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天要下雨,娘為什麼要嫁人?

天要下雨,娘為什麼要嫁人?



早安輕音樂,好文好心情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解釋:


比喻事物發展有其客觀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百度百科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是全國人民都知道的諺語。

雖然常常拿來用,意思也都明白,但是「天要下雨」為何要扯上「娘要嫁人」呢?




這兩句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其實這句諺語來源於一個感人的民間故事。




傳說古時候有個名叫朱耀宗的書生,天資聰慧,滿腹經綸,進京趕考高中狀元。




皇上殿試見他不僅才華橫溢,而且長得一表人才, 便將他招為駙馬。




「春風得意馬蹄疾」,循慣例朱耀宗一身錦繡新貴還鄉。



臨行前,朱耀宗奏明皇上,提起他的母親如何含辛茹苦,如何從小將他培養成人,母子倆如何相依為命,

請求皇上為他多年守寡一直不嫁的母親樹立貞節牌坊




皇上聞言甚喜,心中更加喜愛此乘龍快婿,准允所奏。




朱耀宗喜滋滋地日夜兼程,回家拜見母親。當朱耀宗向娘述說了樹立貞節牌坊一事後,

原本歡天喜地的朱母一下子驚呆了,臉上露出不安的神色,欲言又止,似有難言之隱。




朱耀宗大惑不解,驚愕地問:

「娘,您老哪兒不舒服?」



「心口痛著哩。」




「怎麼說痛就痛起來了?」




「兒呀!」朱母大放悲聲。

「你不知道做寡婦的痛苦,長夜秉燭,垂淚天明,好不容易將你熬出了頭!娘現在想著有個伴兒安度後半生,有件事我如今告訴你,

娘要改嫁,這貞節牌坊我是無論如何不能接受的。




「娘,您要嫁誰?」



「你的恩師張文舉。」




聽了娘的回答,好似晴天一聲炸雷,毫無思想準備的朱耀宗頓時被擊倒了,撲通一下跪在娘的面前……




「娘,這千萬使不得。您改嫁叫兒的臉面往哪兒擱?再說,

這『欺君之罪』難免殺身之禍啊!


朱母一時語塞,在兒子和戀人之間無法做到兩全其美。




原來,朱耀宗八歲時喪父,朱母陳秀英強忍年輕喪夫的悲痛,她見兒子聰明好學,讀書用功,特意聘請有名的秀才張文舉執教家中。




由於張文舉教育有方,朱耀宗學業長進很快。朱母歡喜,對張文舉愈加敬重。




朝夕相處,張文舉的人品和才華深深打動了陳秀英的芳心,張文舉對溫柔賢惠的陳秀英也產生了愛慕之情,兩人商定,待到朱耀宗成家立業後正式結婚,白首偕老。




殊不料,這樁姻緣卻要被蒙在鼓裡的朱耀宗無意中攪黃了,出現了這樣尷尬的局面。




解鈴還須繫鈴人。正值左右為難之際,朱母不由長嘆一聲:「那就聽天由命吧。」




她說著隨手解下身上一件羅裙,告訴朱耀宗說:

明天你替我把裙子洗乾淨,一天一夜晒乾,如果裙子晒乾,我便答應不改嫁;如果裙子不幹,天意如此,你也就不用再阻攔了。




這一天晴空朗日,朱耀宗心想這事並不難做,便點頭同意。




誰知當夜陰雲密布,天明下起暴雨,裙子始終是濕漉漉的,朱耀宗心中叫苦不迭,知是天意。




陳秀英則認認真真地對兒子說:「孩子,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天意不可違!

事已至此,多說無益。」




朱耀宗只得將母親和恩師的婚事如實報告皇上,請皇上治罪。皇上連連稱奇,降道御旨:「

不知者不怪罪,天作之合,由她去吧。




從此,人們便把「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這句話,用來形容天意如此,誰也逆轉不了的事情。




兒子成才成器,第一時間想到感恩母親這些年的犧牲和付出;母親為了兒子能安心學習,將難遇的緣分久藏於心底。當兒子衣錦還鄉時,原本應該美滿的結局,卻因為彼此默默的關心產生了矛盾。





這場矛盾源於對彼此的愛,也許只有老天能給出最好的答案。

相信無論下不下雨,他們都會接受這個結果。




雖說

現在

這句諺語被人解釋為「事物都有其客觀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但它背後帶來更深的思考,應該是

很多事物都無法說明是非對錯,盡人事聽天命,也許就是最好的結果




尤其是感情方面的事,越是深究對錯,越容易兩敗俱傷。




有時天意如此,我們只能接受。




  · 今日茶話 ·  


天要下雨,你要放下什麼事呢?




文:茶的故事(訂閱號:teastories)編輯整理。



圖:

來源網路

。內容僅供參考。轉載請聯繫授權。



凡事由他,只求「閱讀原文」里的一杯好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茶的故事 的精彩文章:

TAG:茶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