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飼養孔雀魚的九點要素,你都會么?

飼養孔雀魚的九點要素,你都會么?

孔雀魚是新手入門級的魚,說是說新手入門,但是可以說是新手入門裡最難的一種了,因為別的魚有可能就只有四點要素可以講,這個大哥可以有九點要素,整理的我想死

一、基本設備

1、魚缸:長度30公分算一尺缸,水量計演算法:公升=長X寬X高(cm)/1000。理想的養魚密度為一公升一條,密度太高的話容易導致魚兒生病。

2、小型外掛泵:可提供過濾跟少許打氣的功能。

3、電熱棒:冬季必備,溫度變化太大容易導致魚生病(水溫變化0.5度即會使魚感到不適)。電熱棒剛買回來的時候要先水洗一下,之後用抹布擦拭,,以去掉電熱棒上的有毒物質。保溫棒的使用要小心,仔細看其使用方法,需要先拔掉電源才能拿出水面,否則有些劣質品會產生爆炸。

4、溫度計:可以隨時的看到水溫。

5、飼料:小魚的話可以買豐年蝦回來孵,豐年蝦營養高且小魚成長速度較快,但孵的過程較繁雜,也可用小魚專用的飼料。長大可以使用寶贈紅,屬於增色的飼料,可讓孔雀顏色深且鮮艷。

二、養水

這個說的都要爛了,先把缸清洗乾淨,放水、開過濾泵、開氧氣、放置2天,在孔雀要進缸前一天把溫度打到28°。

三、魚到家,先過水

把魚同袋子一起放到魚缸中,靜置10-20分鐘。讓袋子內外的水溫可以平衡,魚可以慢慢適應溫度。因魚缸中的溫度跟袋中的水溫不同,貿然把孔雀放進魚缸,溫度可能變化太大,容易讓孔雀生病。過水後,小心把魚撈起,放入缸中,袋子和水就可以扔了。

四、餵食最好在3分鐘之內完成

過量的飼料容易污染水質。成魚一天早晚喂一次為佳,小魚則盡量少量多餐,有助於成長。

五、換水

換水的頻率每個缸都不一樣,可每星期換水一次,每次換水1/3-1/2。在換水的前1-2天,要先用桶子裝自來水,靜置1-2天,讓水中的氯氣散掉。氯氣對魚來說是劇毒。換水時,先用溫度計量魚缸中的溫度,另外用水壺煮一壺開水,等到煮開後,把開水加入養好的自來水中,慢慢調置魚缸中的溫度,才可換水。

六、養幾條「清潔工」

老鼠魚或者清道夫都是不錯的選擇,或者可以選擇小精靈,放在草缸里看起來也比較協調,如果不放有清潔功能的魚很容易導致缸中垃圾過多~

七、孔雀三個月大就可以產娃

母魚的臀鰭是」扇形」。公魚的臀鰭是」棒狀」。每個月可以生一胎,第一胎可能較少,並且肚子不明顯。等到母魚慢慢成熟,一胎可能生數十條甚至一百多條。快生的母魚肚子很大,從側面看會有類似」方形肚」。孔雀魚是卵胎生的魚類,小魚剛出生可能會被成魚或是母魚吃掉,所以出生的小魚需要馬上隔離。小魚一般而言,養到1-2個月大且母魚無法吃下時就可以放到原缸中養在一起。

八、孔雀容易出現的疾病

白點病:水溫變化太大所致,類似人類的感冒,癥狀為魚隻身上出現一點點的白色點狀。此病症蔓延的很快,病魚要馬上隔離治療。可用白點凈治癒。

爛尾或是爛鰭:水質不佳所致,可能是細菌性感染,病魚撈出隔離治療。原缸大量換水,病魚使用加鹽治療。

九、如何挑選孔雀魚

1、注意體表是否有白點、黴菌,魚鰭部分是否有破裂或傷口潰爛的情形

2、游姿是否有活力,不會東倒西歪,或是停在底部不動

3、健康的魚,其尾鰭部份會張的很開。相反的,病魚或是水中環境不好時,魚只的尾鰭通常是呈現「夾緊」的狀態

學會了上述的九點,你家的孔雀魚就會進化,變成孔雀女王,幫助你打到黑暗勢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奇凌龍水族 的精彩文章:

五招小技巧,避免魚兒奪命連環殺!

TAG:天奇凌龍水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