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開膛手的凶名,卻愛干救死扶傷的善事,副總理也為Ta點贊
本文由 貓眼科技(ID:MaoyanTC)整理編譯
原文:
https://www.theverge.com/2018/1/18/16904802/drone-rescue-australia-video-ocean
文章基於創作共用協議發布,轉載請留言
· 新· 硬· 件·
前兩天英國《Quartz》雜誌報道了一件事,澳大利亞的救生員在測試無人機時,把兩名被困海岸的男童救了出來。
這兩名十幾歲的男孩被困在距離新南威爾士洲海岸700米的海中,當時無人機的"眼睛」發現了他們。
隨後,無人機迅速向他們發射了漂浮裝置,成功幫助他們脫離3米高的海浪,游到岸邊。
這倆孩子可能都不知道他們有多幸運,因為這架無人機是當天早晨才剛剛測試上崗的。
政府官員證實說,無人機的救援行動只花了70秒,但如果是出動救生員則至少要6分鐘時間,結果不言而喻。
新南威爾斯政府說這次救援是世界上第一例,無人機營救事件。
澳洲副總理約翰?巴利亞羅稱讚道:「從來沒有過這樣的一架無人機,可以攜帶漂浮裝置去營救溺水者。「
獲得高度評價的無人機出自一家名字有點凶的公司——小開膛手(Little Ripper),目前主營開發救生設備,他們給無人機部署了一些輕量級吊艙。
吊艙中包含自動體外除顫器(AEDs)、漂浮裝置、電磁防鯊裝置以及個人生存套件(包括水、熱毯、無線電和急救箱等)。
是不是覺得設計的很全面了,要是在帶點零食就更好了?
要知道,這些裝備可是凝聚了小開膛手創始人凱文·韋爾登(Kevin Weldon)十多年的心血。
2005年,澳大利亞曾先後經歷了兩場破壞性極強的颶風(新奧爾良和卡特里娜),當時凱文在新聞上看到一架無人駕駛的直升機在被淹沒的街道飛行,搜尋倖存者。
這也是澳大利亞第一次在災難中部署無人機,它一共找到了5000多人,他們其中的大部分都被困在水淹的房屋中。
無人機將拍到的照片傳輸回控制中心,然後救援隊就按照圖像指示出發救人。
從那以後,凱文就決定要在這方面做出一番事業。
他創辦公司,並找到了合適的人才和資源,然後憑著持之以恆的信念開發了十幾年。
2016年2月28日,是他人生的轉折點,西太平洋銀行正式宣布贊助小型開膛手救援無人機(UAV)進行搜救試驗。
努力的人,運氣總不會太差,讓我們看看他們目前都做了哪些事情。
深度學習和人工智慧的鯊魚檢測
小開膛手與悉尼科技大學工程與信息技術學院的團隊合作,設計了一個複雜的深度學習框架,作為鯊魚檢測和識別演算法的基礎,並用卷積神經網路(RCNN)用於更精確的物體檢測和識別(如游泳者,衝浪板等)。
(鎖定鯊魚位置)
實時災後評估
與英國南安普敦大學合作,進行CrowdAR實時視頻分析和系統性災後評估。
作為價值5百萬英鎊ORCHID項目的一部分,CrowdAR技術擁有協同多個無人機進行全天候作業的能力,讓搶險救災更為便捷。
低空交通管制和空域安全防護
它與美國PrecisionHawk公司合作,整合其LATAS(低空交通和空域安全)系統。
該系統運行在全球蜂窩網路和衛星之上,連接領先的空域管理技術,用於無人機控制和管理。
避免實時碰撞
在英特爾的幫助下,小開膛手為無人機設計了一套最先進的防碰撞技術與演算法。
避障技術為未來的無人機增加了一個新的安全級別,帶有6個英特爾實感攝像頭,可為無人機提供360°感測器視圖。
除了上述幾點,他們還設計了可以完成監測識別的無人機,以及高保真成像和感測技術,還有利用激光雷達進行檢測和測距等工作。
我並沒有吹捧小開膛手的意思,只是對凱文以及他們做的事情有些感慨,為了當初的一個萌生的信念就把它當成事業做了10多年。
獲得西太平洋銀行的贊助對凱文來說是件開心的事,因為他有了繼續運營的資本,但像前幾日那樣,利用無人機救助溺水的人,才是他堅定步伐的初心吧。
我們知道,無人機正越來越多地用於應對自然災害,並提供醫療檢測和物資供應,不要覺得它很遙遠,生命線有時就差了那麼幾秒。
老鐵們,你覺得呢?
- END -
「貓眼科技」(公號ID:MaoyanTC)
探索10-20年後的科技生活
腦機結合、人類增強、地外世界、AI&MR、電子人、硬科學、新硬體...這裡涵蓋所有正在我們身邊發生的科技變革。
Hum...還有藍色星球上的一些科技八卦,神人趣事..


※他17歲玩樂隊、搞發明,拿下世界級大獎,這個中國00後不一般!
TAG:貓眼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