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周易》里卦的基本元素「爻」是什麼?為什麼說它是地基?

《周易》里卦的基本元素「爻」是什麼?為什麼說它是地基?

《周易》里的卦一共有六十四卦,每一個都有六個爻組成,從下往上依次排列構成六爻為一卦,這個爻到底是什麼呢?關於《周易》里爻是基本元素它都有哪些知識呢?我們來共同探討一下。

爻象徵著什麼?

《周易》有兩個最基本的符號,稱為陽爻和陰爻。這兩個符號象徵什麼呢?古人總不會無緣無故的創造出這兩符號吧?主要的說法一共有以下兩種:其一;爻象徵龜卜的兆紋,有學者認為是上古時期筮士看見龜甲燒裂出裂紋,就設計出了爻。其二;爻象竹草,竹棍有兩種,一種是一節的,用來象徵陽性,「一」象一節竹之形;一種是兩節,用來象徵陰性,「- -」象兩節竹之形,這和奇數為陽,偶數為陰的概念是萬萬分不開的。

其三;爻象結繩。李鏡池在《周易通義》中認為先民以結繩記事,於是產生了卦和爻,其四:爻象男女生殖器,陽爻為男根,陰爻為女陰,這是古代生殖器崇拜的表現,這個說法是郭沫若提出的,此外還有諸如圖畫說、日月之說、數字說等。

陰爻和陽爻是如何用數字來表示的?

六爻的順序是從下往上數的,最下面的為初爻,依次是二爻、三爻、四爻、五爻、上爻,上爻就是第六爻。為什麼要從下往上數,因為事物的發展都是從下往上依次發展的。六爻中,由於初、三、五爻是奇數,所以稱為陽爻位;二、四、上(六)爻是偶數,所以稱為陰爻位。

凡陽爻都以九標註,古人認為,凡是奇數都屬陽,九是陽數的最高數,故此以九代表陽,卦中的初九,即位於第一爻位的陽爻。九二即位於第二爻位的陽爻,由下而上,上九是六爻中的最高爻位。

凡陰爻都以六標註,古人認為,凡偶數都屬陰,六是二、四、六、八、十這五個數的中間數,故用六代表陰。凡陰爻都稱為六,第一爻的陰爻為初六,以此類推,上爻為上六。

如何理解這些爻?

初爻的含義很難了解,上爻的含義容易理會。初爻是初始之根本,上爻是末端。初爻的爻辭擬義事物產生之開始,到了上爻,事物發展完結而卦義最終完成。至於陰陽雜陳,探索陰陽的德性,辨別是非,就靠中間的四爻。

第二爻多美譽,第四爻多恐懼,因為迫近於至尊之五而不能自安。陰柔的道理,不利於有遠大作為,其關鍵思想是慎求沒有咎害,其主要功用在於柔順居中,

我們看宮廷劇時經常會聽到一個成語「皇帝乃是九五之尊」,這個成語就是來自於周易,九五這個位置是五爻的位置五爻為陽位,是最尊貴的位置,有人說了那麼六爻(上爻)豈不是更加尊貴嗎?不是的!上爻(六爻)是處於極致的位置極端了發展到極限了開始往衰微的勢頭髮展了,

第三爻和第五爻,同屬陽剛的性質但位置上下不同,第三爻多兇險,第五爻多功績,這是尊卑貴賤之差異的關係。爻有上下不同的等級,因此叫做物象。陰陽物象位置交錯,就叫做文理;文理之形象有適當的和不適當的,因此就產生了吉凶。

爻的文化屬性

如果貼合實際的角度出發來理解爻會更加直觀明白些,先民以《周易》為天地之間的至理。六畫的卦,象徵天地人三才的道理。在八卦的六爻中,初爻和二爻為地道,分為剛柔。三爻和四爻為人道,分為仁義。五爻和六爻為天道,分為陰陽。

《說卦》指出:「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將以順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分陰分陽,迭用柔剛,故《易》六位而成章」

以乾卦為例子

上九 天道 宇 太上皇

九五 天道 天子 皇帝

九四 人道 諸侯 朝廷大臣

九三 人道 公卿 封疆大吏

九二 地道 士大夫 政權

初九 地道 元士 黎民

爻從下往上數,由底層向上發展,到了極端,必然就有變化,物極必反。初九是最下層的黎民百姓,這是金字塔的底層,是整個結構的基礎,九二是第二層,有士大夫,這是有基層的政權,二爻居於一、三爻之間,有中庸之道,很好的,這個的生命力也是處於旺盛時期,很有前途。

九三是封疆大吏,是地方諸侯,這個爻位在單卦是結束的位置,與前兩個爻構成了基層體系。九四以上是一個中央體系。九四是朝廷官員,官員有大小,第四爻有兩面性;一個是護君,一個是逼君。它緊連著第五爻,企圖取代君。它從地方上提拔到中央,其地位是對上奉承,對下壓制。

九五是皇帝或是「一把手」的位置,即「九五之尊」。此爻居高臨下,尚有持續發展的餘地。九五象徵著君王。乾卦雲「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陽氣已盛,位居上卦之中,故最佳。上九的位置就不好了,它處於第五爻的君位之上,是個麻煩的爻。這個爻位到頂了,高處不勝寒,到了人生或是事情的盡頭。

一、二、三爻對君主沒有威脅,老老實實地壓在最底層,屬於安分爻,奉獻爻。易學就是以這種文化思維模式,根據卦與爻以判斷各種現象的吉凶。

爻與爻之間有哪些複雜的關聯?

(1)當位與失位。

陽爻在陽位,陰爻在陰位,稱為「當位」或是「得正」。六十四卦中只有既濟卦的陽位和陰位各得其爻。「當位」,一般多為吉辭。但是,由於剛者過剛,柔者過柔,有時也會得悔吝之辭。

陽爻在陰位,陰爻在陽位,稱為「失位」、「不正」。六十四卦中,未濟卦完全顛倒,「失位」,一般多為凶辭,但是,由於剛者用柔,柔者用剛,或可無咎。

人生也是這樣,要中規中矩,安於本分,不亂秩序。比如,在家庭中,丈夫就該做丈夫的事,妻子就該做妻子的事。在公司中,董事長、總經理、辦公室主任都應該各居其位,各盡其責。否則,社會秩序就亂套了什麼事情都辦不成。

(2)比、乘、承、應、據、時中

比:

比是指爻與爻的相鄰關係。初爻與二爻、二爻與三爻、三爻與四爻、四爻與五爻、五爻與上爻都是「比」的關係。相鄰的兩個爻,同性排斥異性相吸,陰陽相遇稱之為「得比」,多吉

乘:

乘,當陽爻在陰爻之上,稱為「陽乘陰」。凡陽乘陰,為親比,多有利。反之,當陰爻在上陽爻在下,這個稱為「陰乘陽」、「乘剛」,是謂逆,多有吝。相關的例子很多,如泰卦,六四乘九三。比卦,上六乘九五。

承:

承,承是對上,乘是對下,承與乘是換一種說法而已。該承之時就得承,該乘之時就得乘,因宜而行。當陽爻在上,陰爻在下,則此陰爻對上面的陽爻稱為「陰承陽」。如井卦,初六承九二。六四承九五。

應:

應,呼應的意思。每個卦的一爻與四爻,二爻與五爻,三爻與上爻之間都有呼應的關係,如否卦,初六應九四,六二應九五,六三應上九。每個卦的六爻可以看成是兩個三爻卦,下卦的一、二、三爻和上卦的一、二、三爻互應。

當一與四、二與五、三與六分別為剛柔時,是謂「相應」,吉。如果剛與剛,柔與柔,為「無應」,凶。這其實是跳躍性的「比」「乘」「承」,表明周易的多角度分析。

據:

據,佔據,是指陽爻在陰爻之上,如困卦,初爻為陰,二爻為陽,稱作「二據初」

時中:

時中,時者適也,中者,適中適當。二、五爻居於上下卦的中位,處於中庸的地位,因時而行中道,吉。中,中行,這是《周易》無處不在的思想。以上這些術語與理念在《周易》中經常引用,這是讀周易的常識

更多《周易》內容敬請關注(曉哲歷史文化)

關於《周易》您有什麼想法呢?請在下方留言我們共同討論。歡迎收藏和轉發分享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易經 的精彩文章:

易經智慧:貧窮的時侯,怎樣快速致富

TAG:易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