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追求性能,追求品質、便攜、體驗和續航——惠普Elitebook商務輕薄筆記本
前言
選購筆記本電腦,一般有兩個方向(作為一個傳統的理工科直男),一是性能、二是便攜,之前剛剛上大學的時候,追求極限的性能,追過一陣藍天的本子,170em到770zm。在宿舍使用的時候肯定很爽,17.3英寸的屏幕,強大的圖形性能和處理器性能,超強的拓展能力,但是動輒十幾斤的移動重量,讓每一次移動都成了一種煎熬。為了雙肩包的保護效果,入手了外星人的包,單純的包就重達2斤多,每一次背它,你都會懷疑人生
後來慢慢發現,其實自己並不是每時每刻都需要這麼強大的性能,有的時候僅僅就是打個字、上個網、看個視頻、放個ppt,於是入手ThinkPad X230,12.3英寸的屏幕還是ips的,優秀的鍵盤手感,好用的小紅點,還有這個體積下相比較比較強大的拓展性能(雙通道內存,mSATA+SATA3.0,3*USB還可拓展,讀卡器,VGA和Mini DP),以及3代標壓處理器還算不錯的處理器性能(牙膏廠每代同頻性能提升很微小,但是4代開始,移動處理器的主頻都很低),日常使用ThinkPad X230移動也算是很舒服的,說走就走,性能夠用
後來發現,在便攜和性能之外,貌似還有品質。這也讓小米筆記本走進了視野,不錯的外觀,不錯的配置,漂亮的全金屬機身,出色的屏幕和音響效果(屏幕同價位,音響越級),一時間也讓蘑菇心水不已,但是實在沒有換本的理由
但是,當一款便攜筆記本性能相差不大的時候,價位來到了萬元,那就是戴爾的XPS、ThinkPad的X系列、蘋果和惠普的Elitebook(這是湊數用的,名聲實在是……)
這樣的筆記本,又會有怎樣的體驗呢?對得起價格的品質?對得起價格的用料?還是對得起價格的設計呢?下面讓我們來看看惠普的Elitebook的全方面的表現,性能、溫度、體積、重量、質感、做工
說起這個筆記本的來路,就是朋友公司新換了電腦,從ThinkPad的老X系列,換成了現在的惠普的Elitebook系列,系統、許可權都做好了,性能測試就在有限的範圍內展開,大家漫漫看,乾貨很多
電腦配件之雙肩包
電腦到手的時候就是放在這個惠普的雙肩包裡面的,雙肩包的質感不錯
右下角有一個小小的惠普標誌,還是個藝術標
拉鏈的手感和質感都不錯,很順暢且緊實
後面的背帶也挺寬大的,不會勒,後面還有大面積透氣的這種設計
雙肩帶的後面還有一個橫帶,可以方面的將包固定在拉杆箱上
頂部的手提部分還有皮質包裹,手感不錯
打開之後,內部空間很寬敞,也有很多隔袋,筆記本的保護部分也很厚實
惠普官方配件,雙肩包也可以保修和獲得技術支持,哈哈
筆記本外觀尺寸
第一眼看過去,這個筆記本的造型很熟悉,但是整體給人的感覺很圓潤,金屬感十足
中間是標誌性的惠普LOGO,任意換個LOGO,也毫無違和感
筆記本的四角有比較大的弧度,側邊部分也有倒角。A面的鋁合金的部分的表面噴砂顆粒適中,並沒有非常細膩,但也摸不到表面的顆粒
筆記本很小,比ipad air2略大一圈,無論是單手握持,還是使用,都挺方便的
打開之後,第一感覺很好,邊框是黑色好評,中間還有放摩擦的無紡布
拿掉無紡布之後,感覺還是很漂亮,黑白配,黑色的鍵盤真的很漂亮
在B面的頂部部分,有略微凸起的方便打開筆記本的設計
另外,這款筆記本單手打開無壓力,阻尼感很棒
但是這個邊框是特別的寬,材質還是塑料的。周圍有一圈的橡膠墊,既可以保護屏幕防震,也可以在B面和C面之間防震和防止摩擦。下面還有一行英文,這就是大名鼎鼎的B&O的全稱,說明這個音響還是有點來源的
B面頂部中間是攝像頭,旁邊還有三個孔,應該是一個攝像頭指示燈配合兩個麥克風,陣列麥克風可以通過演算法實現一定的降噪效果
這個邊框的寬度實在是無力吐槽,側面寬15.51mm
頂部寬26.86mm,哈哈,實打實的邊框跑馬
霧面屏幕,解析度768P,顯示效果應該還可以
底部熟悉的惠普LOGO,另外這個底部邊框也很寬
C面,同樣也是鋁合金的材質,配合上黑色的鍵盤,很漂亮
開機鍵都是鋁合金的手感不錯
C面上方是一根長條形的B&O音箱,鋁合金的濾網質感不錯,和縫隙什麼的都很均勻,且小。另外轉軸是下沉式轉軸
鍵盤是黑色的,手感不錯,不過每一個鍵位表面沒有弧形的人體工學設計,鍵盤放上去的手感一般
鍵程還可以,目測在2mm左右吧,就是普通的便攜筆記本的鍵盤手感,比mac air這種肯定好一些,但和x230這種肯定沒法比
哈哈,你看這是什麼,小黑點!這就很有意思了,這是致敬ThinkPad么?不過這種不需要移動就可以完成滑鼠操作的設計在室外使用的時候很方便
觸控板是上下四鍵設計,上兩鍵,下兩鍵,中間的觸控部分表層應該有一層玻璃
惠普的這款Elitebook整機幾乎所有的邊都有倒角處理,但是這裡沒有……按下鍵之後,如果往上走,就能感受到鋒利的鋁合金邊
觸控板的側面也沒有倒角。並且這個觸控板是在鋁合金C面下面的,中間有縫隙,感覺容易藏污納垢
左下角還是熟悉的Elitebook標誌
右下角是熟悉的惠普小方向鍵,手感很差。下面是指紋,旁邊是i7和烏班圖的標誌
側面的感覺還是挺薄的
筆記本拓展性能
左下角有四個指示燈,wifi、電源、充電和硬碟指示燈
實測筆記本的厚度在20.42mm
側面介面,從左到右依次是鎖孔、出風口、VGA(卧槽,這麼古老)、USB3.0(可充電)、SC讀卡器(Smart Card)
另一側,從左到右依次是Type-C介面、DP介面、耳機介面、USB3.0、RJ45、拓展塢插槽、SIM卡槽和電源介面
哎,我剛剛還在想,SIM卡槽和SC卡槽都有,居然沒有SD卡槽。然後把筆記本翻了過來,看到了熟悉的SD卡槽
另外這個卡槽不是傳統的彈扣設計,而是直接就可以拉出來
D面我以為是黑色的塑料,是知道摸上去還是金屬,手感一流
D面的角弧度很大,前面是平腳墊
後面是凸起的腳墊
在後面的腳墊後面有熟悉的限位孔和觸點
另一側也有,應該是拓展給筆記本供電用的觸點吧
透過底部的金屬網,可以清晰的看到裡面的雙通道內存。給雙通道內存點個贊,並且還是可更換的設計
然後發現了一個瑕疵,在RJ45介面的塑料蓋板部分,縫隙明顯不均勻
尾部的螺絲孔的橡膠塞也露出來了
筆記本的性能和配置
開機,我不會到處亂說,他們還在用win7系統的,屏幕的第一觀感很好,霧面屏就是舒服
處理器是i7的6500U,2.5G主頻,顯卡就是核顯,HD G520。哈哈,遠古配置
由於許可權不足,還有些其他原因,電腦不能安裝程序。就簡單用卡硬測試下,話說,一個核顯本,卡硬裡面的工具就足夠了。首先看看整體配置。i7+雙通道內存,256G的固態,還有AUO的12.7寸的屏幕
6代低壓i7處理器,TDP在15W,雙核心四線程、
DDR4雙通道內存。呀,怎麼雙通道就2T了
內存是鎂光的,頻率在2400,生產日期還是很新的,17年的第42周
用CPU-z測試下cpu性能,和4790k相比,單核性能約為其80.2%,多核性能為其36.32%,差距還是很大的。畢竟定位差距也很大
象棋,多核5649,這個分略低,正常6500U應該在6100左右的樣子
i7 6500U自帶的核顯,擁有24個EU,核心頻率最高1050MHz,玩個lol略流暢的樣子
256GB的固態是英特爾的,SATA介面,用的是英特爾的ahci驅動,但是4K沒有對齊。我猜測做系統的時候應該是用的Ghost,沒有做4K對齊,會極大的影響固態硬碟的4K性能
測試下,持續寫入和讀取性能還可以,4K性能確實很差,才500多分
看看固態的硬碟信息
使用AIDA64看看電腦的配置
順便測試下雙通道內存的性能,處理器是i7 6500U,雙通道DDR4 2400MHz,寫入和讀取在28000MB/s到29700MB/s的樣子,延遲在68.9ns
散熱能力和機身溫度測試
室內溫度在13.3℃左右
默認待機溫度在40℃上下的樣子
這個時候右掌托溫度在16.2℃
左掌托溫度在17.1℃
左側鍵盤在19.5℃
右側鍵盤在18.5℃
中間區域在19.4℃
出風口的溫度在21℃,整體的溫度表現還可以。處理器溫度在40℃,出風口溫度在20℃左右,整機的溫度都比較低,無論是鍵盤還是掌托都沒有明顯的熱感
單拷FPU,處理器主頻維持在四核2.7GHz,5分鐘左右單拷,處理器沒有降頻,溫度在63℃左右
出風口溫度上升,在36℃左右的樣子,然後穩定,不會再上升
出風口上方金屬部分溫度在27.4℃
鍵盤左側溫度23.4℃
鍵盤中間溫度23.2℃
鍵盤右側溫度20.1℃,越遠離出風口,鍵盤的溫度越低
左側掌托溫度在19.4℃,相比較於烤雞之前溫度上升幅度很小
右側掌托溫度在18.5℃
觸摸板溫度在17.5℃左右,都不高
停止單拷fpu,處理器溫度下降很快,散熱模塊效率很高
出風口溫度很快下降到31.4℃
最後穩定在24.5℃,溫度相比較於烤雞前略有提升,但是幅度很小,說明筆記本的這套散熱模塊的散熱效果不錯,幾乎不會有積熱
筆記本USB3.0和Type-C介面速度測試
U盤是閃迪的CZ73 32GB,看下讀取和寫入速度
換一個USB3.0的Type-C介面的機械移動硬碟,USB3.0連接,讀取110,寫入102
換成Type-C介面,讀取100,寫入99,幾乎差不多
使用Type-C介面給小米6充電,並不支持PD快充,僅能慢充,供電還比較弱,1A電流電壓就降到了4.9V左右。另外,不建議用筆記本的USB3.0介面給手機或者ipad或者其他設備充電
筆記本重量和移動重量測試
筆記本裸重在1247g左右,很輕
加上電源,重量就來到了1658g,很重,這個電源坑爹的
這個65W的電源裸重就412g了,很重,而且體積很大
網易的65W PD電源才188g
從左到右一次是網易65W PD電源、小米6、惠普自帶65W電源
筆記本屏幕顯示效果
A6300實拍,僅校正鏡頭,沒有任何後期
可視角度,右側沒什麼問題
左側也沒什麼問題
上側有問題,幾乎不可看
筆記本音箱
音箱的效果還是很不錯的,比一般的筆記本都好一些,解析和中高音好,聲場也不錯,畢竟B&O
另外這個音響在C面的上部,日常聽歌之類的不錯,不會有什麼指向性的問題
筆記本鍵盤背光
筆記本自帶鍵盤背光,還有兩檔,效果還可以
日常打字基本夠用,可以清晰的看清鍵盤字母
另外這個鍵盤背光有兩檔
背光關閉
一檔背光
二檔背光
總結
1、在高端輕薄商務本上,很多人的目光都放在了XPS、ThinkPad的X系列,蘇菲或者Mac,幾乎沒有人會想到惠普的Elitebook,但是惠普的Elitebook的表現依然很不錯
2、全金屬的機身,無論是做工還是手感,都非常優秀,除了觸控板部分沒有倒角之外,筆記本整體的機身觸感非常好,每一部分的手感都很細膩,就是有點涼
3、筆記本機身的功能和介面還是非常全面的,小黑點、指紋、VGA、兩個USB、Type-C等,日常使用完全夠用,並且還有SD卡槽、SIM卡槽,這些都是亮點
4、作為一款輕薄商務本,重量、體積控制的都很優秀,並且性能、散熱都很不錯,雙通道DDR4 2400,單拷FPU處理器一直滿睿頻,溫度壓在60℃左右,掌托和鍵盤的溫度控制的很好
5、唯一不能理解的是,為什麼還在用普通的筆記本電源,選擇一個PD充電器不好么,無論是體積、充電速度、還是兼容性都更好啊,將電源介面的位置再加一個Type-C,不是更好的一件事情么
謝謝大家!
The End


※喜歡透明?還是喜歡半透不透?——奧睿科 透明移動硬碟盒 開箱評測
TAG:蘑菇評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