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萬曆皇帝與群臣立儲爭鬥的真實原因

萬曆皇帝與群臣立儲爭鬥的真實原因

萬曆皇帝與群臣是借「皇儲」 之名爭統治權--------「道統」

什麼是「道統」 道統是大義、是名份、是道德制高點. 誰掌握了這個,誰才是天下真正的主子!誰才能左右朝堂 指點江山!

萬曆皇帝其實不笨也不是昏君,如果嚴格的說,萬曆皇帝是個有作為的皇帝.他之所以在張居正死後清算張居正,是因為要整合朝堂,將反對張居正和張居正以前的馬仔、 通過清算張居正的行動 ,統合到皇權之下.

通過清算張居正統合文臣集團、通過萬曆三大征培植勛貴集團後,萬曆皇帝以為可以掌控朝堂、這時他認為可以試探一下自己的皇權威望,試探一下自己是否可以真正的掌控朝局,於是適時的拋出皇儲之爭、從指揮馬仔暗中觀察、發展到親自赤膊上陣,然後輸的一敗塗地、從而讓他看清了江南文官集團的龐大勢力,致使萬曆皇帝在失望與惶恐之中退回皇宮從此再不理政事!

其實在明英宗土木堡之變後,明朝皇帝就失去了.對朝局的控制權. 因為土木堡之變後,明英宗又玩了一手 「奪門之變」.

一場戰敗致使勛貴集團損失殆盡 ,再加一場皇權政變,明朝的「皇權」受到了致命打擊!

文官集團沒了勛貴集團的牽制,又在「奪門之變」後奪得了道統的解釋權.從而讓明英宗之後的明朝皇帝,就成了文臣集團的牽線木偶,乃至到後來成為養在深宮裡的人形圖章!

明中期後的歷代皇帝,都想從文官集團手裡把「道統」奪回來,其結果是都失敗了.

如果明朝沒有錦衣衛、東廠 、司禮監製度、那明朝中後期的皇帝、不知道在皇宮裡死多少個了!(嘉靖皇帝差點在後宮被勒死、隆慶吃紅丸掛掉、泰昌、天啟 都是非正常死亡!這背後沒有陰謀真就是咄咄怪事!)

明朝中後期的朝局, 有點像南宋末年的朝局、文官一家獨大 ,掌控道統 、通過大義 、法理、 道德制高點控制皇權.左右天下政局.

但明朝的文官集團比之宋代文官集團更勝一籌,也許是兩籌!明代中後期的「文官集團」瘋狂到可以把皇帝逼到深宮裡不敢出來,甚至「不聽話」的皇帝會莫名其妙的死掉, 這在中國封建歷史上可謂是登峰造極之筆!

嘉靖皇帝、 隆慶皇帝、 萬曆皇帝 、直到天啟皇帝 、最後是崇禎皇帝 、他們無疑都是在與文官集團的鬥爭中失敗後,或是退居深宮,或是被「莫名其妙」的弄死身死道消.

明中期後期,唯一可以扭轉這樣局面 、皇帝可以奪回道統的機會、就在萬曆皇帝時期.

張居正的清算、可以通過拉一批打一批的手段,分化文官集團 .

萬曆三大征可以培植起 「土木堡之變」後變成吉祥物的「勛貴集團」從而使朝堂勢力趨向平衡!

可惜萬曆皇帝,千不該萬不該 、不該跟文官集團玩什麼「爭大義」「道統」的「道德遊戲」

還拿出「皇儲」這種致命的話題來試水!結果他低估了文官集團的頑固性,和在江南勢力實力的龐大!

高估了自己在「個人威望」與「道德手腕上段位」結果就是一敗塗地、躲回深宮保命去了!(他以為自己是「鑽石段位」的選手在被文官集團這個「真鑽石」打臉之後 、才知道自己最多不過「黃金段位」)

--------說一下題外話!有人會問南宋的文官集團也很強大,為什麼南宋的皇帝還能平衡朝局?其實很簡單,因為宋朝沒有兩京.皇帝就在江南 ,文臣集團在皇帝眼皮子底下玩不出太多花樣!

而明朝是有兩京制度的,南京的存在事實上起到了割裂明朝朝局的作用.文官集團可以借著這種事實上的割裂,以江南優厚的人文自然條件與商業 、海上貿易的利潤、養肥自己、 養壯自己,最終蛻變為中國封建歷史上絕無僅有的 「怪物」

萬曆皇帝用儲君之位與怪物爭道統這孤注一擲的膽氣我佩服,不過手段腦殘了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