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中醫藥浴治療能治內科疾病?

為什麼中醫藥浴治療能治內科疾病?

中醫藥浴屬於傳統中醫療法的外治法之一,按照中醫辨證論治的原則,根據不同的疾病,加入不同的藥物,進行治療,清代吳師機在《理淪駢文》中將葯浴詳細分類為洗、沐、浴、浸、漬、澆、噴、潬、灌等九類。

中醫藥浴應用於疾病治療已有多年歷史我國最早的醫書《五十二病方》中就有治嬰兒癲癇的葯浴方;《禮記》中講「頭有瘡則沐,身有瘍則浴」,《黃帝內經》中有「其受外邪者,漬形以為汗」的記載。晉代以後被廣泛運用到臨床。宋金元時期,成為一種常規治療方式,《真臘風土記》記有:「國人尋常有病,多是入水浸浴及頻頻洗頭便自愈可。」明清時期發展為鼎盛時期,《急救廣生集》載葯浴方有多首。此時,中藥的葯浴療法已經進入比較成熟和完善的階段。

中醫藥浴可作為多種內科病的輔助治療方法,機制正如元代齊德之在《外科精義》提出的「疏導腠理,通調水道,使無凝滯」。而溫熱效應和中藥有效成分的吸收是葯浴發揮內病外治作用基礎,如《醫宗金鑒》所言葯浴可「借濕以通鸞,干則葯氣不入」。歷代醫家都很重視葯浴的治療,廣泛用於皮膚病、腰腿疼痛、潤膚美容,以及脾胃病、癭瘤、癲癇、癔症、產後病等疾病的治療。

現在葯浴治療已經推廣到很多慢性疾病的治療領域,如風濕、類風濕、痛風、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腎病等,通過葯浴治療都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尤其是慢性腎臟病的治療,針對慢性腎病患者容易出現尿蛋白、尿血、水腫、血肌酐升高、高凝高粘以及合併皮膚病變等,葯浴治療有很大優勢,使很多頑固性尿蛋白、尿潛血和水腫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療效。

葯浴由於全身或局部浸泡在藥液中,藥物對全身穴位、經絡可產生刺激作用,並通過經絡的疏通作用於臟腑。葯浴時藥物作用於全身肌表或患處,並經吸收、循環血脈內達臟腑,由表及裡,可起到疏通經絡、活血化淤、祛風散寒、清熱解毒、消腫止痛、調整陰陽、協調臟腑、通行氣血、濡養全身等功效。

通俗一點講,也就是說葯浴通過整體刺激人體的經絡穴位網路,使葯氣刺激轉變成機體的電生理化學信號,傳遞到神經中樞,再由神經中樞處理以後,向病變髒腑組織及相關臟腑組織發出指令。病變的臟腑組織以及相關臟腑組織根據中樞指示,迅速調整自身的功能代謝狀態,合成和釋放相應的細胞因子,指揮血液循環和體液環境發生有利於病變髒腑組織康復的變化。病變髒腑組織的固有細胞,在血液循環和周邊體液環境發生積極改變的情況下,細胞的自愈能力得到加強。通過細胞的自我修復,使病變髒腑組織得到根本性的治療。這就是葯浴治療風濕、類風濕、痛風、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腎病等內科病能夠取得良好療效的原理。

GIF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六泉 的精彩文章:

TAG:一六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