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乾隆景泰藍目前市場價格行情一路飆升

清乾隆景泰藍目前市場價格行情一路飆升

關於景泰藍的起源,考古界至今沒有統一的答案。一種觀點認為景泰藍誕生於唐代;另一種說法是元代忽必烈西征時,從西亞、阿拉伯一帶傳進中國,先在雲南一帶流行,後得到京城人士喜愛,才傳入中原。但有一點是學術界公認:明代宣德年間是中國景泰藍製作工藝優點,並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水平,達到輝煌階段,「景泰藍」一詞也從此誕生。釉色均肥,絲工粗獷,飾紋豐富。

明代宣德年間是中國景泰藍製作工藝優點,並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水平,達到輝煌階段,「景泰藍」一詞也從此誕生。釉色均肥,絲工粗獷,飾紋豐富。 清代初期的景泰藍工藝已聞名天下,大量出口國外,成為海外貴族家庭中的擺飾品。如果您手上有藏品想要鑒定出手 VIP預約通道

這時期的景泰藍品種豐富,製作工藝精湛,在原料上不再沿襲明代使用青銅作胎骨,而是採用延展性能較強的純銅作材料,應用了新的制胎、掐絲技術。因此,景泰藍造型比明代更勻實而變化多端,銅絲細薄均勻,掐絲技藝更是絲流暢婉,紋飾靈活精巧。器物的應用範圍要比以往更為擴大,除了明代常製作的宮廷寺廟祭器,還出現鼻煙壺、屏風、香爐、圍屏、桌椅、茶几、筷子、碗具等等。 景泰藍器物以其渾厚持重,古樸典雅姿態,很久以前就進入國內外藝術市場,頗受人們喜愛。 北京是景泰藍技術的發源地,現存最早的景泰藍是元代的產品,由此可見已有近千年的歷史。最初的景泰藍多為仿古青銅器皿,尤以明朝宣德年間的出產最為精緻。

景泰藍是明、清兩代專為宮廷生產的貴重工藝品,宮廷內設有專門的生產機構,以碗、盤一類為多,也有小型瓶、罐及盒子等,但流傳下來數量極少,總計約400件左右。清嘉慶以後,景泰藍仍沒有多大起色。清咸豐、光緒年間,景泰藍開始作為商品銷往國內外,景泰藍又一度興盛起來。明清時景泰藍工藝水平精湛,流傳下來的數量又不多,其當然是投資者的首選。筆者認為,由於晚清以前的景泰藍量少價高,普通收藏者自然無法涉足,所以現代的景泰藍精品應該會受到一部分人的關注,但從目前市場行情來看卻並非如此。

晚清和晚清以前用手工製作的景泰藍用料十分昂貴,其胎以銅胎為主,亦有用金、銀為胎的,琺琅釉多為進口天然礦石、半寶石加工提煉而成,還須鎏金工藝,耗金量也很大,因而它的工藝成本比同尺寸的瓷器要高出數倍甚至數十倍。所以只要一件上檔次的景泰藍,價格就在10萬元人民幣以上,而且景泰藍雖硬,但琺琅脆、易碎,且無法修復還原。目前,國內遺存民間的晚清以前的景泰藍幾乎蕩然無存。在一些大型古玩商場和藝術品拍賣公司中出現的明清景泰藍製品,大多都是近年來從海外迴流的。另外,從當今市場上所出現的晚清及其以前的景泰藍器皿的價格看,其與同時代的景德鎮官窯瓷器相比,價格低得多,所以它的升值潛力也極大。

關於景泰藍的起源,考古界至今沒有統一的答案。一種觀點認為景泰藍誕生於唐代;另一種說法是元代忽必烈西征時,從西亞、阿拉伯一帶傳進中國,先在雲南一帶流行,後得到京城人士喜愛,才傳入中原。但有一點是學術界公認:明代宣德年間是中國景泰藍製作工藝優點,並達到了一個新的頂峰時期,「景泰藍」一詞也從此誕生。釉色均肥,絲工粗獷,飾紋豐富。

在拍賣市場上銅胎掐絲琺琅瓷器更是常客。2009香港秋拍中,一件高35厘米的銅胎掐絲琺琅壁瓶以530萬元成交;2008年一對清乾隆御制銅胎掐絲琺琅胡人像以652.8萬歐元的在法國巴黎成交,這一價格成為迄今所知中國銅胎琺琅器拍賣的最高價格,刷新了一件清康熙御制銅胎畫琺琅彩黃地牡丹雉雞圖蓋盒在2005年5月香港以2972萬港幣創造的原紀錄;2011年,紐約秋拍中一對清康熙御制的銅胎掐絲琺琅童子,估價430萬至480萬美元,更是以512.74萬美元易主。由此看出,銅胎掐絲琺琅未來升值空間極大,無數藏家會青睞。

銅胎掐絲琺琅從古至今,市場價格極高,一方面因為銅胎掐絲琺琅價值不菲,尤其是元、明時期的掐絲琺琅器,胎體厚重,全由純銅製成,極少的甚至用金做胎;另一方面,掐絲琺琅與生俱來的鐘鼎富貴之氣,與文人階層的隱逸風度形成極大反照,因此被歷代帝王當作獨一無二的皇權與財富的象徵,乾隆時期更是亦此來彰顯帝王與臣子的不同。

大家都在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