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樂視倒下後的多米諾效應 互聯網電視市場內憂外患

樂視倒下後的多米諾效應 互聯網電視市場內憂外患

自樂視陷入全面危機之後,其電視業務也變得一蹶不振,這個曾經的互聯網電視「老大」的倒下,也間接導致整個互聯網電視市場在彩電 行業的佔比從25%急速跌到只有10%的份額,互聯網電視市場似乎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寒冬。

一方面,互聯網電視「內憂」不斷,不少互聯網電視品牌自身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內部問題,其中擁有國資背景的看尚電視更曝出資金鏈斷裂、大幅裁員的危機,暴露了這幾年雨後春筍般崛起的互聯網電視企業過於急進的發展步伐。

另一方面,小米和暴風雖然「吃」下樂視讓出的部分市場,但是傳統市場的表現卻更加亮眼,互聯網電視廠商被傳統電視廠商擠壓大幅市場份額,堪稱「外患」。

看尚等企業生產困難

官網顯示,CAN看尚電視成立於2015年,並於同年5月發布旗下硬體產品。其隸屬於環球智達,是中國國際廣播電視網路台自有的智能終端品牌。環球智達則由華聞傳媒、達華智能和國資背景的國廣東方共同出資組建。

而看尚被曝光出現拖欠供應商貨款,大幅裁員的消息至今已傳出近一個月。時代財經從網上獲知環球智達科技所在的寫字樓發出了催繳函,其欠物業公司水電和物管費共76萬,目前已停水停電。

時代財經聯繫了環球智達品牌推廣的兩位負責人,卻均被告知已離職,其中一位去年9月離職進入了另一個家500強企業,他對看尚的資金問題不願多說,但表示同時期的確「很多同事都遞交了辭職信」。

隨後看尚方面對外回應表示,日前公司進行了重組,對一些人員進行了調整,供應商還款已在有序進行中。對於架構調整以及人事變動的結果會在春節後公布,但會確保每個員工都能拿到薪酬。

看尚的問題看起來頗為嚴重,但其處境目前只是整個互聯網電視市場的一個縮影,整個市場環境有進一步惡化的趨勢。

另外兩個互聯網電視明星微鯨電視、風行電視也不斷被曝出融資困難、巨額虧損、公司難以經營的消息。在今年3月份,微鯨電視被業內人士曝出虧損十多億,阿里巴巴等重要股東即將選擇退出。對此,微鯨CEO李懷宇表示,A輪融資即將開始,不過截止目前卻一直沒有融資成功的消息。

小米、暴風難扛大旗

去年12月舉辦的2017中國平板電視行業大會上,2017年《平板電視發展趨勢報告》公布,數據顯示2017年互聯網電視市場份額目前只有10%,其餘份額均為傳統電視廠商佔據,分析稱2018年互聯網電視將進一步萎縮。

另據奧維雲網統計的2017年第三季度的彩電行業數據,目前互聯網電視市場份額也只有12%,而在2016年同期,這個數字還接近25%。短短一年時間,互聯網電視就從被人人看好的當紅「炸子雞」,到如今面臨行業洗牌的命運。

在樂視出現整體危機之前,樂視電視幾乎是是互聯網電視品牌的「代言人」。憑藉「硬體免費、服務收費」的模式,樂視電視收割了互聯網電視市場上最多的份額,2016年曾賣出600萬台的驚人數量。

然而今年樂視經歷了多起風波、高層震動後,銷售數量一蹶不振,2017年前三季度出貨量僅150萬台。連在9月份樂視創造的「919樂迷節」中,樂視電視也僅賣出5萬台。

在全年最高潮的「雙11」電商日中,排位戰況更是愈發清晰。奧維雲網數據顯示,「線上銷量前十」、「線上銷售額前十」中僅有小米、暴風兩家互聯網電視品牌,其餘則均是傳統彩電品牌,而樂視則不見蹤影。

家電產業資深觀察家劉步塵認為,互聯網電視過去一年敗陣下來的原因,是互聯網電視根本沒有自己的優勢,從硬體方面來看,它們沒有自己的研發能力,沒有自己的生產能力,全靠代工;從內容方面來講,雖然一直宣稱內容有多好,但實際上傳統製造商比互聯網品牌更有優勢。

事實上,樂視一家的倒下,並不意味著其餘廠商均填補了空缺出來的份額。上述《報告》提到,過去一年小米、暴風、微鯨、酷開、風行、看尚等互聯網電視加起來銷售數量約為480萬台,不及樂視一家去年的600萬台的銷售數目。

其中小米算是表現較好的品牌,去年前三季度小米電視銷量同比增長99%,實現了現逆勢增長。劉步塵認為小米電視基於品牌其他產業發展優勢,擁有過硬的資金及技術支撐,所以才實現逆轉。另外,樂視的讓位暴風也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暴風TV去年前三個季度銷量同比增長30%,收入增長82%。

但是互聯網電視市場整體卻是不爭地遭到腰斬,「互聯網品牌這些年一直在打價格戰,已經把互聯網電視品牌給糟蹋了。」劉步塵直言。早在2016年底,就有業內多個聲音斷言,未來互聯網電視只能存活3—5家,現在看來,此言的確成了業內眾多品牌懸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傳統電視打翻身仗

創維內部一工程師對時代財經稱,其實業內人士都清楚的一個事實是,硬體質量才是彩電產品的重中之重。過去互聯網電視憑藉高性價比、更具可玩性的系統、以及新潮的網路營銷佔了上風,傳統彩電彷彿一個個老態龍鐘的「古董」產品。但是現在行業又走到了十字路口,互聯網電視是繼續呆在價格競爭的泥潭還是上岸修行,舵手們面臨著歷史抉擇。

在被互聯網電視「窮追猛打」幾年後,傳統電視品牌去年也似乎鬆了一口氣,2017年份額再度回升到近90%,其中國內品牌佔75%,外資品牌佔15%。

小米、暴風沒能吃掉的樂視丟失的市場,似乎更多被夏普吃去了。奧維雲網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夏普全球市場佔有率增長1.6%,是增速最快的電視廠商,相比之下小米只增長了0.4%。

除了夏普,另一家電視大廠索尼也在快速翻身。索尼主打大屏、高端策略,根據中怡康的數據,索尼在65寸和75寸兩個類別中,市場份額佔據第一。

更令整個市場時刻提防的是,新硬體的風口變得越來越快,進入2018年,如投影電視等產品正被不少互聯網公司和創業公司追捧,它被認為是下一代電視的雛形。也許未來兩年市場份額的排名又會經歷一番洗牌,無論是互聯網電視、還是傳統品牌電視,似乎都是必須思考的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明評測 的精彩文章:

亞馬遜無人店Amazon Go正式開業 是否造成更多人失業

TAG:小明評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