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8年,澳洲奶粉股還會創下新的「奇蹟」嗎?

2018年,澳洲奶粉股還會創下新的「奇蹟」嗎?

新的一年已經開始,ASX中備受投資者關注的「奶粉股」們近況如何?

2018新的一年已開始,各項工作也已恢復常態,資本市場中的交易員和投資者們也再次活躍了起來。而ASX上備受華人投資者關注的「奶粉股們」,也將繼續被期待著創造出更多「奇蹟」。

這些奶粉股們在聖誕前後普遍處於交易平淡的狀態,股價變化並不大。但近期跡象表明,新的一年奶粉股們在平靜了一段時間後,有望展開新的走勢,向投資者們顯現更多的機會。

在這裡我們將就ASX中的「奶粉股」以及一些相關股票的近況進行總結分析,本篇讓我們先來看看乳製品中上游——收集原奶的乳製品加工商或者奶粉代工廠們的近況如何。

全球乳品價格走低

首先,乳製品上游的收益普遍跟全球乳品大宗價格有關聯。從大環境來看,根據全球乳品貿易平台(Global Dairy Trade,GDT)的乳製品大宗商品價格指數,2016年全球乳品價格指數大漲,2017年上半年基本沒太大變化,而到了2017年下半年,則開始了下跌。也就是說近半年的乳品價格趨勢屬下行狀態;並不利好上游企業。

GDT乳製品大宗商品價格指數

不過從2018年1月最新的兩次數據來看,乳品價格有望開始反彈走勢。但年初的這兩次上漲也不乏存在周期性因素的可能,不一定能說明價格的上升趨勢已建立。

GDT乳製品大宗商品價格指數變動

邁高

邁高一年股價走勢

2017年10月,陷入困境的澳洲乳業巨頭邁高(Murray Goulburn,ASX:MGC),最終宣布,以13.10億澳元的價格「賣身」給加拿大乳企薩普托Saputo,至此邁高資產出售塵埃落定。而這家澳洲最大的乳業公司在資產出售完成,並解決所有關於其上市信託實體MG Trust的各種訴訟後,預計將會被解體。

但是由於邁高指出,將會保留部分出售資產的收益,用作處理和MG Unit Trust相關的監管或者訴訟,這包括ACCC(澳洲競爭和消費者委員會)的訴訟,ASIC(澳洲證券和投資者委員會)的調查,以及單位信託持有者的法律訴訟以及其他相關的債務責任。因此,邁高投資者的收益實則被削弱,並且最終收益仍處未知。

11月16日,邁高宣布與ASIC達成協議,有望以65萬澳元解決違反披露義務的調查,在12月15日,聯邦法院已經批准協議與罰金。但邁高仍有其他官司纏身,特別是來自信託持有者的集體訴訟。而這一訴訟過程則可能持續2-3年。

如今在ASX上的邁高其實已如「坐等結束」一般,翻不起多大的風浪了。邁高股價自從資產出售風波結束,突破0.90澳元每股後,也一路下跌。雖然近期出現的小幅上漲,但也保持不在0.85澳元上方,該價位已形成一個阻力位。之後的利好消息將主要來自於各種訴訟官司的妥善解決以及所需費用的削減,也就是說訴訟的花費越少、越快解決,邁高的投資者們潛在的最終收益越高。與ASIC達成協議就是一種利好。若在邁高退市之前,股價能突破0.85澳元並向上攀升,那麼趁機退出是投資者值得考慮的一個選項。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邁高的資產出售仍需股東投票,以及包括ACCC和FIRB(外國投資審查委員會)在內的監管批准。

恆天然

恆天然三年股價走勢

隨著邁高的倒塌,同為乳製品巨頭的恆天然(Fonterra,ASX:FSF)在澳洲自然會獲得更多的奶源和業務,不過恆天然還是以在紐西蘭運營為主,在澳洲ASX上市的股東基金市值也較小。所以邁高的倒台並不會給恆天然帶來明顯的收益增長。

同時在全球大宗乳品價格的下滑影響下,恆天然在2017年12月下調了對2017-18年度的牛奶收購價預期,也反映了乳品行業上游目前面臨的壓力。同時該公司還在持續的負面天氣影響下,下調了紐西蘭牛奶收取量預期。從恆天然總部的2017財年財報來看,該公司的表現也中規中矩,收入上漲12%至192億紐元,凈利潤下跌9%至7.34億紐元。該公司在ASX的股價仍保持著小幅浮動但長期無太大變化的走勢,想短期獲利的投資者可能機會並不太多。

Bega Cheese

Bega一年股價走勢

2017年對於Bega Cheese(ASX:BGA)來說可謂是「起死回生」的一年,各種收購和新業務的簽訂以及股票的增發融資使該公司已經走出之前的陰影,股價也隨之一路飆升。不過在12月中旬達到8.15澳元的歷史高峰後,Bega的股價開始出現下滑。乳品大宗商品價格對其可能有一些影響,同時8澳元左右的股價也為Bega的一個長期阻力位,Bega只在2016年1月達到過8澳元左右的高峰。此次再次達到這一位置,可能短時間較難突破,出現調整。

不過Bega在業務方面目前並沒有出現什麼大問題,同時市盈率在同行業中並不高,因此下行的空間應該不會很大。

此外,2017年11月10日, Bega宣布對位於昆士蘭州的領先花生生產供應商Peanut Company of Australia(PCA)發出收購要約,總花費在1190萬澳元左右。並隨後在12月20日宣布已經擁有PCA 超過93%的股份,並將最終完成全部收購。

PCA是澳洲領先的花生生產供應商,為國內和海外客戶供應花生已超90年。收購PCA將有助於進一步為Bega 旗下的花生醬工廠發展供應鏈,同時Bega將與主場主們進一步合作提高花生產量。Bega如今將有從花生生產、加工到花生醬製造的一條完整供應鏈。PCA也是Bega 創造一個「Great Australian Food Company」策略的重要一步,Bega花生醬以後將可使用100%澳洲製造花生,更加深入本地化;與Bega之前收購的澳洲國民抹醬Vegemite相得益彰,打造屬於澳洲純本土的國民小吃。若這條路線走好的話,Bega可能打造出一條獨具特色的銷售道路。

因此在下跌空間不大,有潛在業務路線的情況下,Bega 股價經過調整後有望繼續上揚。

Synlait Milk

SM1和A2一年股價走勢

Synlait Milk (ASX:SM1)是紐西蘭的乳業公司,主要為其它企業代工生產營養品和乳品等,向全球客戶提供產品原料和罐裝嬰幼兒配方奶粉等;深受華人喜愛的A2 Milk(ASX:A2M)就是其大客戶之一,二者在2010年就展開了合作。Synlait於2013年於紐西蘭上市,並於2016年11月於澳交所實現雙重上市,上海光明控股。A2在2017年對Synlait股票進行戰略性買入,也是大股東之一。

Synlait作為A2的代工廠,二者之間有著較強的關聯性,從ASX上的股價走勢也可看出。二者的走勢大體相同。隨著A2在2017年的市場需求暴漲以及業績和股價的飆升,Synlait的股價也水漲船高。同樣在a2股價下滑時,該公司股價也出現回落。

此外,在中國奶粉新政下,自2018年起,嬰幼兒配方奶粉如果想要在中國市場出售,必須獲得產品註冊。在2017年9月,Synlait為A2 申請的配方註冊,成功得到了中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CFDA)的批准。完成註冊是該企業與A2長期合作中的另一個里程碑,也開啟了Synlait股價的新一輪上漲。同時該公司的收購工廠和產能擴充活動,也可能是為a2擴產服務,解決一部分A2的產能問題。

Synlait 股價在完成A2 的CFDA註冊後,股價躍升至每股6澳元上方,之後股價出現震蕩波動,但始終沒有跌破6澳元。9月份的財報,雖然稅後凈利潤增長一般,但凈負債大幅削減了1個多億,也算為之後的運營更加鋪平了道路。因此震蕩整理後,隨著新的一年交易開始,該公司股價有望出現新的走勢;同時a2的一舉一動都需要被考慮在內。

小結

可以看出,目前乳製品中上游的加工廠們的近況並不是很理想,一是跟大環境相關,二是跟本身上游企業的利潤空間有限也有關係。不過每個公司都存在不同情況,自身的好壞要個例分析才行。像Bega和Synlait也仍是在2018年有投資潛力的。

此外,如果將乳製品上游和下游的公司股價放在一起對比的話,也可以明顯發現奶粉股們的漲幅普遍要遠超加工廠們,從側面也印證了這些奶粉股的利潤空間以及投資機會更大更多。下一篇我們會講到投資者重點關注的幾個奶粉股的近況,包括a2、貝拉米、Bubs以及Wattle Health。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澳財網 的精彩文章:

在澳自駕游中國遊客數量激增,大洋路頗受歡迎

TAG:澳財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