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雙胞胎姐妹描繪斑斕世界

雙胞胎姐妹描繪斑斕世界

▲《姐妹倆》(何雲)。

▲何雲(左)、何鳴(右)在展覽現場。

「貓頭鷹家族」成員之一。

深圳晚報記者 馬君桐

藝術畫作引人共鳴的關鍵,不完全在於高超的技法或嫻熟的筆觸,而更多在於畫家如何表達他們敏感又多情的心。1月20日,「起鬨或者望呆——素人畫家何鳴何雲Twins雙人展」在南山文體中心相濡以墨藝術空間開幕。展覽不僅展出了何鳴與何雲這對雙胞胎姐妹近年畫作,「『鷹』名遠揚——私家收藏貓頭鷹主題展」也一同開幕,展出何鳴多年珍藏的貓頭鷹藝術品。

雖然長相相似,姐妹倆的畫風卻大為不同。姐姐何鳴的畫作線條與用色簡單,那些剪影般的女人如在夢中,和她筆下的詩歌一樣縹緲。妹妹何雲所繪的,則多是飽含濃烈色彩的肖像,張揚的色彩極富衝擊力。

1

成年後撞入美術世界

在這對雙胞胎姐妹的畫筆下,你見不到所謂專業訓練勤能補拙的「技巧」,反而是任性妄為地衍生出另一種氣象。

5年前,一場在華夏星光影城舉行的畫畫派對,改變了姐妹兩人的生活軌跡。姐妹倆就此展開了對繪畫的迷戀與追逐。一塊塊堆在各自家裡的畫板,一次次奔赴廣州美院聽課,一趟趟參觀各地美術展,她們把大量業餘時間揮灑在畫布方寸之間。

姐姐何鳴是資深媒體人和詩人,著有詩集《過河看望一座城市》《詩淺花濃》,散文集《目送芳塵去》。她的畫作旁往往配有一首小詩,有時是從詩歌中演繹出畫,有時是從畫中讀出詩意。詩與畫融合,就像古代田園詩派一樣,詩與畫中都有淡然的意境,淡然的人生。

妹妹何雲,早年供職於金融機構,卻是個超級影迷,2002年來到深圳後輾轉從事電影相關行業,現為深圳出版發行集團華夏星光影業有限公司總經理。何雲將她對光與影、彩色與聲響的理解,完全移植到繪畫作品中。很多電影中的人物直接變成了她的創作素材。因此,從她的畫中可以讀齣電影劇情。

兩人相同的長相,卻畫出如此不同風格的畫作,也讓朋友們稱奇。據說,很多天差地別的畫作,卻是兩個人同時創作而成。唯一相同的是,她們都受到了畫筆的召喚,將自己的心緒訴諸筆端,投映在畫布之上。

2

突破技巧框架以直覺作畫

從何鳴與何雲的畫作中,能夠看到畫家內心的衝動,和創作時最純粹的直覺。當被問及「有沒有想過去系統學習一下繪畫」時,何鳴表示,她們其實去過廣州美術學院的繪畫鑒賞班,但所學課程偏向鑒賞類型。

「在創作過程中,我曾聽到過兩種聲音。一種聲音說,你們應該去學習素描等等基本功,會讓畫作產生飛躍性提升,但我害怕學會這些技巧之後,反而讓感性變弱。另一種聲音是,某些美術老師隱晦地建議我們不要去學,因為經歷過系統學習的人,下筆時會習慣性地區分對錯,技巧將變成一種約束。他們說『學院派恨不得衝出這個框框,你們幹嘛還要跑進來呢?』我傾向於後一種聲音。不希望掌握別人也掌握的技巧,卻削弱我獨一無二的感覺。」

依靠直覺的作畫,也難免碰到壁壘,何雲透露:「遇到最大困難是,心中想畫一個東西,但筆下表達不出來。遇到這種時候,我會把它暫時放下,等一段時間,狀態好了再完成。」

3

「貓頭鷹家族」集結亮相

雙胞胎中的姐姐何鳴喜歡收藏貓頭鷹工藝品,她將自己的藏品命名為「貓頭鷹家族」。「貓頭鷹家族」中的部分成員,現在也在公開展覽中。何鳴告訴記者:「我是在約十年前開始收集貓頭鷹模型的,最初是旅遊工藝品,後來是藝術家的創作。我覺得貓頭鷹長相可愛,體態獨特,叫聲孤寒,值得收藏。關鍵是,它們是夜間工作者,跟我們做媒體的人作息時間一致,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貓頭鷹就是我們的象徵物。」

截至目前,何鳴收集的貓頭鷹模型數量近百個,材質包括陶瓷、大理石、草木、琉璃、金屬、牛角、水晶、棉麻等,分別來自美國、俄羅斯、加拿大、紐西蘭、南非、印度、捷克、阿聯酋、日本等國家和中國港澳台及內地等城市。其中一隻琉璃貓頭鷹來自美國紐約州康寧玻璃博物館,是芬蘭藝術家奧伊瓦·托伊卡的經典作品。這隻色澤奇特、勾畫簡潔、造型別緻出位的貓頭鷹,既不拘泥於變形誇張,又個性昂揚,是「貓頭鷹家族」的隊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圳晚報 的精彩文章:

瓦西里奇科夫:個人成長日記

TAG:深圳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