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為什麼要老人帶孩子,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為什麼要老人帶孩子,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 拾一寸光陰,讀一段美文 】




作者 | 國館


來源 | 國館

(ID:guoguan5000)




孩子給誰帶,算是二十一世紀的新家庭大難題,處於新舊育兒觀念衝突的時代,這到底是個亟待解決的矛盾。





 01 




上海的梁先生最近有些崩潰。


因為鄉下的父親說話十分開朗,


又強烈要求要帶兩年的孫子,


還一分錢不用給,

結果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


把兒子小華接到身邊時,


梁先生夫婦倆傻眼了。


 


那天鄰居家的同齡小朋友生日,


盛情邀請了小華一塊去吃蛋糕,


因為平時沒怎麼吃,


精緻好看的蛋糕對兒子有著非同一般的魔力,


鄰居按人頭切了一塊他不要,


非得把整個蛋糕據為己有,


鄰居小孩也急了,


跟媽媽哭訴說不要這個人來家裡,


還不肯分蛋糕給小華,




誰知小華爆出一句

:「你媽的」,


在場大人瞬間沉默。


小華媽媽瞪了一眼梁先生,氣不打一處來:




「你看看,都是跟你爸學的!」


梁先生也很無奈,這都什麼玩意,


好的不學,偏偏學了這些粗口。





 



 02 




再看另一個故事:


小松今年8歲,因為父母工作調動,


5歲就送到老家縣城裡給退休的幹部爺爺帶。


5歲前的小松還有些調皮搗蛋,


但給爺爺奶奶帶的這三年里,


一回來變了個人似的,




做事有規有矩,待人有禮貌,


眼神純凈,心地十分善良,


校里校外、鄰里鄉親都非常喜歡這個孩子。


 


那天爸爸在沙發躺著午休,


電視機一直開著,


小松原本在房間鼓搗著自己的玩具,


想出來客廳拿水喝,


他看到爸爸睡著了,


躡手躡腳的,

偷偷拿著遙控器,


把音量按到

最低,


然後

輕輕

拿水壺倒滿水,


躡手躡腳地

走回房間,


連門都不敢關,


怕有丁點聲響吵到爸爸,


他就坐在房間的地墊上,


靜靜地看動畫書。


 


這一切,其實都看在爸爸眼裡,


後來他問小松:


「兒子,中午爸爸看著電視你怎麼把聲音關沒了呢?」




小松一臉詫異:


「我看你睡著了呀,電視聲音大會吵到你。」




「誰教你的呀?」


「爺爺說別人午睡的時候一定不能發出聲響影響別人。」




爸爸十分欣慰,立馬打了個電話回家,


感謝老父親對孫子的教育。







 03 





同樣是隔代老爺子帶孫子,


差距咋就那麼大?


其實,差距根本說明不了什麼問題,


隔代育兒,是被各種媒體煽風點火燥起來的一種偏見!


 


你看小華的爺爺,


性情暴烈,喜歡說粗話,


自然小華跟爺爺時間久了,


張口就來粗話很正常;


小松的爺爺不一樣,


幹部出身,作風優良,


可能年輕時受過良好教育,


綜合素質高,


小松在這樣的環境下熏陶久了,


多半會向爺爺的性格作風傾斜。


 


教育家塞德茲就說過一句話:


人如同陶瓷器一樣,小時候就形成一生的雛形。


幼兒時期就好比製造陶瓷器的粘土,


給予什麼樣的教育就會成為什麼樣的雛形。


 


所以,孩子誰帶不是重點,


重點是帶孩子的那個人怎麼樣!




但在很多年輕一代的觀念里,


隔代育兒=反科學育兒,


當然不可置否一些老舊的錯誤方式,




但總的來說,單單就帶孩子這事,


年輕人還真沒資格說老人。







 04 




講一個身邊真實的故事:


我一大學同學,大家叫他老羅,


生性好玩,結果女朋友未婚先孕,


剛大學畢業,就匆匆忙忙結婚了。




畢業不到半年,就生了一個男娃,


兩夫妻本身自己都稚氣未脫的樣子,


又受身邊人鼓吹,咬著牙堅持自己帶孩子。




結果倒好,兩人一下班就躺家裡玩手機,


他們的兒子才兩歲,


就已經會拿著手機鼓搗了,


不給玩,就使勁哭。


 


前兩天幾個老同學去他家聚,


孩子怕生,幾個女同學想抱抱他,


結果坐在地板上哭了起來,


為了哄孩子,


其中一個女同學拿出手機,


打開一個動畫視頻給孩子看,


哎,馬上就不哭了,


別看他不識字,


鼓搗起來,卻十分流暢,


早知那麼奏效,


還費那麼大勁哄幹嘛。




在廚房洗菜的老羅探出個頭說:


「看,我兒子好帶吧,


一部手機搞定!」


 


我不敢苟同,


這麼小的孩子,


卻中了手機的魔怔,


這對眼睛健康有影響不說,


讓孩子沉迷手機怎麼看都不是一件樂觀的事吧。




再看老羅兩夫婦,


只要在家,要麼開著電腦玩遊戲,


要麼躺著玩手機煲劇,


周末也不出去帶孩子走走,


這不是爸媽慣著的還能有誰?







 05 




魯迅曾說

:「兒童的行為,出於天性,


也因環境而改變,所以孔融會讓梨。」




直接接觸孩子的人,


就是最能形成直接影響的環境,


但這有一個誤區,


市面上很多打著早教旗號的教育機構,


誤導許多年輕家長本末倒置,


將超前教育擺在了頭等位置,


其實,比起讓孩子過早接觸鋼琴、繪畫等,


並不能很好地培養孩子的專業技能,


反而忽視了最為重要的人格教育。




這一方面,隔代教育,有著不可比擬的前瞻性——


 


成型人格




孩子從小的人格成長,


身邊的大人是唯一的導師,


很多情況下,年輕父母尚未擁有成型的人格,


在很多事情的處理、情緒控制上都稍顯稚氣,


隔代老人已經形成了固定的三觀,


作風正直純樸,能給予孩子正能量的人格影響。


 


心理支持




現在的育兒市場亂象嚴重,


各類育兒書籍和信息鋪天蓋地,


對新手父母來說遇上事時會不知所措,


老人的存在無疑為年輕父母提供了許多心理支持。


一位年輕媽媽曾說,寶寶生病了,


她和老公記得團團轉,不知所措,


只是一門心思帶著孩子去醫院,


也不知道準備什麼,


在一旁的婆婆也很心急,




但手裡不會閑著,


給寶寶又是包抱毯,拿尿布,


毫不慌亂,看到婆婆「淡定」神奇,


內心的緊張焦慮可以緩解很多。


 


融洽家庭氛圍




婆媳矛盾向來困擾很多人,


其實這源於婆媳之間了解甚少,


當因為帶孩子而彼此真正相處時,


雙方的感情可以因為對孩子的盡心更融洽。




俗話說

:「不養兒,不知父母恩。」


多溝通,不事事追求是非對錯,


這樣一來,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大家相處甚歡,皆大歡喜。







 06 




兒童心理學認為:


孩子的心理成長需要一個穩定的家庭管理模式。




 對於0~3歲的孩子來說,


前期的成長需要的是能夠感受到家庭成員的穩定分工,


這時候隔代人的教育介入,


可以更讓孩子擁有更全面的人格。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


不是車間倒模生產的「零件」,


就因為這樣的獨特性存在,


才讓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都擁有無限可能,




只是,一個有遠見的父母,


會將可能放大到孩子的方方面面,


會給孩子營造一個科學而健康的成長環境。


 


學前教育專家肖巍教授曾說:


「放下父母年輕沒經驗、


老人過時育兒不科學的偏見,


對此執念的人,都是愚昧的。」




不管誰帶孩子,


一切都在於人本身,


跟年齡、時代都無關係。























  • 作者簡介:

    國館,本文來源於國館

    (ID:guoguan5000),

    最中國的文化微刊。用文化修鍊心靈,以智慧對話世界,在這裡,重新發現文化的魅力。國館2017重磅新書《與世同流,但不合污》正火熱銷售中。

    夜伴拾讀經授權發布。

































回復

晚安

送你一張特別推送,祝好夢




相逢太短,等不及茶涼


若是常駐,願陪你走完這一場...



戳原文,更有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夜伴拾讀 的精彩文章:

李小璐出軌馬蘇遭殃:對待不靠譜的朋友要分三步走

TAG:夜伴拾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