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後一次科舉的「狀元之爭」,慈禧憑三點斷出了勝負!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在我國古代,讀書人考取功名的終極目標,就是進士。進士又分為三等,最優秀的一等叫「進士及第」,有三個名額:「狀元」、「榜眼」和「探花」。三個名次表面看起來差別不大,但實際上得到的權益卻要差別很多,因此,很多人都為了「狀元」拼的頭破血流。
1904年的7月,也就是光緒三十年,就有兩個人為了「狀元」暗自發力爭奪,他們就是廣東的朱汝珍和肅寧的劉春霖。
話說這倆人,實力相當,都是學富五車之輩,書法造詣也是極為高超!
既然實力差不多,那推薦誰當「狀元」呢?主考大臣看完他倆的試卷,又權衡了一番,最終選擇了稍勝一籌的朱汝珍。排好名次後,呈給了慈禧太后「欽定」。
慈禧拿到試卷後,首先翻開了「狀元」朱汝珍的試卷,一看他那文章,一氣呵成,如行雲流水,確實是個狀元之才。但一看名字和基本信息,她的臉頓時就拉下來了。
為什麼呢?
首先是名字。朱汝珍的「珍」字,讓她想起了光緒帝的寵妃——珍妃,這個妃子太鬧騰,自己還讓人把她投進了井裡。
其次是他的出生地——廣東。這點更是令她老人家厭惡,太平天國的洪秀全,倡導變法的康有為、梁啟超,高舉反清大旗的孫中山……這些人都是廣東的,在她看來,廣東簡直是出叛逆的地方。
還有,這傢伙居然用粗筆楷書來答題,不知道她喜歡疏淡清新的字體嗎?罷了罷了!看看下一位!
說著,慈禧翻到了劉春霖的試卷。
好!這個名字好!「春霖、春霖」,春風化雨、甘霖普降,今年正好大旱,這是福星啊。而且這劉春霖是肅寧的,肅寧不正是肅靜安寧的意思嗎?如今大清王朝搖搖欲墜,這劉春霖絕對是上天派給大清的福星,而且看他這小楷,筆力清秀剛勁,我喜歡!就選他做狀元吧!
就這樣,本該是「狀元」的朱汝珍,變成了「榜眼」;本該是「榜眼」的劉春霖,變成了「狀元」。
第二年,由於局勢變動,流傳了一千多年的科舉制度取消了,劉春霖成了中國的最後一個「狀元」!
雖然這倆人曾經是「對手」,但為人方面,卻是同樣的正義凜然,大清滅亡後,倆人都受到日本人的邀請,都是嚴厲拒絕,並時刻為中華民族的前程牽腸掛肚著!


TAG:秦朝的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