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明代瓷器現在出手有沒有正規公司?

明代瓷器現在出手有沒有正規公司?

下鬥彩瓷器是瓷器中最為名貴的種類之一,在收藏界有明看成化,清看雍之說。成化就是指的明代成化宮廷御用的鬥彩瓷器。與清朝的琺琅彩一樣,明代的鬥彩同樣作為宮廷御用的瓷器,做工極為精湛,因而非常貴重。 鬥彩又稱作「逗彩」,最早出現於明朝成化年間,是先在經過高溫燒制而成的青花線條之上施以其他顏色填補空白,然後進行低溫二次燒制,最終形成青花鉤邊,五彩填色的效果,故而得名鬥彩。 因為成化鬥彩之存世量十分稀少,而所存世上的也基本存儲於台北和北京故宮博物院。別說是普通百姓,就是所謂的大收藏家,也沒有與之密切接觸的機會。

關於鬥彩的鑒別方式,我們藉助於琺琅彩進行比較則更為直觀一些。

一、在胎土方面。由於成化年間的鬥彩早於雍正年間的琺琅彩,因而到了雍正年間,優質的胎土早已被用盡,所以僅從胎土上面來看,鬥彩略高於琺琅彩的質量。通過對比可以很明顯的看到成化鬥彩胎土的顯露部分色澤非常純白而且油潤。而雍正琺琅彩雖然繪製工藝到達了頂峰,也沒法彌補「先天不足」的劣勢。

二、彩料方面。鬥彩與琺琅彩所繪製的圖案均突出胎體表面,但是仔細比較會發現鬥彩略低於琺琅彩。

三、紋飾方面。雖然都是宮廷御做,所繪圖案都經過皇帝批准,畫師都為宮廷御用畫師。但是成化年間的鬥彩,其繪畫圖案均為宮廷 畫師親自創作,其線條生動流暢,筆法活潑。而雍正年間的琺琅彩圖案,有很大一部分並非宮廷畫家的「原創」,而是市面上其他精品畫作經皇帝批准之。

自從劉益謙花2.8億港元在拍下明成化鬥彩雞缸杯之後,市場便掀起了一股對於鬥彩瓷器的熱潮。這一價格與十年前在英國上拍的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圖罐價格逼近。當年,這件創下中國瓷器拍賣紀錄的元青花的成交價為2.3億元人民幣。

對於素來出手豪闊的劉益謙來說,2.8億元拍下成化鬥彩雞缸杯並不令人意外。更令人好奇的反而是這件口徑8厘米的酒杯緣何具有如此高昂的價值?究竟什麼是鬥彩?它為什麼能夠在眾多瓷器中成為最受關注的品種之一呢?

明代成化時期是中國瓷器發展的鼎盛期,古玩界有句話叫「明看成化,清看雍正」,說得就是成化瓷器在明朝各代瓷器當中是最拔尖的。2.8億港元天價雞缸杯的各種事件和熱議隨著時間流逝趨於平淡,而成化鬥彩瓷器則一直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實際上,人們對於成化鬥彩瓷器的熱衷與追捧,並非僅僅只是停留在天價成交所帶來的震撼,更多的還是對於成化鬥彩瓷器本身有著難以割捨的情結。

成化瓷器的精美,與明代朱見深皇帝有關。或許正是由於成化皇帝性格懦弱,導致那個時代的官窯瓷器有一種獨特的淡雅之感,這種特殊的美學品位已經逐步被後世所認同。因而在去年成化鬥彩雞缸杯特展上,也出現了一個有趣的名稱——「朱見深的世界,一位中國皇帝的一生及其時代」。

要說中國的瓷器里,以清雅素麗聞名的,莫過於景德鎮青花瓷和龍泉青瓷這兩大魁首了,然而相比較以紋飾取勝、膚白貌美的青花瓷,龍泉青瓷才是真正的蕙質蘭心,獨以氣質最佳。

龍泉青瓷,主要看氣質

龍泉青瓷燒造多選用含鐵成分較高的紫金土,就好像女子的身段,骨質清奇、骨脈健朗,燒出的釉多為梅子青、粉青,是自然之色,色如肌膚,如玉般純凈的質感。

龍泉青瓷是第一個且是唯一入選人類「非遺」的瓷類項目,也是陶瓷史上燒制年代最長、窯址分布最廣、產品質量最高、外銷範圍最大的瓷品種,地位很高。

關於龍泉青瓷,還有這樣一段傳說:相傳龍泉有倆兄弟燒窯,哥哥燒的叫哥窯,弟弟燒的叫弟窯,因為哥窯的瓷器好,皇帝很喜歡,於是弟弟妒忌,就偷偷在哥哥的釉料中添加了許多草木灰。

於是,哥哥燒好的瓷器釉全裂開了,但卻意外地倍受人們喜愛,哥窯因此名滿天下,成了宋代的官窯,而一直沿用傳統的弟窯,就發展成了今天的龍泉青瓷。

詩人陸龜蒙曾用「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來形容青瓷的釉色,青翠瑩潤、如冰似玉,像秋天的露珠一樣晶瑩剔透,契合了中國文人對含蓄、內斂、優雅之美的追求。

龍泉青瓷不僅受到古人的喜愛,即便在今天,也依然是市場熱門的收藏品種,2016年北京保利秋拍,一件龍泉梅子青摩羯耳盤口瓶以1265萬元的高價易手。

氣質在釉色中不斷變化

在龍泉青瓷1600 多年的發展歷史上,不同的時期,其自身也產生了很多不同的釉色,如北宋時是淡青釉,到了南宋就成了粉青釉、梅子青釉,而元明時期,則是豆青、翠青。

粉青釉是在北宋汝窯天青釉的基礎上燒出來的新釉,氣質高雅、寧靜柔和,而色如梅子初青的梅子青釉,色澤濃郁、翠色慾流,燒制難度也比粉青釉高,這兩種釉色都是宋人追求的正燒釉色。

宋朝是中國瓷器走向大成的關鍵時期,宋人有都崇尚風雅,所以龍泉青瓷在這一時期受到的影響也最大,就比如器型,龍泉青瓷的茶具,都有兼具美觀和實用兩種功能的獨特美感。

胎薄如紙、精細纖巧、輕盈秀逸,至簡至雅、含蓄內斂,沒有浮華與雕琢,在造型上找不出複雜的設計,一氣呵成,卻自有一種力感,曲直剛柔之間有著微妙變化。

俗話說「器以載道」,或許正因為宋人崇尚理學,喜歡參禪悟道,在宋人的品格與品位影響之下,才有了今天如此動人的龍泉青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清乾隆青花瓷器歷年拍賣成交價格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