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後這些事情千萬不要做,距離長壽越來越遠!
原標題:飯後這些事情千萬不要做,距離長壽越來越遠!
吃完飯,你會坐在沙發上喝杯茶、看電視?還是躺下休息一會兒?其實,關於飯後養生的俗語有很多,比如「飯後百步走,能活九十九」等。很多人照著這些「準則」一堅持就是幾十年。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飯後小習慣,不僅不能養生,反而會傷了健康。飯後到底有哪些事情不能做?51養生網小編給大家列出了一張飯後養生的「禁忌」清單。
飯後這些事情千萬不要做
1、飯後立即喝濃茶
吃了火鍋或油膩的菜,很多人喜歡喝杯茶來解解油膩。茶雖然含有維生素和茶鹼等營養物質,但飯後喝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喝濃茶會使食物中的蛋白質與茶葉中的單寧酸結合形成沉澱,影響蛋白質吸收;而且,紅肉中含有豐富的鐵,茶葉中的鞣酸會影響鐵的吸收,長此以往易導致缺鐵性貧血。
2、飯後立即吃水果
飯後吃水果好像是很多人的愛好,但這是一種錯誤的生活習慣。因為水果中富含單糖類物質,他們通常在小腸吸收。飯後吃的水果會被食物阻滯在胃內,一是影響食物消化,二是停留時間過長的話單糖就會發酵而引起腹脹、腹瀉或胃酸過多、便秘等癥狀。
3、飯後立即睡覺
剛吃了飯胃內充滿食物,消化機能正處於運動狀態,這時睡覺會影響胃的消化不利於食物的吸收。同時飯後腦部供血不足,如果飯後立即上床很容易因大腦局部供血不足而導致中風。另外入睡後人體新陳代謝率降低,易使攝入食物中所含熱量轉變為脂肪而使人發胖。
4、飯後洗澡、刷牙、松褲帶
飯後洗澡,體表血流量就會增加,胃腸道的血流量便會相應減少,從而使腸胃的消化功能減弱引起消化不良。有些人很喜歡飯後刷牙但立即刷牙的話會使鬆弛的牙釉質受損。另外松褲帶雖然讓肚子舒服了卻會造成腹腔內壓的下降逼迫胃部下垂,致使消化器官和韌帶的負荷增大,促使胃腸蠕動加劇,容易發生腸扭轉,腸梗阻以及導致胃下垂等。
5、飯後立即運動
雖然「飯後百步走」有道理但對於老年人,最好還是不要運動,因為飯後半小時內胃因接納了食物而變得十分沉重。此時參加運動會使胃飽受「動蕩」之苦使消化功能受到影響;飯後立即散步對患有冠心病、心肌梗塞的老人可導致頭昏、乏力、眩暈、肢體麻木;對患有消化道潰瘍和胃下垂的病人則會加重病情。飯後宜靜坐30分鐘再活動。
6、飯後立即吸煙
有人認為,「飯後一顆煙,賽過活神仙。」事實上,這種做法對人體危害是極大的。因為飯後人體的腸胃蠕動十分頻繁,血液循環也隨之加快,消化系統開始了全面的運動。如果在這個時候吸煙,肺部和全身組織吸收煙霧的力度大大加強,致使煙中有害成分大量被吸收,對呼吸、消化道都有很強的刺激作用,無疑會給人體機能和組織帶來比平時吸煙大得多的傷害。
7、飯後看大片玩遊戲
飯後看大片或玩遊戲雖然是一種休息,但也不宜飯後馬上做,特別是故事情節緊張、恐怖的大片更要慢著看,會影響消化;打遊戲本身面對電腦屏幕就會影響消化,加之緊張的通關更會引起消化系統疾病。
吃什麼食物人易長壽?
1、粥
從飲食習慣看,長壽老人無一不喜歡喝粥。著名經濟學家馬寅初和夫人張桂君,夫妻雙雙都是百歲老人,兩人尤其喜歡喝粥。每天早晨,把50克燕麥片加入250克開水,沖泡兩分鐘即成粥。天天如此,從不間斷。
2、小米
老人最喜歡小米,把小米當成最好的滋補佳品。體弱生病的老人常用小米滋補身體。小米益五臟、厚腸胃、充津液、壯筋骨、長肌肉。
3、玉米
玉米,是長壽老人離不開的主食。醫學家研究發現,老玉米里含有大量的卵磷脂、亞油酸、穀物醇、維生素E,所以不容易發生高血壓和動脈硬化。
4、奶
喝奶是長壽老人的普遍習慣,尤其是居住在城市的壽星更是這樣。據說,美國現有25000名百歲壽星,其中80%為女性,她們的飲食習慣是普遍喝奶。
5、雞蛋
每天吃一個雞蛋,已成為長壽老人的普遍習慣。百歲壽星、著名經濟學家陳翰笙博士根據營養學的安排,每天飲食堅持「三個一」:「早上吃一個雞蛋,晚上喝一杯奶,中間吃一個大蘋果。」他一日三餐多吃素,少吃肉,科學安排飲食,吃出了健康。
6、紅薯
吃紅薯是長壽老人的一大喜好。醫學家說,紅薯含有大量黏蛋白,故能防治肝臟和腎臟結締組織萎縮,使人體免疫力增強。還具有消除活性氧的作用,避免了活性氧誘發癌症。又因紅薯中含鈣、鎂較多,所以能防治骨質疏鬆症。
7、豆腐
老人們普遍愛吃豆腐。豆腐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和異黃酮。豆腐具有益氣、補虛、降低血鉛濃度,保護肝臟,促使機體代謝等功效,常吃豆腐有利於健康和智力發育。老人常吃豆腐對於血管硬化、骨質疏鬆等症有良好的食療作用。
8、白菜
大白菜,平常菜,老年人,最喜愛。大白菜含有礦物質、維生素、蛋白質、粗纖維、胡蘿蔔素。從藥用功效說,大白菜有養胃、利腸、解酒、利便、降脂、清熱、防癌等七大功效。


※汪星人GIF圖:對世界充滿善意的狗子,希望你們也被溫柔對待!
TAG:鳳凰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