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二十四節氣配上一副美圖、一首詩歌,簡直不要太美

二十四節氣配上一副美圖、一首詩歌,簡直不要太美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農曆中表示季節變遷的24個特定節令,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先秦時期開始訂立、漢代完全確立的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是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它把太陽周年運動軌跡劃分為24等份,每一等份為一個節氣,始於立春,終於大寒,周而復始,既是歷代官府頒布的時間準繩,也是指導農業生產的指南針,日常生活中人們預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針,是漢族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成果和智慧的結晶。

今天小編用二十四首古詩詞,再配上相等的美圖,為你再一次詮釋中國傳統的獨特韻味。

立春:斗指東北。太陽黃經為315度。是二十四個節氣的頭一個節氣。其含義是開始進入春天,「陽和起蟄,品物皆春」,過了立春,萬物復甦生機勃勃,一年四季從此開始了。

減字木蘭花·立春

宋代:蘇軾

春牛春杖,無限春風來海上。便與春工,染得桃紅似肉紅。

春幡春勝,一陣春風吹酒醒。不似天涯,捲起楊花似雪花。

雨水:斗指壬。太陽黃經為330°。這時春風遍吹,冰雪融化,空氣濕潤,雨水增多,所以叫雨水。人們常說:「立春天漸暖,雨水送肥忙」。

春夜喜雨

唐代: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驚蟄:斗指丁。太陽黃經為345°。這個節氣表示「立春」以後天氣轉暖,春雷開始震響,蟄伏在泥土裡的各種冬眠動物將蘇醒過來開始活動起來,所以叫驚蟄。這個時期過冬的蟲排卵也要開始孵化。我國部分地區進入了春耕季節。諺語云:「驚蟄過,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驚蟄一犁土,春分地氣通」。「驚蟄沒到雷先鳴,大雨似蛟龍」。

秦樓月·浮雲集

宋代:范成大

浮雲集。輕雷隱隱初驚蟄。初驚蟄。鵓鳩鳴怒,綠楊風急。

玉爐煙重香羅浥。拂牆濃杏燕支濕。燕支濕。花梢缺處,畫樓人立。

春分:斗指壬。太陽黃經為0°。春分日太陽在赤道上方。這是春季90天的中分點,這一天南北兩半球晝夜相等,所以叫春分。這天以後太陽直射位置便向北移,北半球晝長夜短。所以春分是北半球春季開始。我國大部分地區越冬作物進入春季生長階段。各地農諺有:「春分在前,斗米斗錢」(廣東)、「春分甲子雨綿綿,夏分甲子火燒天」(四川)、「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種瓜豆後插秧」(湖北)、「春分種菜,大暑摘瓜」(湖南)、「春分種麻種豆,秋分種麥種蒜」(安徽)。

踏莎行

宋代:歐陽修

雨霽風光,春分天氣。千花百卉爭明媚。畫梁新燕一雙雙,玉籠鸚鵡愁孤睡。

薜荔依牆,莓苔滿地。青樓幾處歌聲麗。驀然舊事上心來,無言斂皺眉山翠。

清明:斗指丁。太陽黃經為15°。此時氣候清爽溫暖,草木始發新枝芽,萬物開始生長,農民忙於春耕春種。從前,在清明節這一天,有些人家都在門口插上楊柳條,還到郊外踏青,祭掃墳墓,這是古老的習俗。

清明

唐代: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穀雨:斗指癸。太陽黃經為30°。就是雨水生五穀的意思,由於雨水滋潤大地五穀得以生長,所以,穀雨就是「雨生百穀」。諺雲「穀雨前後,種瓜種豆」。

蝶戀花·春漲一篙添水面

宋代:范成大

春漲一篙添水面。芳草鵝兒,綠滿微風岸。畫舫夷猶灣百轉。橫塘塔近依前遠。

江國多寒農事晚。村北村南,穀雨才耕遍。秀麥連岡桑葉賤。看看嘗面收新繭。

立夏:斗指東南。太陽黃經為45°。是夏季的開始,從此進入夏天,萬物生長旺盛。習慣上把立夏當作是氣溫顯著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最重要節氣。

立夏日憶京師諸弟

唐代:韋應物

改序念芳辰,煩襟倦日永。夏木已成陰,公門晝恆靜。

長風始飄閣,疊雲才吐嶺。坐想離居人,還當惜徂景。

小滿:斗指甲。太陽黃經為60°。從小滿開始,大麥、冬小麥等夏收作物,已經結果、籽粒飽滿,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滿。

晨征

宋代:鞏豐

靜觀群動亦勞哉,豈獨吾為旅食催。

雞唱未圓天已曉,蛙鳴初散雨還來。

清和入序殊無暑,小滿先時政有雷。

酒賤茶饒新而熟,不妨乘興且徘徊。

芒種:斗指己。太陽黃經為75°。這時最適合播種有芒的穀類作物,如晚谷、黍、稷等。如過了這個時候再種有芒和作物就不好成熟了。同時,「芒」指有芒作物如小麥、大麥等,「種」指種子。芒種即表明小麥等有芒作物成熟。芒種前後,我國中部的長江中、下游地區,雨量增多,氣溫升高,進入連綿陰雨的梅雨季節,空氣非常潮濕,天氣異常悶熱,各種器具和衣物容易發霉,所以在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也叫「霉雨」。

北固晚眺

唐代:竇常

水國芒種後,梅天風雨涼。露蠶開晚簇,江燕繞危檣。

山趾北來固,潮頭西去長。年年此登眺,人事幾銷亡。

夏至:斗指乙。太陽黃經為90°。太陽在黃經90°「夏至點」時,陽光幾乎直射北回歸線上空,北半球正午太陽最高。這一天是北半球白晝最長、黑夜最短的一天,從這一天起,進入炎熱季節,天地萬物在此時生長最旺盛。所以古時候又把這一天叫做日北至,意思是太陽運行到最北的一日。過了夏至,太陽逐漸向南移動,北半球白晝一天比一天縮短,黑夜一天比一天加長。

和夢得夏至憶蘇州呈盧賓客

唐代:白居易

憶在蘇州日,常諳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鵝鮮。

水國多台榭,吳風尚管弦。每家皆有酒,無處不過船。

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此鄉俱老矣,東望共依然。

洛下麥秋月,江南梅雨天。齊雲樓上事,已上十三年。

小暑:斗指辛。太陽黃經為105°。天氣已經很熱了,但還不到最熱的時候,所以叫小暑。此時,已是初伏前後。

送魏正則擢第歸江陵

唐代:武元衡

客路商山外,離筵小暑前。高文常獨步,折桂及齠年。

關國通秦限,波濤隔漢川。叨同會府選,分手倍依然。

大暑:斗指丙。太陽黃經為120°。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正值勤二伏前後,長江流域的許多地方,經常出現40℃高溫天氣。要作好防暑降溫工作。這個節氣雨水多,在「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的諺語,要注意防汛防澇。

登殊亭作

唐代:元結

時節方大暑,試來登殊亭。憑軒未及息,忽若秋氣生。

主人既多閑,有酒共我傾。坐中不相異,豈恨醉與醒。

漫歌無人聽,浪語無人驚。時復一回望,心目出四溟。

誰能守纓佩,日與災患並。請君誦此意,令彼惑者聽。

立秋:斗指西南。太陽黃經為135°。從這一天起秋天開始,秋高氣爽,月明風清。此後,氣溫由最熱逐漸下降。

漁家傲(七夕立秋)

宋代:秦觀

七夕湖頭閑眺望。風煙做出秋模樣。不見雲屏月帳。天滉漾。龍??暗渡銀河浪。

二十年前今日況。玄蟾烏鵲高樓上。回首西風猶未忘。追得喪。人間萬事成惆悵。

處暑:斗指戊。太陽黃經為150°。這時夏季火熱已經到頭了。暑氣就要散了。它是溫度下降的一個轉折點。是氣候變涼的象徵,表示暑天終止。

處暑後風雨

宋:仇遠

疾風驅急雨,殘暑掃除空。因識炎涼態,都來頃刻中。

紙窗嫌有隙,紈扇笑無功。兒讀秋聲賦,令人憶醉翁。

白露:斗指癸。太陽黃經為165°。天氣轉涼,地面水汽結露。

秋夕旅懷

唐代:李白

涼風度秋海,吹我鄉思飛。

連山去無際,流水何時歸。

目極浮雲色,心斷明月暉。

芳草歇柔艷,白露催寒衣。

夢長銀漢落,覺罷天星稀。

含悲想舊國,泣下誰能揮。

秋分:斗指已。太陽黃經為180°。秋分這一天同春分一樣,陽光幾乎直射赤道,晝夜幾乎相等。從這一天起,陽光直射位置繼續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開始晝短夜長。依我國舊曆的秋季論,這一天剛好是秋季九十天的一半,因而稱秋分。但在天文學上規定,北半球的秋天是從秋分開始的。

夜喜賀蘭三見訪

唐代:賈島

漏鍾仍夜淺,時節慾秋分。泉聒棲松鶴,風除翳月雲。

踏苔行引興,枕石卧論文。即此尋常靜,來多只是君。

寒露:斗指甲。太陽黃經為195°。白露後,天氣轉涼,開始出現露水,到了寒露,則露水日多,且氣溫更低了。所以,有人說,寒是露之氣,先白而後寒,是氣候將逐漸轉冷的意思。而水氣則凝成白色露珠。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唐代:劉禹錫

塵中見月心亦閑,況是清秋仙府間。

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最高山。

碧虛無雲風不起,山上長松山下水。

群動悠然一顧中,天高地平千萬里。

少君引我升玉壇,禮空遙請真仙官。

雲拼欲下星斗動,天樂一聲肌骨寒。

金霞昕昕漸東上,輪欹影促猶頻望。

絕景良時難再並,他年此日應惆悵。

霜降:斗指戌。太陽黃經為210°。天氣已冷,開始有霜凍了,所以叫霜降。

九日登李明府北樓

唐代:劉長卿

九日登高望,蒼蒼遠樹低。人煙湖草里,山翠縣樓西。

霜降鴻聲切,秋深客思迷。無勞白衣酒,陶令自相攜。

立冬:斗指乾。太陽黃經為225°。習慣上,我國人民把這一天當作冬季的開始。冬,作為終了之意,是指一年的田間操作結束了,作物收割之後要收藏起來的意思。立冬一過,我國黃河中、下游地區即將結冰,我國各地農民都將陸續地轉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和其他農事活動中。

瑞鶴仙(壽東軒立冬前一日)

宋代:蔣捷

玉霜生穗也。渺洲雲翠痕,雁繩低也。層簾四垂也。錦堂寒早近,開爐時也。香風遞也。是東籬、花深處也。料此花、伴我仙翁,未肯放秋歸也。

嬉也。繒波穩舫,鏡月危樓,釂瓊酡也。籠鶯睡也。紅妝旋、舞衣也。待紗燈客散,紗窗日上,便是嚴凝序也。換青氈、小帳圍春,又還醉也。

小雪:斗指己。太陽黃經為240°。氣溫下降,開始降雪,但還不到大雪紛飛的時節,所以叫小雪。小雪前後,黃河流域開始降雪(南方降雪還要晚兩個節氣);而北方,已進入封凍季節。

小雪

唐代:戴叔倫

花雪隨風不厭看,更多還肯失林巒。

愁人正在書窗下,一片飛來一片寒。

大雪:斗指癸。太陽黃經為255°。大雪前後,黃河流域一帶漸有積雪;而北方,已是「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嚴冬了。

江城子(大雪與客登極目亭)

宋代:葉夢得

翩躚飛舞半空來。曉風催。巧縈迴。野曠天遙,回望興悠哉。欲問玉京知遠近,試攜手,上高台。

雲濤無際卷崔嵬。斂浮埃。照瓊瑰。點綴林花,真箇是多才。說與化工留妙手,休盡放,一時開。

冬至:斗指子。太陽黃經為270°。冬至這一天,陽光幾乎直射南回歸線,我們北半球白晝最短,黑夜最長,開始進入數九寒天。天文學上規定這一天是北半球冬季的開始。而冬至以後,陽光直射位置逐漸向北移動,北半球的白天就逐漸長了,諺云: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

邯鄲冬至夜思家

唐代:白居易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小寒:斗指子。太陽黃經為285°。小寒以後,開始進入寒冷季節。冷氣積久而寒,小寒是天氣寒冷但還沒有到極點的意思。

鷓鴣天(荊州都倅·生日)

宋代:周紫芝

讀盡牙籤玉軸書。不知門外有圍蔬。借令未解鑾坡去,也合讎書在石渠。

微雨後,小寒初。滿斟長壽碧琳腴。不須更問荊州路,便上追鋒御府車。

大寒:斗指丑,太陽黃經為300°。大寒就是天氣寒冷到了極點的意思。大寒前後是一年中最冷的季節。大寒正值三九剛過,四九之初。諺云:「三九四九冰上走」。

村居苦寒

唐代:白居易

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紛紛。

竹柏皆凍死,況彼無衣民。

回觀村閭間,十室八九貧。

北風利如劍,布絮不蔽身。

唯燒蒿棘火,愁坐夜待晨。

乃知大寒歲,農者尤苦辛。

顧我當此日,草堂深掩門。

褐裘覆紖被,坐卧有餘溫。

倖免飢凍苦,又無壟畝勤。

念彼深可愧,自問是何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詩酒琴棋書畫花 的精彩文章:

一位唐朝詩人,憑藉一首詞成為百代詞宗

TAG:詩酒琴棋書畫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