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深度)《國家造艦戰略:英國未來海軍造艦計劃》解讀

(深度)《國家造艦戰略:英國未來海軍造艦計劃》解讀

原標題:(深度)《國家造艦戰略:英國未來海軍造艦計劃》解讀


2017年9月,英國國防部發布了《國家造艦戰略:英國未來海軍造艦計劃》(以下簡稱《戰略》)的報告,明確提出英國未來將大力提振艦船工業能力,推進艦船出口,帶動英國經濟繁榮。


《戰略》提出的背景

海事工業是英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共有約11.1萬名從業人員,6800家公司,為英國經濟貢獻了130億英鎊,其中僅造修船業就佔了20億英鎊。造船業及其供應鏈提供了高薪高技能就業機會,但英國海軍造船業務不足,且周期性太強,造成了艦船工業的低迷,難以支撐強大艦隊的建設、形成全球競爭力並帶動英國經濟的繁榮。


因此《戰略》提出,英國國防部和海軍需變革採辦管理,提供更具確定性的艦船裝備發展計劃,使造船企業能更好的開展人員和設備的長期投資,提高生產力、創新力及國際市場競爭力。同時,大力推進艦船出口,實現業務多元化,擺脫艦船工業對國防部與海軍需求的過度依賴。


優化艦船採辦管理,提升採辦效能


由於缺乏強力的艦艇採辦管理部門,導致艦艇性能下降、進度拖期、成本顯著增長,還產生了附帶風險,即合同完成前設備/系統技術上就已過時。針對該問題,《戰略》提出變革英國國防部的艦船採購管理方式,建立新的管理結構,加強風險管控、強化合同管理,提升採辦效能,推動艦船工業能力的提升。


建立新的管理結構 新的管理結構包括:跨部門主管機構,負責制修訂國家造船戰略,並簽署未來30年的海軍艦船採辦總體計劃(以下簡稱「總體計劃」);客戶委員會,制修定「總體計劃」,確保符合政策、可承受且可實施,並定期檢查計劃與交付風險,確保投資平衡;授權的項目組,負責按照客戶委員會設置的明確計劃履行交付任務。


新的管理結構將擁有以下6個方面的優勢。第一,由高層控制。第一海軍大臣全權負責客戶委員會,確保項目組在約定的資金範圍內交付皇家海軍要求的艦艇,這將確保高層權威決策是國家造船戰略治理結構的核心。第二,方向明確。「總體計劃」將按需求安排各項目的計劃,並為個別海軍造船項目提供優先權。第三,聽取專家意見。該管理結構還設置多個專家組,包括擁有豐富商業造船經驗的專家。第四,職責分明。授權的項目組在確定的時間、成本和性能範圍內交付項目,並直接向客戶委員會報告進度。第五,信息一致。客戶委員會由充當投資經理的造船項目戰略小組提供支持;向高層決策者提供一整套管理信息。第六,協調工業能力。造船計劃戰略小組將監控造船廠工業能力和供應鏈,並提出建議。這有利於從艦船工業整體角度出發開展投資決策,包括其未來計劃。


《戰略》認為,新的管理結構有利於政府部門掌控工業部門,使其為項目的性能、成本和時間負責,推進項目的高效實施。同時,明確的長期造艦「總體計劃」有利於艦船工業部門開展長期投資,提升能力及競爭力。


加強風險管理 《戰略》認為,艦艇建造過程中會出現難以預料的問題,經常導致建造進度嚴重拖期。風險管理在確保艦艇按規定的時間、成本和安全性能交付等方面至關重要,因此需要開展重大變革,主要思路如下。首先,積極主動的風險管理。強化項目交付小組和高層決策者的聯繫,快速識別難以預見的問題,按優先順序進行處理和緩解。其次,加強技術風險管理。確定資源風險前,評估每項艦艇採辦項目的技術複雜性。例如,戰艦所需資源可能遠多於支援艦,從歷史經驗看,支援艦所包含的複雜技術系統少。最後,將採辦視作投資管理。將艦船採辦計劃視作投資進行管理,在難以預見的風險演化為問題時迅速重新配置資源。


新的艦船工業治理結構


加強合同管理 《戰略》認為,每個採辦項目均是不同的,需根據情況使用最合適的合同類型(固定價、成本加激勵等),以促使各方將精力集中於艦艇的高效交付上,也有助於激勵工業部門更具競爭力。


明確艦艇建造計劃,推動艦船工業良性發展


《戰略》指出,英國國防部正在制定海軍30年造艦「總體計劃」,明確未來30年投資的艦艇數量和類型,為未來的造艦決策提供支持,為艦船工業提供穩定的需求,推動艦船工業良性發展。《戰略》規定了未來5年的關鍵採購項目,主要包括26型護衛艦、31e型近海巡邏艦和乾貨保障船。

建造8艘26型護衛艦,首批採購3艘。英國海軍將採購8艘26型護衛艦,逐步替換8艘23型反潛護衛艦。26型護衛艦將提供所需反潛戰能力,以維護持續的海上威懾並保護航母戰鬥群。8艘艦艇均由BAE系統公司建造,首批採購3艘,後續批次的採購將視情而定。首批3艘採用單一來源採辦方式授予BAE系統公司,合同類型為成本加激勵,首艘26型護衛艦預計21世紀20年代中期服役。


建造31e型近海巡邏艦替代5艘23型護衛艦,將採用分散式模塊建造法。31e型近海巡邏艦將用於替換5艘23型護衛艦,首艦將於2023年服役,此後每兩年服役1艘,目前尚未限定建造數量。


31e型近海巡邏艦的採辦將致力于振興和維持英國艦船工業基礎,鼓勵英國造船企業、符合安全要求的國際供應商及非傳統建造商/新進企業廣泛參與,以向市場注入競爭壓力,推動英國艦船工業能力的提升。


31e型艦將採用分散式模塊化建造方法,也稱為「虛擬造船模式」,即將艦艇分成若干個模塊,由分布在英國國內的多家船廠同步建造不同模塊,最後由一家船廠合攏。英國伊莉莎白女王級航母即採用了這種建造模式,由6家船廠建造不同模塊,最後在樂塞船廠實現了合攏。這種建造方式速度快,但集成成本高。建造中,國防部將注重艦艇可承受性和進度管控,強化供應商問責機制,提升採辦效能。


英國現役45型「勇敢」級驅逐艦結構圖


31e型首艦預計2019年開工建造,最高造價已確定為單艘2.5億英鎊。鑒於23型護衛艦超期服役導致效率低、成本高,英國皇家海軍將從31e型艦開始,在設計階段即確定最佳使用壽命,提升經濟可承受性。


採購新型乾貨保障船,將採用商業化標準建造。該艦艇將採用國際競爭的方式採辦,以檢驗英國艦船工業在保障艦艇領域的競爭力。設計方案競標預計2020年初完成,首艦將於21世紀20年代中期交付,將儘可能採用商業化標準建造。


積極建設出口導向的艦船工業


《戰略》表示,出口可促進繁榮,對艦船行業發展至關重要。推進艦艇出口需要開展兩方面的工作,一是設計可出口的艦艇,二是政府將其作為重要事項長期推進。


設計可出口的艦艇。《戰略》認為,為增加出口,艦艇需從設計階段即考慮出口需求,為此開展市場分析非常重要。市場分析可反映英國政府對國際防務市場的政治觀點、了解目標客戶需求,以針對性的開展艦艇設計,且可在設計階段最大程度融合英國國內需求和出口需求,降低設計、建造成本,提升出口成功率。


艦艇設計需具備易建造、適應性強、保障容易的特點,以降低設計、建造和全壽期成本,提升出口競爭力。適應性強意味著艦艇可裝備不同感測器與武器,滿足不同的作戰需求,從而擴大目標客戶群體,同時減少為滿足不同客戶群體所開展的設計修改。


《戰略》指出,未來10年全球可能出現大約40艘輕護艦的市場需求,該市場群體主要尋求引進輕護艦設計及系統設備並自主建造。出口市場競爭十分激烈,至少有14個艦艇設計與建造商可在2000~4000噸級艦艇市場上提供設計方案。英國將以31e型近海巡邏艦為突破口,開拓出口市場,後續將推出更多的出口型艦艇,26型護衛艦也將是對外出口的重要備選型號。



英國海軍31e型近海巡邏艦


政府把推動艦艇出口作為長期使命。英國2015年《戰略防務與安全審查》首次將經濟「繁榮」單獨列為國家安全目標,國防部需要通過出口支撐英國防務與安全行業發展,在此背景下,《戰略》認為,軍艦出口是國家必須努力實現的任務,需要政府與英國工業界通力合作。


《戰略》表示,政府支持英國國防工業增大出口是一項長期任務,政府的推動可確保主要盟國和潛在合作夥伴選擇英國裝備滿足其需求,這將對英國的繁榮與安全產生直接和長期的影響。


結 語


數十年來,隨著民船建造中心向東南亞地區轉移,歐美艦船工業發展陷於基礎設施老化、人才流失的窘迫狀況,對海軍建設與經濟繁榮均造成了不利影響。《戰略》的實施,將有助於挽救英國艦船工業的頹勢,提升其海軍裝備技術水平,帶動經濟發展。


本文經《軍事文摘》授權轉載


責任編輯:彭振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環球軍事 的精彩文章:

(焦點)德媒驚訝:中國指責美艦抵近黃岩島 菲竟袖手旁觀

TAG:新環球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