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老油條曾國藩告訴你,是福還是禍,全在於你怎麼做
【晚清官場險惡,你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你沒想到的也不一定是假的】
咸豐十一年(1861年),也是咸豐皇帝在位的最後一年、病死的一年,這年11月,曾國藩被任命為兩江總督,同時「統轄江蘇安徽江西三省並浙江全省軍務。所有四省巡撫、提鎮、以下各官,悉歸節制。」簡單解釋一下這個任命,現在的江蘇安徽江西三省,在晚清時期叫做「兩江」;兩江總督在清朝的所有總督中,地位僅次於直隸總督,屬於一品官高級官員;在管理兩江地界的基礎上,朝廷還讓曾國藩管理浙江的軍務和官員,等於是這四個省全歸曾國藩來管了。這是相當大的一個官了,不敢說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說成封疆大吏一點不為過。
但是曾國藩害怕了!?
首先來說這大概是一件好事。陞官了誰不開心呢?這也體現了朝廷,也就是實際掌權的慈禧太后對曾國藩和湘軍的重視,因為浙江省歷來是歸閩浙總督管轄的,這次破例讓曾國藩既當兩江總督又管理浙江,是前無古人也後無來者的。有了這個官銜以後,困擾曾國藩的軍餉問題就可以解決,以後就可以專心和太平軍打仗了。而且這四個省,在當時的清朝來說,都是很富裕的省,說是清朝的半壁江山都不過分,就算是放到現在社會,也都是經濟大省,當這四個省的官老大,以後發家致富簡直不要太爽。既然這麼爽,為什麼曾國藩還害怕呢?
因為你不知道這是幸運還是陷阱。當時慈禧太后剛剛通過震驚中外的辛酉政變,打倒了以肅順為首的八位顧命大臣,確定了自己的統治地位。肅順是慈禧最恨的人,是八位顧命大臣中唯一一個被砍頭的,但曾國藩卻和肅順的關係不錯,很多京官是知道這個的,所以按說慈禧也是知道曾國藩和肅順的關係的,這個時候的陞官,可真不一定是什麼好事。除此之外,曾國藩心裡很清楚朝廷是非常忌諱漢族人掌握大權的。在滿清政府的天下,一個漢族人權力越大,可能意味著死的越慘,死的越快。
收到任命通知的曾國藩忐忑不安,他清楚朝廷是不可能收回這個命令的,但自己不同的做法卻可能導致完全不同的結果。他找來了學生李鴻章商量對策,還和自己府中的幕僚們在一起討論,白天想晚上想,整整十天後,曾國藩上奏摺說自己能力不行,管不了四個省的事,讓朝廷收回命令的吧。朝廷當然不同意了,曾國藩就再次上奏摺說朝廷給自己的權力太大了,自己一個漢人權力太大不合適。但朝廷依然堅持任命,曾國藩感覺這一來二去差不多了,而且應該自己說的話也都說了,於是就接受了任命,同時請求朝廷在自己消滅太平天國前,不要再給自己任何獎賞了。
事實證明曾國藩的應對策略拿捏的是非常精準的。當時慈禧太后聽說了曾國藩和肅順關係不淺,可能是肅黨,但抄了肅順的家卻沒發現任何關於兩人的信件等證據,因此,對曾國藩的任命有試探他的意思,假如曾國藩立即答應,表現出對權力的渴望,可能後果就很悲觀了;但如果曾國藩堅持不當這個總督,也難免會讓慈禧認為曾國藩膽子太大敢違抗朝廷,沒準借著與太平軍作戰在策劃什麼陰謀也說不定。答應不行不答應也不行,在這中間的尺寸的拿捏,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好的……


TAG:讀史知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