的色素體,推測標本具有鮮艷的顏色,因此研究團隊決定將其命名為「巨嵴彩虹龍」。

胡東宇對北青報記者介紹,決定羽毛顏色的因素有很多,一個重要因素是色素體,但要完全復原當時的顏色則有些困難。「根據保存在羽毛化石中的色素體痕迹形狀,對照現生鳥類的羽毛顏色能大致推測出它的基本顏色,但因為羽毛顏色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形成,所以絕對復原是不可能的。」

在胡東宇發來的化石標本照片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彩虹龍的骨骼上均分布著豐滿的羽毛。而在復原圖上,彩虹龍被賦予了鮮艷的色彩。彩虹龍總體呈現黑褐色,頸部的羽毛則非常多彩,紅色、黃色、綠色和藍色等顏色相間分布,展開的羽翼上反射著彩虹的光芒。

1.6億年前恐龍已具備飛行能力

胡東宇教授向北青報記者介紹,彩虹龍化石標本的發現,最重大的意義還在於在標本尾部發現了不對稱的飛羽,而不對稱的飛羽和鳥類飛行之間存在緊密聯繫。

在彩虹龍發現之前,發現最早具有不對稱羽毛的是始祖鳥,存在於距今1.45億年前,彩虹龍則在約1.6億年前出現,可以說將不對稱飛羽的發現提早了1500多萬年。

胡東宇介紹,「此前發現的近鳥龍沒有看到有不對稱飛羽,而彩虹龍則有,說明當時恐龍已經具有了飛行的屬性和能力。除了不對稱飛羽外,尾扇的排列也和現代鳥類相似。」

在彩虹龍化石上還發現了目前已知最早的小翼羽,即在鳥類拇指上生著的一簇小羽片,胡東宇稱這個小翼羽和鳥類慢速飛行和著地有直接關係。

胡東宇對北青報記者稱,目前基本公認鳥類是由恐龍演化過來的,而彩虹龍化石標本的發現則在飛行演化上提供了更多的證據,「此前發現近鳥龍,後來又發現了彩虹龍,飛行特徵均不一樣,也說明了向飛行演化的恐龍不止一種,而是多種同時出現,我們也認為這些發現在學界研究價值還是非常大的。」

文/本報記者 郭琳琳

供圖/胡東宇 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彩雲還是極光?日本發射火箭 民眾目睹罕見天象

TAG:中國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