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8剛剛啟幕,一切該為修行讓路

2018剛剛啟幕,一切該為修行讓路

劉嘉玲在節目《我們來了》中,被問到「你最想回到哪個年齡段」時,她說:現在。

無論如何,該為她的自信打Call。

作為名人,她有她風華絕代的精彩,而身為普通人,我們也有我們歲月靜好的現世安穩。與她們永遠都不可能相同的,是生活模式,是處在食物鏈上的位置,然,一樣可以共同擁有的,是她的那份自信。

令我佩服的是,一個吃青春飯的藝人,她能在五十多歲的時候還說最好的年齡就是當下,除卻自信的因素,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她是個明白人,明白每個人只能擁有「現在」這樣一個「事實」,她更是一個努力的人,努力在當下修鍊出一個最好的自己。

記得曾經跟一位同事在操場散步的時候,她看著眼前鳥兒一樣活潑,花兒一樣靈動的男孩女孩們從眼前來回穿梭,眼睛裡流露出無比的羨慕,嘴裡更是嘆息著說,一晃就老了,好想再回到學生時代。

我真的不能苟同,因為缺乏重新來過的勇氣。

時光一去不復返,無悔於曾經經歷過的那些經歷,滿足當下,並讓自己仍有滿滿的心勁兒走向明知不是太美好的最後年華。

如此,就好。

法國詩人呂凱特曾說:「生命不可能有兩次,但許多人連一次也不善於度過。」

我認為所謂的善於度過,並不是一生活得毫無遺憾,而是要學會不悔過去,不負現在,不懼將來。

有些過往,再怎麼念念不忘,也不會有迴響,最好的選擇是和往事握手言和,和那個在成長的歲月中,或無知或任性或愚蠢或膚淺或自以為是的自己大度講和。

當直面未來,而珍惜當下、活在當下才最重要。

當一個人活在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生的時候,做一個注重自我的人,才不會活得太累。

說到注重自我,並不是說讓一個人自私,而是適當注重自己的內心感受,別只顧去在意別人,而忽略了自我。

作家木心說:

真正的成熟是你在經歷過太多事情後,依然能夠將內心與這個世界進行剝離。享受人生而不沉湎、歷經蒼涼而不消極。

這就是需要我們學會以出世的態度做人吧。

滾滾紅塵中,不妨做一株淡然傲世的梅,不管外面的世界多麼聒噪複雜,在一方陽光透射的角落暗自馨香,從容淡然。

生活很有可能不按照我們自己所設計的套路出牌,而人生最偉大的意義,就是在於即使我們知道了每個人都將面對生活中的無常,但我們依然還會認真地活在這個世上。

因為,我們對這個世界充滿期待。

冷暖自知的中年,當品味過半生的苦澀,看透了世事的不堪,懂得了人生中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仍會用一顆初心面對未來的人,是最難能可貴的。

所謂初心,就是一顆赤子之心,也就是支撐我們活下去並好好活著的心勁和激情。

當然,這時的激情,不是指始終如年輕時那樣追逐名利和實現夢想,而是去看破這個充斥著物質和廣告的世界並不是真正的生活。生活是剩餘的東西,是你把所有這些玩意兒扯掉之後剩下的東西。即,輕鬆的心情,快樂的心態,對世界充滿好奇心。

當然,也是不逞強,更不必刻意壓制內心的脆弱和恐懼,享受生活帶來的喜悅的時候,也要接受生活給予自己的考驗。

畢竟,這世上沒有完美的人生,只有完整的人生。

2018剛剛啟幕,一切都該為修行讓路。那麼,讓我們活在當下,請不忘初心,保持信心,勇敢前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慧思語 的精彩文章:

TAG:慧思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