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是誰?聽從你心,無問西東,無謂好壞

我是誰?聽從你心,無問西東,無謂好壞

我是誰?

聽從你心,

無問西東,無謂好壞

不得不說這部電影的宣傳做的很好,朋友圈的文章對於內心依舊保留著文藝情懷的人來講,還是挺吸引人的。這個文藝里應該包括對人生、生活、愛情、理想,甚至三觀的一份心思。

電影剛開演,不知是我沒看到片頭,還是錯過了,我竟一度以為自己是不是走錯了放映廳。完全摸不到頭腦的開場,差強人意的故事情節、刻意而又沉悶的情緒和表演,和之前看到的帖子真是十萬八千里。還好,之後三個時代的故事和表演又把人拉回到故事裡,慢慢到了中場我也終於摸到了脈絡,電影也有了思想,有了淚點。

這部影片講述了四個不同時代中同樣出自清華大學的年輕人,在不同的時代中,不同的社會環境與矛盾中,不斷在掙扎中一路前行,尋求真實的自我的故事。這部影片要表達的主題和時間跨度對於這短短的兩個多小時來說,極具難度,電影採用了穿插講述的方式,將四個年代中並不太相關的青年人情感、困惑、迷茫、選擇等等串聯在一起,雖說開始顯得有些凌亂,但最後還算是都圓在了一起,而且圓的也還算平滑,有了傳承,有了一個相對積極的故事結尾。不過為故事中最為精彩的還是情感和精神的表達上。在整個故事最,最讓我感動的是下面這三個場景:

第一段要說的就是沈光耀的母親了,正是她一下讓這個故事有了時間跨度,讓沈光耀這個人物瞬間豐滿,也讓故事有了更豐富的層次,益加深刻。當她讓兒子跪在面前背育家訓時,當她看完兒子的畫冊為兒子曾經的兩個同學端上冰糖蓮子時,我們流淚了,但心裡卻是那麼溫暖,那真是母親才能給予孩子的愛與溫暖。當她一出場,我一下就喜歡上了這位美麗的母親,她那段含淚的教誨,至今言猶在耳:

「當初你離家千里,來到這個地方讀書,

你父親和我都沒有反對過,

因為,

是我們想你,能享受到人生的樂趣,

比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比如同你喜歡的女孩子結婚生子。

注意不是給我增添子孫,

而是你自己,

能夠享受為人父母的樂趣,

你一生所要追求的功名利祿。

沒有什麼是你的祖上沒經歷過的,

那些只不過是人生的幻光。

我怕,

你還沒想好怎麼過這一生,

你的命就沒了。」

第二段便是那個位中學老師許伯常夫婦。當許老師的妻子發現自己的遷怒過了火,導致了一個生命的消亡時,她整個人都似乎一下從自己的生命中醒悟了過來,但這種醒悟是絕望。她平靜地回到家,與鍾愛的丈夫擦肩而過,相望剎那,平和無語,多年未有過的平靜的眼光中是一閃而過的卻是曾經無數的幸福時光。輕輕地,三兩步便又走過了一生,然後縱身跳入水井,不急、不躁、無畏、無懼,從容而自然地跳躍到了另一個世界。我的淚下來了,滴到跳出來了心上,心又驟然緊縮在了一起,停止了跳動。——

「當初是你說你會對我好一輩子。」

「當初,當初就不能變嗎?

人為什麼不可以變!

為什麼?

其它的事情都可以變而這件事就不能變!」

他的錯?她的錯?還是時代的錯?這又如何,愛情又如何。誰的心沒體會過這樣被捆在麻繩里那咱擰著的痛楚,滴滴答答流下的不只是血,有時就是生命。難道為了愛情,就可以丟掉自己?!何況是已不存在的愛情。

第三個便是李想對於支邊的熱情,以及陳鵬他們一群年青才俊坐著火車到了戈壁灘後,頂著烈日風沙不斷前行的鏡頭。作為一個支邊人的後代,我的淚點一下被戳中了,那戈壁、黃沙,不也曾經是我小時候經常見到的環境嗎。

我曾經問父親是否後悔一畢業就選擇支邊,他並沒直接回答,只是淡淡地說道:「當時剛到了那個地方,哪裡想到這裡是這麼的荒涼,山上荒涼的多遠見不到一棵樹,從沒見過這麼大的風沙,經常一嘴的沙子,就著飯就吃下去了。剛開始還奇怪為什麼這裡的人都這麼黑、這麼乾巴,呆久了不僅習慣了,自己也成了那個樣子。」幾十年過去了,父親永遠留在了那片土地,可那樣一個時代,如今又有誰記得?

誠然,不同的時代,會產生不同的個人選擇,但不管這幾個故事的題材如何,年代如何,其最核心的思想就是要帶領觀眾在紛繁忙亂的生活現實中擠出一小段時間,搶下一小點空間,一起探索一下什麼是真實,社會的真實,自我的真實,情感的真實。——

「當我在你們這個年紀,有段時間,我遠離人群,獨自思索,我的人生到底應該怎樣度過?

某日,我偶然去圖書館,聽到泰戈爾的演講,而陪同在泰戈爾身邊的人,是當時最卓越的一群人(梁思成、林徽因、梁啟超、梅貽琦、王國維、徐志摩),這些人站在那裡,自信而篤定,那種從容讓我十分羨慕。

而泰戈爾,正在講『對自己的真實』有多麼重要,

那一刻,我從思索生命意義的羞恥感中,釋放出來。

原來這些卓越的人物,也認為花時間思考這些,談論這些,是重要的。

今天,我把泰戈爾的詩介紹給你們,希望你們在今後的歲月里,不要放棄對生命的思索,對自己的真實。」

「這個時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從心裡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

這些話都曾在電影里不止一次觸動過我們,但是細想人生的一年一年,一天一天,我們有哪一刻敢於面對真實。我們為什麼失去真實,不是我們沒有,是它慢慢被世俗、被利益、被我們的懦弱一點一點吞噬了,或者蓋上了一層一層的黃沙,好像非此不能苟活於這個世界。

但是,人畢竟是有感情的,誰能說自己沒有被扒開過這些黃沙的時候,誰沒有被自己的真實折騰的痛不欲生的時候呢?只是痛過之後更多的人選擇的不過是再多鏟幾鍬黃土,或者索性弄個盔甲封印,而那些人勇敢地扒開黃沙,回歸真我的人,不知有幾人能堅持到駕馭自己的真實的自由階段。

因此,你有這個追求真實的勇氣嗎?「世俗是這樣強大,強大到生不出改變它們的念頭來。等你們長大,你們會因綠芽冒出土地而喜悅,會對初升的朝陽歡呼跳躍,也會給別人善意和溫暖。但是卻會在讚美別的生命的同時,常常、甚至永遠地忘了自己的珍貴」。

探尋真我的過程也許正如王敏佳死而復生後對於人性、生命和自我的探索與重生一般——「這段日子我連眼睛都不敢閉,一閉眼就覺得自己往下掉,一直往下掉,下面特別黑,我特別害怕。」其實,身處安逸、平靜生活的我們在探尋真我的過程中又何嘗不是如此。

不要以為找個安安靜靜的地方讀幾本書,玩玩古琴、畫畫國畫,甚至於皈依於佛門,真我就回來了。你是否真得看到了你內心的那點光芒,那點能溫暖你的身心,指引你一生的光芒?

認清自己是困難的,如果一時茫然,那就去書里去尋找幫助,去有光亮的人身上尋找指點。但請你不要退縮,「願你在被打擊時,記起你的珍貴,抵抗惡意;願你在迷茫時,堅信你的珍貴,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如果你有幸發現了心中的那點光芒,那就努力不斷把它拔亮,「保持內心的光,因為你不知道誰會藉此走出黑暗」,因為這個世界需要更多的光芒。而這,不也正是這部電影里要告訴我們的嗎?

這部影片在豆瓣上有這樣一個話題:「《無問西東》為何口碑兩極分化嚴重?」在我看來,不喜歡他的人各自有各自不喜歡的理由,但說它好的人一定是喜歡思辨,曾經或正在拷問人生的人。但是不可否認這部影片在成功地抓住了喜歡這種調式的人的同時,也讓不喜歡的一觀眾又非常地不喜歡。因為,如果你靜不下心,也就看不到這部電影的心,只會感到情節雜亂、剪輯混亂,平淡如水。

拋開電影表達上的缺陷,可以說,這是一部只為需要她的人而拍的電影,是只對一部分人創造的真實的完美,同時也是電影人追求電影自身真實的一個過程。因為,確實有人需要這點真實的光芒。

畢竟我們在「黑貓白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的指引下已經走的太遠,畢竟以經濟利益為主導的意識形態佔有了越來越多的群體,畢竟媒體的娛樂化傾向已經越來越嚴重,畢竟我們的文化正在退化成一個文字成為累贅的看圖時代。所以,真心為這樣一種嘗試和努力致敬。致敬那些始終願意為這個社會的真實托底的人,致敬那些保持著內心光芒的人。光是在電影拍完之後,歷經六年的等待才得以呈現給大眾,這其中體現精神又何嘗不值得我們尊敬。不管怎樣,這個社會需要托底的人——

「你別怕,我就是那個給你托底的人。我會跟你一起往下掉,不斷你掉得有多深,我會一直在下面給你托著,我什麼都不怕,就怕你掉的時候把我推開。」

說了這麼多的優點,不過這個片子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除了上面所說的開局,以及四個年代穿插所帶來的凌亂之外,還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四個時代的故事中第四代,也就是現代,其間的故事與其它幾個年代顯得過於單薄,雖然說是在努力反映現實社會的一面,但又不夠親近,缺少共鳴。也許是因為我們生於這個年代,因此也就更容易發現故事和表演上的不足,但不管怎樣可以說,這新時代的故事差點毀了這部片子。

其次,演員的表演差別好大。我不得不說,電影開頭的不招人待見,不僅是因為故事的原因,也和幾個主人公表演的蒼白無力有著很大的關係。最無法接受的就是那個張果果的護士媽媽,不是因為她的胖我們討厭她,是她的表演著實讓我們懷疑那是一個曾經支過邊的護士嗎,那是一個生活優越的家庭所應該具有的主婦氣質嗎?演員的整體表現扭捏造作,豪無貴氣,怕是爆發的土豪也不是這樣的一番模樣。難不成這是哪個投資方的母親硬要來串場的嗎?另外,黃曉明飾演的陳鵬,在學生時代總有些違和感,面相過於成熟,倒是之後的樣子讓人更覺得符合角色的設定。

最後,就是這部電影過於宏大的題材導致的線索不清,錯綜雜亂。如果說這部電影有主線,那就是追求自我的真實這一精神主線,但這一精神主線所依託的故事線索卻明顯不足,因此四個年代的串聯也就顯得有些牽強附會。我在看完這部電影,我不禁在想,如果之前沒有看過朋友圈裡對於電影的介紹,我還能看懂這個電影嗎?說實話,至少不會那麼快進入到電影所表達的情感之中。如果不是電影中豐滿的情感塑,不是幾個情節上的出眾表現,不是幾個重要演員的精彩呈現,那這部片子怕真的是連那些需要這種真情實感的觀眾也不願走進影院了。

但瑕不掩瑜,我還是願意向大家推薦一下這部影片,只是看之前最好大概了解一下情節會更好。最後,還是讓我們在電影里的童聲音樂《奇異恩典》(Amazing Grace)里,再一起讀一下朋友圈裡電影宣傳里馬德老師的這段吧:(可惜沒有找到電影裡面的原聲)

我慢慢明白了我為什麼不快樂,因為我總是期待一個結果。

看一本書期待它讓我變深刻,

吃飯游泳期待它讓我一斤斤瘦下來,

發一條簡訊期待它被回復,

對人好期待它回應也好,

寫一個故事說一個心情期待它被關注被安慰,

參加一個活動期待換來充實豐富的經歷。

這些預設的期待如果實現了,長舒一口氣。

如果沒實現昵?自怨自艾。

可是小時候也是同一個我,

用一個下午的時間看螞蟻搬家,等石頭開花,

小時候不期待結果,小時候哭笑都不打折。

保持內心的光,因為你不知道誰會藉此走出黑暗

觀生活 看世界 自在文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字 的精彩文章:

畢竟,我們的精神並不足以引領他們的世界!

TAG:生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