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國腳為何偏愛拜仁?
簽下戈雷茨卡後,下賽季拜仁陣中將擁有多達9名德國國腳,有球迷開玩笑稱「拜仁就是一支德國國家隊」。那麼問題來了,拜仁到底有什麼魔力吸引眾多德國國腳來投呢?
挖掘機?萬磁王!
文|體壇周報記者 秦游夏
不出意外,戈雷茨卡今夏將免費加盟拜仁一事,於1月19日獲得了官方證實。戈雷茨卡在經過5年皇家藍鍍金後,終於在23歲扣開了拜仁的大門。
戈雷茨卡是土生土長的波鴻人,在德國,拜仁和波鴻是眾所周知的「好基友」,就如同沙爾克04和紐倫堡的關係一般。
戈雷茨卡6歲便加入了波鴻青訓營,成為F梯隊(最低年齡組別)的一員。在各級青年隊長達11年的錘鍊後,年僅17歲的戈雷茨卡在2012年夏天被提拔到了波鴻一線隊,參加德乙聯賽。那個賽季,戈雷茨卡是整個德乙年紀最小的球員,但這並不妨礙他成為中場核心。雖然身高達到1.89米,但他並不笨拙,反而拿球自信、出球合理,一點都不像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
其實早在職業比賽出道前,波鴻少年便被德國足壇寄予厚望,當時他已是德國U17隊的隊長,人們已開始將他與巴拉克進行比較,其恩師諾伊魯勒在2013年說道:「戈雷茨卡是世紀天才,我從沒見過一名18歲球員有他這樣的潛質。」
2013年夏天,多支球隊向戈雷茨卡伸出橄欖枝,其中不乏拜仁等豪門。但18歲的年輕人思索再三,決定前往與波鴻相鄰的蓋爾森基興,加盟沙爾克,轉會費不過325萬歐元。戈雷茨卡就近選擇沙爾克,方便他進行尚未完成的高中學業,剛剛成年的他也能隨時得到家庭的呵護。
2013年8月,戈雷茨卡在德國杯第1輪為沙爾克首次登場,並延續了首秀進球的好運,助球隊輕鬆晉級。2013-14賽季後半程,戈雷茨卡在度過適應期後,逐漸成為主力,還斬獲4球。賽季結束後,19歲的他首次被勒夫召入德國隊,並在與波蘭那場大批新人上演首秀的熱身賽中出場。
接下來的賽季,是戈雷茨卡的灰色記憶。肌肉撕裂和反覆的肩傷使他缺席了大半個賽季,在第24輪才迎來首秀。2015-16賽季,恢復健康的戈雷茨卡重回主力,但在新帥布賴滕賴特手下,他的發展略顯停滯,全季只有1球3助攻,平淡的表現使其未能搭上歐洲杯末班車。
上賽季,是戈雷茨卡真正爆發的一年。儘管礦工在又一位新帥魏因齊爾任下成績跌到德甲第10,但在魏帥手下,戈雷茨卡第一次成為當仁不讓的核心。
接下來的聯合會杯,能攻善守的磁卡將「前插型中場」的所有優秀特質如教科書般呈現了出來。他的3個進球不僅幫助德國奪冠,也讓他第一次真正進入國際足壇的視野。
加盟拜仁,戈雷茨卡邁出了職業生涯的關鍵一步。拜仁的中場球員中,真正與戈雷茨卡風格接近的是比達爾和托利索兩人,三者都是攻守兼備的中場多面手。比達爾的合同2019年到期,今夏是拜仁出售他的最後機會。而托利索是去夏拜仁破費隊史紀錄重金引進的,比戈雷茨卡大1歲的他顯然也是球隊重點培養目標。但以目前能力來看,戈雷茨卡在各方面都不亞於法國國腳。
戈雷茨卡幾乎勝任中場所有位置,有著超出大多數中前衛選手的速度,出色的球商和執行力也將是競爭中的重要砝碼。以戈雷茨卡的球風和資歷,他在拜仁初期的定位應當是角色球員。其出色的無球能力和萬金油屬性,將使拜仁的陣容結構更為合理。
與其說拜仁是一台德甲「挖掘機」,不如說拜仁對絕大多數德國球員來講猶如「萬磁王」,只要拜仁肯挖,他們就一定會被吸引到安聯球場。這裡,是他們的終極夢想。
事實又一次證明,只要是拜仁想得到的「本土」球員,就沒有他們得不到的。
加上戈雷茨卡,下賽季拜仁陣中將擁有多達9名德國國腳。其中,諾伊爾、胡梅爾斯、博阿滕、基米希和穆勒,已是德國隊和拜仁的雙料主力乃至核心。今年雙雙年滿23歲的聚勒和戈雷茨卡也已是國家隊固定成員,以他們遠超同齡人的成熟和潛力,假以時日也很可能成為大佬級人物。而從霍芬海姆來投的魯迪和瓦格納則有著其他原因,魯迪免費來投,對拜仁來說穩賺不賠,瓦格納則是拜仁鋒線有著針對性需求。
9人當中,除了穆勒,另外8人皆從他隊來投。縱觀他們加盟拜仁的過程,拜仁真可謂是戰無不勝,予取予求。
以諾伊爾為例,2010-11賽季,諾伊爾用不可思議的表現幫助沙爾克殺入歐冠4強,並捧得德國杯。賽季尚未結束,曼聯便對德國門神垂涎三尺,並開出了極為優厚的條件。倘若真的加盟英超紅魔,沙爾克球迷定會為這名土生土長的蓋爾森基興人送上最誠摯的祝福。但賽季結束,諾伊爾卻選擇了沙爾克的死敵拜仁,儘管現已身為德國和拜仁雙料隊長,但每每回到費爾廷斯競技場,迎接諾伊爾的只有噓聲和謾罵。寧可頂著背叛家鄉父老的罵名也要轉會拜仁,足見拜仁對德國籍球員確實有著獨特的魅力。
5年後,同樣的劇情發生在了多特蒙德隊長鬍梅爾斯身上。胡梅爾斯雖是拜仁青訓出身,但當時已為黃黑服役超過8年,堪稱多特球迷的掌上明珠。但在老東家召喚下,胡梅爾斯也沒有經得住誘惑,變成了自己曾經最厭惡的人——2013年格策投敵,胡梅爾斯還曾痛心疾首。胡梅爾斯效力多特期間曾多次被巴塞羅那、曼聯等豪門相中,但都未轉化成現實,對比一下,他還是對拜仁更感興趣。
不可否認,加盟拜仁這個德國最好的平台,本就實力超群的諾伊爾和胡梅爾斯更上一層樓,但並非所有人都能在拜仁成功,比如格策,又比如自由轉會而來的基希霍夫、羅德。後兩者在美因茨和法蘭克福效力期間,雖是球隊主力,但都未展示出可以在拜仁立足的實力。然而,他們「不自量力」高攀拜仁,短暫逗留後皆遭清洗,如今都面臨無球可踢的境地。傷病作祟不假,但跟在拜仁蹉跎青春也不無關係。
成功也好,失敗也罷,為何拜仁對德國球員有如此魔力?在德國,拜仁有最多擁躉,但也有最多死敵。但職業球員運動壽命有限,不能充斥太多感情色彩。對德國球員而言,獲得拜仁青睞是對其能力的最大認可,漸漸地,拜仁成為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為拜仁踢球,成為無數少年踢球的青澀初衷和最高理想。
大部分德國球員為何只對拜仁情有獨鍾,而對其他歐陸豪門視而不見呢?說到底,這跟德國人性格中的「傲骨」和思維方式有關。很長時間以來,德國球迷幾乎只關注本國聯賽。以每周一出版的《踢球者》雜誌為例,在超過100頁的內容中,僅有不到10頁其他國家的內容,其餘90頁全部是德國各級聯賽情況。
在這種環境的影響下,德國球員打小就有一種德甲至上的思想。德國人的思維方式相對保守,對新鮮事物往往持觀望乃至排斥態度,對於留洋這種充滿不確定性的旅程並不熱衷。再者,德國作為西歐最發達的國家,生活水準明顯高於西班牙和義大利兩國。這對既想追求職業目標,又安土重遷的德國球星們來說,拜仁就變成了有且只有的選擇。
當然,其他四大聯賽中,如今還是活躍著12名德國現役國腳。但仔細觀察可以發現,其中有7人為他國後裔,包括土耳其後裔埃姆雷·詹、京多安、厄齊爾,非洲後裔呂迪格、薩內、赫迪拉以及阿爾巴尼亞後裔穆斯塔菲。他們雖在德國出生,並選擇為德國效力。但他們的思維觀念與傳統德國人有著較大差異
厄齊爾目前效力於英超球隊阿森納。
另外5人分別是克羅斯、特爾斯特根、德拉克斯勒、特拉普和赫韋德斯。克羅斯2014年加盟皇馬前便效力於拜仁,其轉會有一定的無奈因素。而同年特爾斯特根由門興加盟巴薩,一大因素是諾伊爾貴為世界最佳門將,且身體健康,拜仁在門將位置沒有需求。小德是在2017年冬天從沃爾夫斯堡倉皇出逃巴黎聖日耳曼,以他的實力在拜仁打上主力絕非易事。至於特拉普和赫韋德斯,那就更加不入拜仁法眼了。
特爾斯特根目前效力於西甲球隊巴塞羅那。
所以我們不難看出,對於實力足夠強大的「純種」德國球員,拜仁的誘惑是不可抗拒的。
實習編輯|李夢穎


TAG:體壇周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