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於山水畫的創作,大師這麼說……

關於山水畫的創作,大師這麼說……

國畫大師傅抱石,原名長生,後改名瑞麟。因崇仰偉大詩人屈原的品德情操,同情其「抱石懷沙」自沉汨羅江的悲壯結局,而自號「抱石齋主人」。

傅抱石早年留學日本,學習東方美術史、工藝美術、雕塑,畢業於東京帝國美術學校,回國後任教於南京中央大學藝術系。他擅長山水人物,作品筆墨豪放瀟洒,淋漓酣暢,情感激烈真摯。

作為一代大師,傅抱石擅畫山水和人物,他的繪畫創作繼承了中國傳統「大寫意」之風,酣暢淋漓,詩情文思並重。

本文是根據傅抱石於1962年9月與南京師範學院美術系國畫教師的談話內容的記錄整理而成,收錄於1991年10月由台北藝術家出版社出版的《傅抱石畫論》。

文 | 傅抱石

從中國繪畫近兩千年的歷史來看,歷代都有山水畫名家出現。如果從他們的畫跡題材來分析,可以歸納成兩類畫家。一類是專門擬寫古人筆意,追求筆筆宋元,崇尚古意,提出「作畫貴有古意,若無古意,雖工無益」的論點,如元代趙孟頫、清代四王。另一類畫家是以師法自然為主,崇尚以自然為師,走寫生的道路,提出「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唐·張璪語)、「搜妙創真」(五代·荊浩語)、「搜盡奇峰打草稿」(清·石濤語)的主張。這一富於現實主義精神的優秀傳統,推動了山水畫的發展。但在具體朝代的歷史時期中,這一類畫家不一定是主流,有時還是孤立的少數派。堅持這正確主張,需有艱苦奮鬥的勇氣。

傅抱石《雲中君和大司命》1954年作,114×315 cm

今天,「師法自然」這一觀點不論在理論上還是實踐上,當然都已不成問題。上次,我曾舉過荊浩的例子,今天仍從荊浩談起吧!荊浩隱居在太行山洪谷,那裡有大片古松林,數十棵大小古松樹,形態各異,「因驚其異,遍而賞之。明日攜筆復就寫之,凡數萬本,方如其真」(荊浩《筆法記》)。這段記錄,說明荊浩的寫生態度是很嚴肅的。他十分刻苦勤奮,竟畫了上萬幅畫稿,才自以為把古松樹的「真容」表現出來。這種態度很值得我們學習。能否有這種嚴肅認真、刻苦求進的精神,是創作取得成績的先決條件。荊浩提出「搜妙創真」的主張,與石濤所說的「搜盡奇峰打草稿」極為相似。荊浩在《筆法記》中解釋「真」說:「似者得其形,遺其氣。真者,氣質俱盛。」這當是山水畫創作的基本要求吧!

傅抱石 《茅山雄姿》(請旋轉手機觀看)

106.5×277.5cm 1965年

山水畫創作有時是如何在寫生畫稿的基礎上加工提高的技術問題。我們從某地寫生回來,畫了很多寫生稿,首先要從寫生稿中挑選在意境、表現技法上都較成熟的一幅為基礎。有時成熟的寫生稿,本身就是創作稿。這得由你寫生過程中,對主題、意境的領會深淺而定。如果構思成熟、意境表達已經充分,那麼只需在形式筆墨上提煉加工就行了。構思不成熟,得面臨意境深化的問題。一般的寫生稿,多半是具體場景的記錄,只達到荊浩所指的「似」。進一步就得在「似」的基礎上,升華到「真」。它的先決條件,當是畫家熾熱的激情。情深意切是創作的靈魂,其次才是筆墨技巧。

《溪上清話圖》 1946年

在東北,我在鏡泊湖住了十幾天,完成了十幾幅畫稿,內心總有一種非畫不可的感覺。有一天,安排我們去看著名的鏡泊湖瀑布。我喜歡瀑布,瀑布也是我山水畫創作中的偏愛。一聽說去看瀑布,我心裡十分激動。大約下午三時光景,在汽車上先聽到瀑布水流的響聲,到達後看到了氣勢磅礴的鏡泊湖瀑布的雄姿。金色的太陽正射在瀑布上面,銀花四濺,洶湧澎湃猶如萬匹白練凌空瀉下,真是心為之悸,目為之眩。我目不暇接,手不停揮,一連畫了好幾幅寫生草圖。第二天,我用一整天時間,完成《鏡泊飛泉》的創作。這一幅用豎構圖,飛泉從上而下,以「飛」的瀉勢,取強烈的動感,構成李白詩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的意境。這便是我看到鏡泊湖瀑布的第一感受。激動的情思,必須通過筆墨傾泄在紙上。於是,我用粗獷的筆墨,表達飛瀑的動勢。——瀑布下瀉的動勢,是無法用精雕細刻筆法描繪的;只有粗獷地用筆,才能表達水流的動感。後來,我又用橫構圖畫了一幅,以表現鏡泊湖的全景。瀑布只佔畫面三分之一,重點放在瀑布四周山岩的描寫上。以重墨的山岩來烘托瀑布的水勢,點綴以小人,反襯出瀑布的氣勢,同樣取得較好的藝術效果。

傅抱石 《石濤上人詩意圖》

山水畫創作,可以把許多內容相同的寫生稿掛起來,仔細比較,選擇自以為美的景物,集中後重新構圖,將數圖的優點融合在一起加以提高,使之成為新的景觀。我的《井岡山》一畫,中景山崗取之於一幅寫生稿,近景杉木林取之另一稿。我將兩幅的優點自然結合在一幅畫面中,表現出井岡山特有山景的情趣。當然,有時選用三四幅寫生稿,同樣是可以的,但應根據主題內容構思的需要而定。

另一種方法,是在寫生畫稿的基礎上,從意境、筆墨技巧、章法構圖上加以充實、提高,使之成為一幅完美的山水畫。意境的醞釀是最重要的。面對一幅畫稿,我都要認真思索,從季節的春夏秋冬、從時間的早晨或晚間去選擇,常是很重要的。某年秋天,我在南京玄武湖畫了一幅寫生稿,但我認為畫成春景更能加深意境。於是,我強化了柳樹的春意,創作成《初春》。

傅抱石《蝶戀花答李淑一》詞意

紙本 1958年

我在東北寫生時正是夏天,長白山的積雪已消融,原始森林充滿一派蔥蘢生機,但為了表現東北的特徵,便畫成了一幅冬景,這就是我創作的《林海雪原》。除了季節、時間特徵以外,氣象條件也是山水畫構思時考慮的因素。天氣的變化,晴雨雪霧往往可以美化自然景物,增加畫面的情趣。晴天可以使自然景物清朗明快,煙籠霧鎖可以使自然景物朦朧空靈。我曾畫過一幅《初夏之霧》的山水小品,原來只是一幅四川金剛坡普通山景寫生,筆墨平淡,後來,我從強調季節氣象特點著眼,加強筆墨濃淡對比,增加墨色層次,取得了蒼茫幽深的藝術效果。至於雨景,那是我常喜歡畫的。在四川生活時,我對雨景有特別感受。從我住處金剛坡去沙坪壩的山路上,有一處大竹林,平時走路經過覺得平淡無奇,並不入畫,可是有一次途中遇雨,在山徑上看那一片竹林,真是美極了。我顧不得雨淋濕身,站在林旁觀察了很久。滿懷創作的激情,我回到家中立即動筆創作,這就是很為大家讚賞的《萬竿煙雨》。許多朋友喜歡我的雨景,美學專家宗白華先生曾說:「風風雨雨也是造成間隔化的好條件,一片煙水迷離的景象是詩境,是畫意。」確實,山水畫中的雲霧煙雨的處理,是完全合乎美學原理的。

傅抱石 《雨花台頌》 360×240cm

六法中有「經營位置」一法,山水畫創作時必須要加以考慮。「經營位置」就是「章法」,或叫「構圖」。創作過程中,構思、構圖是不能分割的。一定的構思內容,必須有相適應的構圖來體現。特別重要的一點是,中國畫的構圖有它本身的特點。章法貴求異,求變化,避免雷同。豎幅、橫幅、長形、方形,多種形式可以在創作時嘗試,從而選擇與構思內容相適應的形式。

傅抱石 《平沙落雁》

設色 紙本19.8cmX54.3cm 60年代

與章法密切相關的是透視問題。中國畫有一套獨特的表現空間關係的方法,這是山水畫創作必須重視的一個問題。在寫生畫稿中,最容易出現的大毛病是以焦點透視的方法來寫生。這對山、水、樹、石等自然物,問題還不大,一旦遇到建築物就容易出毛病。許多人寫生建築物時是根據焦點透視的規律來畫的,其實中國畫的透視不是焦點透視,也不是所謂的散點透視,而是「以大觀小」之法。畫家應站在一個理想空間全面地去觀察景物,並根據需要移動位置變化觀察角度,以取其全貌。中國畫是有獨特的空間認識和空間表現的,有必要注意的是,我們應以中國畫所特有的透視方法去處理畫面中的空間感問題。

傅抱石 《雨中雨花台》

設色 紙本縱51厘米 橫71.2厘米 50年代

構思、構圖都已成熟,接著就是表現技法問題,即筆墨功夫問題。每位畫家都有自己的習慣和擅長的一種技巧,應力求既成技巧的發展。為達此目的,我們應該不惜犧牲其他一切來豐富自己的筆墨功夫。因為,畫一樹一石要做到純熟而有自己的風格,決非偶然可得,必須歷盡艱辛方能運用自如。熟能生巧,靠勤奮得來。因此,一幅成熟的畫稿,要不止一遍地去畫、去寫,直到筆墨表現滿意為止。技法要靠一點一滴地積累,才能趨於完善。勤於實踐,敢於實踐;充實頭腦中的庫存,豐富胸中丘壑,都是一個山水畫家所必備的條件。

傅抱石 《煙雨迷濛圖冊頁》

紙本縱34.3厘米 橫45.6厘米 1964年

另外,大家可能都會遇到「眼高手低」的問題。寫生過程中,看到美麗的風景,但是「手」無力描繪出來。創作過程中,想像中美的景觀,手卻畫不出來,或表現得很不充分,達不到理想的要求。這樣,眼睛與手產生了不調和的矛盾,痛苦極了。我認為,這是學習過程中必然會出現的矛盾,屬於正常現象。然而,分析見到的客觀景物,何者是美,何者是丑,需靠眼睛去搜索,靠思維去分析,還會受畫家本身文化素養、審美情趣的制約。美的東西觸動了感情,想把它表現出來,這就是創作激情——創作激情是我們賴以搞好創作的契機。對眼前的景物無動於衷,恐怕是很難畫好創作的!手的動作存在一個熟練或不熟練的問題。手的熟練程度是靠技法訓練和不斷實踐取得的。熟練的手,一下子就可以把眼睛所見「美」表現出來;不熟練的手,畫來畫去,始終不能完成「大腦的指令」。我們從事創作活動,不斷地到風景優美的佳山勝水去寫生、遊覽,目的就是要提高我們的審美情趣和手的表現技巧。手的技巧靠不斷地實踐和訓練來提高,審美情趣的提高則靠畫家的自我修養和文化素質來充實。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古人說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我以為,「眼高手低」是正常的,並不可怕,怕的是「眼低手不高,自我欣賞,無知狂妄」。陳師曾先生說:「中國畫家成功的因素,第一是人品,第二是學問,第三是才情,第四是思想。具此四因素,乃能完善藝事。」我十分贊成他的論點。所以,提高山水畫創作水平,不僅僅只是提高技巧問題,畫家本身的素養看來更為重要。

傅抱石 《不辨泉聲抑雨聲軸》

設色 紙本縱81.8厘米 橫49.6厘米 1962年

總的說來,藝術創作是通過客觀景物描寫來表現內在的精神,即用可以描寫的東西表達出不可以描寫的精神內涵。山水畫創作,就是要做到化景物為情思。景物是客觀存在,是實;情思是畫家主觀精神的東西,是虛。虛實結合的過程,就是藝術創造的過程。藝術應是一種創造,要把主觀的意念,表現在客觀景物描寫的筆墨之中。畫家所創造的境界,儘管取之自然,但通過筆墨表現出來的山、水、樹、石無一不是畫家加以美化了的,那就構成新的藝術境界、美的境界。把一種感人的美,以筆墨表現出來,是山水畫創作必須要做到的。

關注「滿藝」公眾號,了解更多藝術資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滿藝網 的精彩文章:

潘麗麗:傳承中國水墨,展現純碎藝術

TAG:滿藝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