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夫人慘遭人彘,其實是她咎由自取!完全不值得同情
據坊間傳言,有一次劉邦被項羽追殺落單,有一位少女,冒死相救救。
於是劇情就很好梳理了。
如果少女丑不拉幾,那就是日後必有重謝;
如果少女美若天仙,那就是日後必當迎娶。
而這少女,恰好生有一副漂亮臉蛋,所以就成了後來被劉邦寵上天的戚夫人。
戚夫人的結局,可以說十分悲慘。
但是,真的值得同情嗎?
依小編看,未必!
大家都同情弱者,在這個關於人彘的故事中,喜歡把仇恨強加到強者呂雉身上,不過小編要說的是,戚夫人的遭遇,是她自己咎由自取。
為什麼這麼說?不妨來看看兩件事情。
一是戚夫人替兒子爭太子。
生在皇室,這無可厚非。可戚夫人的手段,卻不怎麼上得了檯面。她靠的是仗著受寵,天天吹劉邦的枕邊風。
以致劉邦,竟然覺得才幾歲的劉如意,就有自己當年的風采!
劉邦當年是什麼人?純粹的小流氓啊!如果把大漢江山,交到這種人手裡,誰敢放心?
而且,劉盈當太子已然多年,又沒有什麼黑歷史,他未來登基稱帝,已是板上釘釘是事實,這一點,就連劉邦,也無法衝破重重阻難。
但戚夫人沒點眼力勁兒,偏要去爭這個太子位。
她天真的以為,兒子當了太子,就萬事大吉,殊不知,太子也需要黨羽,這些黨羽,就是掌權後的親信。
劉如意,他有什麼?
二是戚夫人傻不拉幾。
後宮爭寵,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劉邦駕崩後,呂雉手握生殺大權,戚夫人的下場,理所當然好不到哪兒去。
此時的戚夫人,手裡還有籌碼嗎?
沒有!
但戚夫人竟然作歌唱到:「子為王,母為虜,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為伍!相去三千里,當誰使告汝?」
呂雉一聽,不弄死你弄死誰?
反觀薄夫人,就很會審時度勢,唯唯諾諾最終苦盡甘來。
這是站在歷史角度看問題,要是站在現實角度,戚夫人再死一萬次,也不為過。
因為呂雉是髮妻,是母親。
呂雉陪著劉邦從一無所有,到君臨天下,結果戚夫人以小三身份強勢上位;兒子劉盈理當繼承家業,誰知小三還想從中截胡!
試問,遇到這事,有幾個女人能忍?


※此人一手造成中國近代的屈辱百年,卻有人大讚其功德,強加盛世!
TAG:歷史開腦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