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典故賞析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典故賞析

詞中之龍辛棄疾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南宋)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典一:孫權

詩句: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典故解讀:孫仲謀即三國時的吳王孫權,他以江東一隅之地,抗衡曹魏,開拓疆土,建立霸業,造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典故用意:辛棄疾在《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一詞中寫道:天下英雄誰敵手? 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可見辛棄疾對孫權英雄業績的仰慕。辛棄疾一生主張北伐抗金,收復失地。運用孫權典故,表達了他對孫權的讚歎和建立孫權那樣英雄業績的渴望,也隱含了他對當時統治者偏安江南的不滿。

典二:劉裕

詩句: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典故解讀:寄奴,南朝宋武帝劉裕的小名。劉裕長於京口,又以京口為基地,削平了內亂,取代了東晉政權,兩次揮戈北伐,收復了黃河以南的大片土地。劉裕出身低微,卻並不妨礙他建立英雄的功業。

典故用意:無論是孫權還是劉裕,都是從百戰中開創基業,建國東南的。這和南宋統治者苟且偷安於江左、忍氣吞聲的怯懦表現,形成鮮明對照。典故表達了作者對劉裕的讚歎和對統治者的惋惜,再次體現了他主張北伐的觀點。

典三:劉義隆

詩句: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

典故解讀:南朝宋文帝劉義隆(劉裕的兒子),繼位之後,有恢復河南之志。但劉義隆志大才疏,三次北伐,都沒有成功,特別是元嘉二十七年最後一次,本想建立像古人「封狼居胥」那樣的功勞,結果失敗得更慘。

劉義隆的典故里還包含「封狼居胥」的典故。西漢的驃騎將軍霍去病曾經統率大軍與匈奴作戰,取得很大的勝利。霍去病登狼居胥山築壇祭天以告成功之事。後來「封狼居胥」成為中華民族武將的最高榮譽之一。狼居胥,即今蒙古國境內肯特山。

典故用意:追述劉義隆草率出兵的沉痛教訓,表現出辛棄疾對韓侂胄之流輕舉妄動必然誤國的擔憂。

典四:拓跋燾

詩句: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

典故解讀:佛狸,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的小名。公元450年(即元嘉27年),拓跋燾反擊率兵北伐的宋文帝劉義隆,擊敗了擔任劉宋北伐先鋒的王玄謨軍隊後,追擊至長江北岸的瓜步山(今江蘇南京境內),在山上建立行宮,即後來的佛狸祠。

典故用意:警告當朝統治者,如果不及時經營恢復中原的事業,民心士氣將漸不可用。因為長久淪為金人統治下的江北地區的百姓,將會安於現狀。表達了詞人對失去半壁江山的當權者仍然偏安自樂的嘲諷之意。

典五:廉頗

詩句: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典故解讀:廉頗,戰國時趙國名將。史書記載,廉頗被免職後,跑到魏國,趙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體情況,廉頗的仇人郭開賄賂了使者,使者見到廉頗時,廉頗為之米飯一斗,肉十斤,被甲上馬,以示尚可用。使者回來卻報告趙王說:「廉頗將軍雖老,尚善飯,然與臣坐,頃之三遺矢(通假字,即屎)矣」。趙王以為廉頗已老不堪重任,遂不用。

典故用意:一方面作者以廉頗自況,抒發自己老當益壯,仍不忘為朝廷效力的壯志;另一方面,用廉頗的故事表達了自己不被重用的憤慨。

《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結構圖

用典就是引古事、古人比喻今事、今人以抒發某種情懷。用典是古詩常見的一種寫作手法。用典的目的或借古諷今,或懷古傷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yixiaoyanran 的精彩文章:

TAG:yixiaoyanr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