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知道中國的三大龍脈嗎?據說秦始皇當年曾破壞過兩條!

你知道中國的三大龍脈嗎?據說秦始皇當年曾破壞過兩條!

在很多古裝劇中,都曾出現過有關「龍脈」的劇情,一旦傷及龍脈,就會影響一個朝代的氣運,甚至因此而導致其滅亡。那麼,什麼是龍脈呢?

龍脈是一個風水術語,實際上指的就是山脈,它是山脈的神化;但不是所有的山脈都可稱為龍脈——龍脈是指地表在外形上連綿起伏,好似地中有生氣貫通,有始有終、有根有源、有支有派的山脈。

古人認為,天下龍脈發源於昆崙山,它是天下的祖山,所有的山脈皆發脈於此。像明朝的開國功臣劉伯溫在《堪輿漫興》中就吟道:「昆崙山祖勢高雄,三大行龍南北中。分布九州多態度,精粗美惡產窮通。」而明代旅行家徐霞客跑遍大江南北,40年搜尋南干龍,目的就是為了證實他的家鄉金陵(今南京)與昆崙山一脈相通。

巍巍崑崙氣勢雄偉,風水認為它秉五氣,會陰陽,合五形,主存亡,由此發端出五支山脈,其中三支向東南進入中國,分為北干、中乾和南干,這三大幹就是中國歷代視為龍脈走向的山脈。

按照清康熙《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的說法,這三大幹指的是:長江與南海之間所夾的「南干龍」,即嶺南諸山脈如武夷山、衡山、天目山等,龍脈盡於南海;黃河與長江之間所夾的「中干龍」,即淮南諸山脈,如嵩山、大別山、鐘山等,龍脈盡於東海;鴨綠江與黃河之間所夾的「北干龍」,即漠南諸山脈,如太行山、燕山、軍都山、天壽山等,龍脈盡於黃海。

儘管歷代對「三大龍脈」的具體所指不盡相同,但對它們的認識卻早已有之。據說,秦始皇在統一中國之後,為求保江山永固,秦家天下久傳萬代,曾費盡心機地破壞過南、北兩條龍脈,而獨對自己所佔的「中干龍」呵護有加。

對「北干龍」的破壞,便是命人修築萬里長城。後來大將蒙恬被秦二世賜死,就認為自己是因「絕脈」而被上天懲罰。據《史記·蒙恬列傳》記載:秦二世與趙高、李斯謀奪皇位後,派特使賜曾督修萬里長城和兩千里馳道的守邊大將蒙恬自裁。蒙臨終前喟然嘆息說:「我何罪於天,無過而死乎?」良久,徐曰:「恬罪固當死矣。起臨洮屬之遼東,城塹萬餘里,此其中不能無絕地脈哉?此乃恬之罪也!」

而為了破壞「南干龍」,秦始皇乃不惜派人遠涉千里,到嶺南鑿山。據清屈大均《廣東新語》說:「廣州治背山面海,地勢開陽,風雲之所蒸變,日月之所摩盪,往往有雄霸之氣。城北馬鞍崗,秦時常有紫雲黃氣之異,占者以為天子氣。始皇遣人衣繡衣,鑿破是崗。……故粵謠云:『一片紫雲南海起,秦皇頻鑿馬鞍山。』」

可惜,秦王朝並沒有因此而興盛長存,反而早早就夭折了,大概也是因為破壞龍脈而獲罪於天吧!

中華神秘文化

水華究靈奧,陽精測神秘。傳播、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已經發生的未來 的精彩文章:

TAG:已經發生的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