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加強自我修養,提升人生境界

加強自我修養,提升人生境界

在現在浮躁功利的社會裡,我們只有加強自我修養,改善心智模式,進補精神養料,平復浮躁心靈,和諧自我生活,提升人生境界,改善生活態度。

加強自我修養,提升人生境界

一、什麼是修養

什麼是修養?簡單地說,修養就是指人們在道德品質、思想情操、精神境界等方面進行的自我修鍊和自我培養,強調的是「自我」,重點的是「修鍊」。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注重個人修養,古人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作為個人修養的最高境界。這句話最初出自於被譽為「四書」之首的《大學》,二千多年來,中國古代知識分子一直把修身、養性作為求學、為人、做事的出發點和最終的歸宿點。中國共產黨人同樣把黨性修養擺在十分重要的位置,1939年,中國共產黨領導人劉少奇在延安馬列學院作了一篇題為《論共產黨員的修養》的著名演講,第一次比較全面、系統地闡述了共產黨員的修養問題,半個多世紀以來,它以豐富而深刻的內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共產黨員。由此可見,「修養」並非一個專業範疇的概念,而是一個人生的話題,因此,今天把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召集在一起,共同聊一聊關於自我修養的一些問題。

二、為什麼要加強自我修養

《贈賢廣文》里有一句話,叫做「筍因落籜方成竹,魚為奔波始化龍」。筍只有脫落了筍殼,才能長大成竹,魚只有在江河湖海里奔波,才能演化成龍。這是自然界的規律,人的成長也是如此。一個人的成長,離不開組織的培養和群眾的支持,但這是外在條件,而自身的努力,則是內在條件。唯物辨證法告訴我們,內因起決定作用。古羅馬哲學家西塞羅說:修養之於身心,猶如食物之於身體。人們常說,葯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神補。物質「進補」固然重要,但是,精神「進補」同樣為人之不可缺少,從某種意義上講,甚至比物質「進補」更為重要。

三、怎樣加強自我修養

第一、政治修養,這是自身修養的核心。

「政治是統帥,是靈魂,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線」。加強政治修養,就是要樹立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我們都知道,周恩來在學生時代就立下「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志向,終成一代偉人。人生如屋,信念如柱,柱折屋塌,柱堅屋固。信念坍塌,就像茫茫大海上失去航標的一葉扁舟,隨時都有觸礁沉船的危險。古人說:「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這個「志」就是志向,就是理想信念。于丹在她的《論語心得》里,講了一個被廣為引用的故事:說的是十五世紀歐洲一位宗教改革家,講述過自己青年時代的一個故事,而這個故事影響了他的一生。

加強自我修養,提升人生境界

有一天,他路過一個烈日炎炎下的工地,工人們在汗流浹背地搬磚。他問其中一個人:「你們在幹什麼呢?」那個人沒好聲氣地說:「你看不見嗎?,我在搬磚,在服苦役啊!」他又把同樣的問題去問另一個人。這個人看了看他說,我在搬磚,在砌堵牆啊!然後,他又去問了第三個人。那個人放下手中的磚,抬頭擦了一把汗,很驕傲地回答:「你是在問我嗎?我在搬磚,在蓋一座教堂啊!」
他說這話的時候,臉上有一種祥和的光彩。大家看一看,這三個人做的事情是一模一樣的,但是他們給出來的解釋卻是三個層次:

第一種人是悲觀主義者。他把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看作是生活強加給他的一份苦役,他看不到更遠,計較的只是眼前的辛苦。

第二種人是現實主義者。他知道自己在砌一堵牆,但這堵牆僅僅是一個局部成品,是一個眼前目標。

第三種人是理想主義者。在他眼裡,每一塊磚,每一滴汗都是在通往一座教堂,因為有了教堂這個夢想的籠罩,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神聖而快樂的。

我們現在是教師,我們的信念不是一座教堂,而是一個個孩子燦爛的未來。我們千萬別把教育孩子當成苦差事,當成麻煩事,我們現在的工作是在為孩子塑造未來,為國家培養棟樑,為了孩子一切,為了一切孩子,一切為了孩子,這是我們在座每個人的理想信念。

第二、道德修養,這是自身修養的基礎。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陳毅同志曾講述這樣一段話,一個空軍飛行員,如果開不好飛機,那總不好吧;然而,飛機開得再好,開到敵人那邊去了,反過來打自己的國家,那就更糟了。《世說新語》里有一句話:「百行以德為首」。德才兼備德為先。小學的思想品德課,老師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國王要在三個兒子中選一個王位繼承人。他給三兄弟每人發了一顆瓜子,看誰種的好就選誰。

瓜子拿回去,三個人都種上了。到了約定的時間,三兄弟端著自己的花盆去見國王。國王看見老大、老二的瓜苗都長得很好,只有老三的盆里什麼也沒長出來。

但國王把王位傳給了老三。

為什麼?答案很簡單,三顆瓜子都是炒熟的!國王要考驗他們的不是本事,而是品德。古人說:「君子憂道不憂貧」。道德修養的過程,是一個長期的道德積累的過程,「勿以善小而不為」,我們要使自己的道德思想達到較高層次,往往需要從改變生活習慣開始,從日常小事逐步做起,正如荀子所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日積月累,持之以恆,終有所成。

作為黨員教師和入黨積極分子教師,我覺得要達到三個層次:積极參与做事,主動提出做事,熱情幫助做事,做到第一個層次是小有成就,做到第二個層次是有較大成功;做到第三個層次就是有很大成就了。

加強自我修養,提升人生境界

第三、能力修養,這是自身修養的關鍵。

能力修養是我們自身修養的外在體現。能力修養高,學生和同事才會信賴和敬佩,能力修養高,我們的工作效率才會提高。

一是自我學習的能力。要有學習的良好習慣,還要有自我學習的一些良好方法。有些人他能抓緊時間學習,每天他總能擠出時間學習一會兒,有些人他很善於學習,只要看見與自己工作有關的內容便會記下來,並在實際的工作中運用。

二是自我協調的能力。在生活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矛盾,學校與家裡,理想與現實,安全與質量,個人與集體有時候都會產生矛盾,只要我們善於協調,這些矛盾都能溶為一體,變成前進的動力。就拿我們上個星期給學生髮課外書籍吧,「保護書和讓學生學」就成了一對矛盾,這對矛盾困擾了很對班主任,但是
老師處理得非常好。

三是自我調控的能力。人都是有惰性的,很多事情都是因為自己的惰性半途而費,想想我們每一個人,都曾有過自己的行動計劃,有些人實現了計劃,有些人沒有實現,並不是因為他的能力有多差,而主要因為自己的惰性在做崇,所有一個人的自我調控能力非常重要,一個人的惰性靠別人是無法完全消除了,只有靠自己的控制能力來及時清除它。所以,我說我們學校制定的各項規章制度,我們進行的各項管理檢查,如果沒有你自己的自控能力控制,這些都不可能觸及你的靈魂,都不可能改變你,能改變你自己的只有你自己。

「自我修養」四個字很簡單,但做起來很難,它需要我們用一輩子的經歷和一輩子的時間去體會。我希望我們的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把「自我修養」作為改變自己工作處境、提高生活質量、追求幸福指數的一個必走之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