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血栓,別讓血栓「栓住」你的健康!

血栓,別讓血栓「栓住」你的健康!

血栓:腦梗、心梗、肺栓塞這些兇險的疾病背後都擁有一個相同的源頭。

日常生活中,經常聽到這種情況:

隔壁老王,好好的一個人早晨一覺醒來,半身麻木,說話言語不清,到醫院一檢查,是「腦梗」。

張大媽做完了手術,康復得很好,準備出院前的那天,午飯後去趟廁所,突然胸痛氣短,摔倒在衛生間,接著就不省人事,專家會診考慮是術後「肺栓塞」。

這些場景共同的「兇手」是——血栓。

血栓通俗地說就是「血塊」,它像塞子一樣堵塞了身體各部位血管的通道,導致相關臟器沒有血液供應,易造成突然死亡。血栓給生命健康造成如此大的威脅!!!

血管為什麼會「堵」?

一根水管如果不注意清潔,就可能會被雜質、沉澱物堵住導致水無法流出,時間長了水管就會生鏽。

我們的血管也是一樣,把全身所有的血管連起來,全長有15萬多公里,可以繞赤道4圈。

這麼長的血液管道,一不小心就很容易造成堵塞,形成血管病變。

人體血液中存在著凝血系統和抗凝系統。

在正常情況下,二者保持著動態平衡以保證血液在血管中正常流動,不會形成血栓。

但在特殊情況下,如血流變緩、凝血因子病變、血管損傷時,導致凝血功能亢進或抗凝功能削弱時,則會打破這種平衡,使人處於「易栓狀態」。

與血栓有關的疾病,像心肌梗死、腦梗塞、血管病等,都是血栓對人體造成的嚴重傷害。

為您推薦:(納豆紅曲)復酶多肽

納豆源於中國(即老百姓平時做的「醬豆」)。納豆類似中國的發酵豆、怪味豆。古書記載有:「納豆自中國秦漢以來開始製作。」納豆初始於中國的豆豉。據《食品文化·新鮮市場》(石毛直道著,第101頁)一書介紹,兩種納豆都與中國有緣。特別是咸納豆,大約在奈良、平安時代由禪僧傳入日本。日本也曾稱納豆為「豉」,平城京出土的木簡中也有「豉」字。與現代中國人食用的豆豉相同。由於豆豉在僧家寺院的納所製造後放入瓮或桶中貯藏,所以日本人稱其為「糖納豆」或「咸納豆」,日本將其作為營養食品和調味品。

?

溶解血栓

1980年的一天,正在美國芝加哥羅賓斯研究所從事血栓研究工作的日本須見洋行教授在比較230多種食品後,赫然發現僅有納豆菌食品含高濃度的血栓溶解成份。他將腦血栓患者常服用的溶血栓藥物放在定量的人造血栓上,結果耗費一個晚上的時間才能完全溶解,而以同樣方法換上一粒納豆菌食品則只需3小時便可完成。

納豆激酶,可直接分解血栓,每克濕納豆溶栓效果相當於尿激酶1600IU。納豆激酶對血栓的作用時間長達8-12小時,而尿激酶作用時間只有30分鐘。尿激酶只能注射,納豆激酶即可注射也可口服,而且可以在毛細血管中發揮作用。納豆在日本已食用1000年,是一種安全的食用血栓預防劑。

納豆激酶除可直接溶栓作用,還可刺激血管內皮細胞產生內源t-PA,激活體內尿激酶原轉變為尿激酶,降解和失活纖溶酶原激活劑的抑製劑(PAI?1)調控纖溶作用等方式實現人體自我生理溶栓。

調節血脂,血壓及預防粥狀動脈硬化

動物實驗證實,納豆菌食品可以抑制血中的LDL氧化,有效降低總膽固醇以及三酸甘油酯的濃度,進而減少粥狀動脈硬化的發生。降血脂和減少動脈硬化的發生,均可以達到調節血壓的目的。同時,抑制和減少血管緊張素II的合成,減輕血管外周阻力,同樣可以調節血壓。對遺傳性高血壓的老鼠,對照組(大豆)血壓逐漸升至33.3Pa(250mmHg),合用納豆的老鼠維持正常的18.7kPa(140mmHg)。這是因為納豆菌食品中含有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的inhibitor,它會阻止angiotensin變成active for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津好網 的精彩文章:

TAG:津好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