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Mirage Solo VR一體機:體驗一流,但400美元的定價仍讓人疑慮
編譯 | VR陀螺 雲吞
可愛又迷人的反派角色
在上周的CES 2018上,聯想發布了Mirage Solo,一台Daydream平台VR一體機頭顯。這款新設備可以說搭載了目前最尖端的技術,包括inside-out追蹤,這意味著不需要通過手機或者外部的電腦來驅動VR體驗。和手機盒子相比,一體機頭顯具有諸多優勢,但是Mirage Solo的定價看上去卻似乎讓其定位有些尷尬。
參數與體驗
聯想Mirage是基於谷歌在去年公布的一體機Daydream參考設計所打造的。由於定價在400美元以內,頭顯毫無疑問需要在一個非常受限的安卓系統上運行,給玩家直接呈現一個Daydream VR內容生態系統(玩家不能在上面運行其他任何的標準安卓手機/平板電腦應用)。
相比手機盒子的巨大提升
和此前的Daydream手機盒子相比,聯想Mirage毫無疑問是一個非常大的提升。Mirage Solo採用高通 835晶元,4GB RAM和64G內存。搭載了解析度為2560 x 1440的LCD屏,達到了和Gear VR以及大多數適配Daydream的手機的檔次。頭顯的鏡片具有更加寬闊的FOV,據聯想官方表示達到了110度(大致可以與PSVR、Rift和Vive相當)。
由於是一體機,Mirage Solo不僅不會消耗你的手機的電量,而且從一開始它的電池就被做的很大;聯想試圖打造的是用足7小時的電量,我們也希望Mirage Solo具備足夠的散熱裝置,讓用戶無需擔心因為過熱導致的設備性能下降。
和Daydream手機盒子不同的是,Mirage Solo具備關鍵的inside-out位置追蹤技術,這是由頭顯外部的兩個攝像頭實現的,讓頭顯在移動的時候能夠進行自我定位。這讓Mirage Solo更加向高端的PC VR靠攏,但是配備的手柄本身僅僅具有3DoF。並且由於手柄和頭部的位置能夠進行有效的配對,因此會給用戶帶來能夠進行位置追蹤的效果。
過重,但還算舒適
Mirage Solo的重量還是比較大的,達到了645克,而PSVR的重量為610克,Vive是470克(剛發售時為555克),Rift為470克。「光環」型的頭帶已經在PSVR等多款頭顯上證明了自己的佩戴舒適度,而Mirage Solo的頭帶也將重量很好的轉移到了後部。在我20分鐘的佩戴過程中感到足夠的舒適,當然更長時間的佩戴感覺還有待驗證。
屏幕和透鏡
從透鏡來看,清晰度是相當不錯的。由於採用了LCD屏幕,我們幾乎看不到色差,這對清晰度也有很大的幫助。同時,紗窗效應也被降到了最低,根據顏色和明亮程度的不同也會呈現出不同的效果。透鏡採用了菲涅爾鏡片,在對比度較高的場景中,「聖光」現象比較明顯。除了75Hz的刷新率和LCD屏幕之外,我找不出其他的不足了。在體驗過程中,也沒有出現任何的閃爍(這在低刷新率中會出現的更加頻繁),但是不同的用戶可能會對屏幕閃爍的敏感程度不對,所以較為敏感的用戶需要更加留意。
清晰度vs.渲染能力
總的來說Mirage Solo的清晰度很棒,在移動端頭顯中可謂是佼佼者。對於這款設備來說,視覺保真度上的瓶頸實際上在於它的渲染能力。通常情況下,高解析度渲染和高抗鋸齒在成本上將會呈指數的增加,而且相比PC VR頭顯,一體機上的渲染能力還必須節省著使用。
如果有更加多的預算用於抗鋸齒的話,Mirage Solo上的許多體驗看上去將會更加棒。這並不代表目前的畫面不行,但有限的渲染能力只能說看起來仍然是移動設備的標準。這也意味著,視覺上的保真度的好壞將會取決於開發者的功底,他們在優化自己的應用時必須努力達到原生解析度和有效的反鋸齒,而就算是最棒的遊戲也可能仍然會比PC VR上的3A大作的畫面遜色不少。當然了,優化也是PC VR的開發者們也必須要做的事。
定位追蹤相當不錯
Mirage Solo上的inside-out位置追蹤採用的就是谷歌在去年推出的WorldSense方案。通過自帶的攝像頭,頭顯可以準確的從對周圍環境的觀察中進行自我定位(但是看上去並不能用於拍攝視頻)。在我短暫的體驗中,Mirage Solo的追蹤是非常具有競爭力的,我很快就適應了它,並且能夠舒適的在空間內進行移動。
我也沒有發現任何明顯的延時,但是在一些更加精密的層次上來說,定位功能還是有一些小瑕疵,比如當我先固定住頭部,然後開始緩慢的移動時,頭顯就需要一小會兒來讓虛擬的世界開始移動。這看上去應該是為了減少抖動(系統的不精確性帶來的輕微的跳動)的後果。但是這一延時足夠小,以至於大部分的用戶是不會注意到的,尤其是在遊戲當中(不像我故意盯著地板來測試追蹤系統的精確度)。至於系統究竟會如何處理具有挑戰性的追蹤場景仍然有待考察,比如當環境中有非常多的鏡子、窗戶和直射的陽光時。
我測試頭顯所處的空間僅有2.4*2.4平方米大小,當我向中心點的旁邊踏出幾步時,屏幕上的場景立馬消散成了黑色,並且提示我再次回到中心。目前還沒有專門的界限系統能夠讓用戶在房間內進行完全安全的活動,只有這種黑色的提示。聯想也沒有提到這種安全距離是否可調節,我個人很希望在產品正式發布時能夠對此有所安排,因為WorldSense理論上能夠追蹤非常大的活動空間。如果沒有數值上的限制的話,頭顯或許無法在小範圍空間內舒適的使用。
3DoF手柄的雞肋體驗
雖然Mirage Solo位置追蹤非常好,但是需要提醒的是,手柄本身並不具有定位功能,而是僅僅具有旋轉感測器。和其他的Daydream頭顯一樣,手柄相對頭部位置是固定的,旋轉則作為輸入端的一種,來模擬出追蹤的效果。這一系統對於坐著體驗VR來說尚且OK(這一情況下手柄主要用於指向和確認),但是當站立和移動時,就會覺得自己的胳膊像是被粘在了手臂上一樣非常不靈活,彷彿只能通過肘關節來運動一樣——總體來說非常奇怪。
在實際的應用中,如果有一個虛擬的物體放在你面前的桌上,你會發現自己的手總是離它不夠近,而且並不能夠像現實生活中(或者其他VR系統中)那樣簡單向前伸手就能夠拿起來。實際上我們需要將全身往前靠來抓取物品。這或許對《霸王龍模擬器》這樣的遊戲來說非常合適,但是降低了手柄本身的可用性。這也意味著頭顯本身的6DoF功能的可用性進一步降低了,因為應用的設計從很多方面來說都被手部的輸入方式所限制。
定價仍讓人疑慮
就我體驗聯想Mirage Solo的這段時間而言,我對其的印象時非常深刻的。除了重量之外,這款產品具備了很多此前只在高端VR頭顯上出現的特性,最明顯的就是位置追蹤和視場角的寬度。儘管如此,頭顯的3DoF手柄和移動顯卡的性能表示,一體機目前還不能夠呈現完整的高端VR體驗。這並不是頭顯本身的問題,但是還是需要在價格上有所體現。
(Mirage Solo價格未正式公布,但消息表示該設備的價格將低於400美元。)
移動VR從根本上來說針對的是更加大眾的用戶,但是這部分用戶通常並不會花費400美元在一款遊戲裝備上。願意花費這筆錢的用戶大多數情況下都已經擁有了一台遊戲主機或者一台遊戲性能電腦。如果是前者的話,很可能他們會有一台PS4(鑒於PS4銷量領先Xbox One和任天堂Switch),這也表明同樣400美元左右的PSVR對他們來說是更為合理的選擇。如果是後者,這部分用戶很有可能會選擇400美元的Rift(遇到折扣時還會更加便宜)。無論是PSVR還是Rift,都能夠提供更加具有沉浸感的VR體驗,因為有主機和電腦作為驅動,同時也具有頭手雙6DoF追蹤。
這僅僅是個人的簡介,但是就我朋友和我的親人來說,我也實在想不出究竟誰,當找我推薦VR頭顯的時候,我會推薦這款400美元的一體機給他。如果找我的人是玩家,高端PC VR頭顯自然是最佳的選擇。如果是大眾玩家,我也不會建議他們花400美元來獲得很一般的體驗——或許Gear VR或者Daydream View這樣100美元以下的設備會更加合適。如果他們的手機條件還達不到要求的話,我會建議他們在升級手機的時候選擇一款兼容這兩款頭顯的機型。
更不用說,我們不知道還需要等待多久才會等到開發者們真的開始為Mirage Solo這樣半6DoF、半3DoF的設備開發遊戲。目前市面上有著數千萬3DoF的頭顯,對於開發者來說,似乎沒有什麼理由要他們投入另外的資源來研究6DoF頭顯+3DoF手柄這種搭配下的遊戲(這種搭配目前在VR市場中還非常少見)。這或許需要從根本上改變設計來從額外的功能中獲益,而不是僅僅讓玩家能夠多走動一些距離。除非這種頭顯大規模的進入市場,否則開發者只會專註於目前的3DoF VR體驗開發來保證自己的生存,這也會讓在Mirage Solo上玩VR遊戲就和用藍光播放器看DVD一樣大材小用。
從Mirage Solo中的Daydream菜單也可見一斑,因為它和3DoF頭顯中的一模一樣——這說明聯想並沒有做出任何的調整來讓設備展示出6DoF的額外性能。
然而……
然而,價格是這裡的關鍵因素。一體機頭顯確實有著很多的好處。400美元的定價也許會讓產品落於大眾用戶和硬核玩家之間的尷尬境地,但是如果這個價格降低到200美元的話,就會完全改變局勢了。
希望這也是VR一體機的方向:完全的6DoF體驗,價格不超過200美元。目前,我們清楚的事,如果要達到200美元的價格,一體機就只能具備Oculus Go(僅有3DoF)的效果,由於6DoF的成本更高,因此半6DoF半3DoF成為了必須的妥協。
在去年Daydream一體機公布之後,高端頭顯的價格開始了驚人的下跌,聯想看上去也明白了自己的400美元的難題。 看上去似乎是最後一分鐘的戰略調整,公司在正式公布Mirage Solo的最後一周發表聲明稱,「我們正在努力調低價格以讓更多人能夠體驗到這款產品,我們也相信一個低於400美元的價格能夠達到更加主流的市場。」目前Mirage Solo定於今年Q2面市,到那時我們會看到更加準確的價格。
如果400美元是產品定價的最高可能性,那麼我們現在也不清楚聯想究竟能夠將價格降到多低。希望在合適的時候,像Mirage Solo這樣的產品能夠把自己的價格降低到200美元以內。這會是我們開始打入大眾用戶市場的起點。
我們的聯繫方式:
商務合作 | 採訪 | 投稿 :


TAG:VR陀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