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家寶藏》第五期:在王羲之書法面前看到近二十年最好的寧靜

《國家寶藏》第五期:在王羲之書法面前看到近二十年最好的寧靜

《國家寶藏》第五期姍姍來遲的播出,讓大家對這一期節目的渴望又上升了不少,遼寧省博物館到底能拿出什麼樣的國寶呢,看到馬鐙小編真的有點驚訝,不過《洛神賦圖》、《萬歲通天帖》這兩件的確是當中無愧的國寶。

這一期,小編就專門來說說《萬歲通天貼》。

王羲之被譽為「書聖」,雖然無一真跡傳世,但其在中國書法史上的地位卻無人能及。

在遼寧省博物館,珍藏著《萬歲通天帖》,其中的《姨母帖》《初月帖》被認為是最接近王羲之真跡的摹本,著名書畫鑒賞家楊仁愷稱之為「下真跡一等」。這本《萬歲通天帖》自唐代流傳至今,跨越了1000多年的時光,歷盡坎坷,現僅余原件的1/4,為國家一級文物。

《萬歲通天帖》在宋代已殘缺不全,並歷經二次火災:明代無錫華中甫真賞齋火災;乾隆內府乾清宮大火。卷幅上尚有火焚痕迹。卷後有南宋岳珂、元代張雨、明代文徵明、董其昌等人題跋,俱稱其鉤摹精到。《萬歲通天帖》「筆花滿目,奕奕生動;用墨之意,亦一一備具,王氏家風,漏世殆盡」(董其昌語)。

那麼《萬歲通天帖》到底寫的什麼內容呢?現代人看書法家的字估計都認不出來多少,小編這下告訴您!

古人寫東西真的很簡略,現代人寫同樣的內容估計要寫一大堆東西!

史料記載,武則天精通文史,熟諳藝術,尤其愛好書法,對於王羲之的字帖,更是愛如至寶,曾遍尋王羲之真跡。武則天留存下來的書法作品《升仙太子碑》,被譽為「中國最美的100幅傳世書法」之一。

不好意思,這個武則天看起來更有氣場!

飛白體碑名,字上好多小鳥哦!

《升仙太子碑》碑文,寫的真的好!

有資料介紹,就在武則天苦求王羲之真跡而不得之時,鳳閣侍郎王方慶在御前站了出來,他向武則天奏道,自己是王羲之的十世孫,本來有40餘幅王羲之的真跡,在貞觀十二年(638年)獻給了唐太宗。如今自己手中還有一件,因世祖獻之和其他幾個祖上都善書法,所以這件書法實則是十卷,願意一併獻上。

武則天雖然非常喜愛這件作品,但並沒有將之據為己有,而是在萬歲通天(大周的年號,696年3月至697年9月)二年,命內府弘文館善摹拓者以王氏一門書帖原作為底本,用雙鉤填墨法複製摹本,並將王方慶進呈的原件加以裝裱錦褙,重新賜還給王方慶。她還囑咐王方慶,這是祖先的手跡,後代子孫應當善加守護。

然而,王氏後人未能守護住先祖的真跡。唐代以後,王氏一門書法真品下落不明,史料中也無相關記載,反而是武則天命弘文館複製的摹本保存下來,並被後世人一再臨摹和刻拓。

據資料記載,《萬歲通天帖》先是為南宋名將韓世忠之子韓庄敏收藏,後又為抗金英雄岳飛之孫岳珂所藏;及至元初,又到了大收藏家王芝手中,後又轉至岳飛五世孫岳浚之手;及至元泰定年間,此卷歸詞曲家、書畫家張雨所有,後被元代書法家無錫的華幼武私藏。一直到明朝,傳至其後裔華夏手中。

到了清朝,乾隆帝酷愛書畫藝術,彼時全國範圍內的名人墨跡基本都進入了清宮,《萬歲通天帖》也在其中。

清朝滅亡以後,《萬歲通天帖》被末代皇帝溥儀帶出宮,幾經輾轉後散佚在外,被找到後由東北博物館(後改名為遼寧省博物館)典藏。

著名書畫鑒賞家楊仁愷在《國寶沉浮錄》中,他這樣寫道:「傳世王氏父子書無真跡,憑唐《萬歲通天帖》摹本想見大概。因鉤摹本有高下之分,失之毫釐,就會差之千里,世傳王氏摹本雖間或一見,當推《萬歲通天帖》為冠,所謂下真跡一等,可以當之無愧,也是歷來為眾所公認的事實。

這本書在《國家寶藏》張國立老師賣了關子之後也開始火了,是本好書啊!

另外說一下這次的國寶守護人寧靜,這次看到寧靜真的很寧靜啊,小編自己覺得可能是近二十年以來最好的寧靜了,大概國寶面前,她也沾染不少書聖的書卷氣,整個人很有「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味道。

我們見過這樣的寧靜:

也見過這樣的寧靜:

還有這樣的寧靜:

但小編覺得,現在看到了最好的寧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今歷史趣談 的精彩文章:

盛希「文成公主」唯美劇照再現唐代絲綢盛世

TAG:古今歷史趣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