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養只青蛙就當媽了?想要做個好媽媽你還需要知道這些……

養只青蛙就當媽了?想要做個好媽媽你還需要知道這些……

小編最近的被這隻可愛的小青蛙刷屏了!

好多朋友都說感覺像當媽了一樣

「養」了一個蛙崽子

這隻小青蛙來自一款日本休閑小遊戲

小編真的是對萌物毫無抵抗力

也跟風下載下來養了一隻「蛙崽子」

進入遊戲發現真的是畫風清奇!

作為一個遊戲來說毫不傷肝、畫風治癒

對!就是這麼一個你連手指都不用動幾下的「佛系遊戲」

因為你點開遊戲的時候

蛙崽子在哪完全隨緣

當你給它準備好了食物他會安安靜靜地待在家裡

吃飯

GIF

讀書

GIF

寫信

GIF

而當你給它準備好食物

他也有可能隨機的外出旅遊

然後給你寄回來明信片、土特產

於是小編的朋友圈今天變成了這樣的狀態

養個兒子大概就是這樣的感覺了吧!

孩子整天宅在家裡就期盼他能多去外面走走,多交朋友

當孩子長大了出門了,又天天擔心孩子在外面吃苦受累

每天就是期盼著孩子的朋友圈更新一條照片、說說……

不過如果有一個像蛙崽子一樣獨立、有主張的孩子還是能讓家長省心不少!

那麼今天小編就跟大家分享來自權威教育專家、世界責商理論創始人譚焱心的研究:

父母怎樣培養獨立的孩子

家長朋友們,如果您仔細留心生活圈內的每個孩子,你會發現,一部分孩子對本該是自己處理的事毫無主張,事事都依靠家長,離開父母寸步難行,明明自已能做到的事,也習慣性的等待別人來幫忙;而另外也有一部分孩子年齡雖然不大,卻很自覺。早上自己按時起床;自己給自己的學習制定目標;出去遊玩時會自己獨立查清楚路線,到陌生環境時候會下意識記住周邊明顯的標物……

獨立意識的培養並不是像大多數家長朋友們想像的那麼難,相信通過下面的閱讀家長您能找到答案。自主性是指人在活動當中的獨立性和主動性,它表現為個體自由地、獨立地支配自己言行的一種狀態。孩子的自主性最主要體現為他有能力為自己的行為進行自由的選擇。

1

給孩子空間,讓他自己往前走

嬰兒當然喜歡生活在母親的懷抱里,但是他不能永遠這樣生活。有這樣一位母親,孩子已經上小學二年級了,送他上學還要費力地背著他走,直到離學校幾十米遠的地方,因為怕老師看見,才不情願地把孩子放下來……如此被母親呵護長大的孩子,他的自主性從何談起呢?作家長的,應根據孩子自身的特點和能力,擴大孩子自由活動的空間,如鼓勵他自己找朋友玩,讓他在這個空間里自己當主人。

2

給孩子時間,讓他自己去安排

不少家長以為,孩子還小,不懂得安排自己的活動。但如果成人完全包辦了孩子的時間安排,孩子只是去執行,那麼孩子的自主性就永遠培養不出來了。

有一位父親,他在孩子3歲多的時候,就每天給孩子一段他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只要不出危險,孩子可以自己安排做他願意做的事:玩,看電視,畫畫,拼圖,或者什麼也不幹……無聊了,他最終還是會主動來找父母,父母就給孩子一些指導性的建議。長此以往,孩子便逐漸懂得了珍惜孩子,學會了安排時間。

3

給孩子條件,讓他自己去鍛煉

培養孩子用拔苗助長這種違反客觀規律的做法,肯定是要失敗的,但採取消極地完全「順其自然」的態度,也不利於孩子的成長。遵照客觀規律,積極創造條件,讓孩子去鍛煉,這才是我們應該採取的正確做法。

有一位母親看到5歲的孩子對洗碗感興趣,就為孩子準備了一個小板凳,對孩子說:「我知道你特別愛幹活,想自己洗碗,可是水龍頭太高,你夠不到,媽奶給你準備了小板…….孩子興奮地喊著:「謝謝媽媽!」馬上就登上小板凳高興地學著大人的樣子去洗碗了。

4

給孩子問題,讓他自己找答案

孩子提出問題,成人通常的做法是立刻告訴他答案。這樣看起來簡單又省事,但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就不會自己想問題,總希望別人能提供現成答案,這直接妨礙了孩子的成長發展。

有一位家長的成功經驗是:孩子問我字,雖然我認識,但我不告訴他,而是讓他去查字典。以後,再有不認識的字,他也不來問我了,而是自己去查字典。

5

給孩子困難,讓他自己去解決

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生活在窮困家庭的孩子,惡劣的生存環境自然就為他準備了艱苦鍛煉的條件:現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家長應多想辦法給孩子設置一些困難,讓孩子去解決;孩子在生活中碰到困難,也要求他自己去解決,從而培養孩子應對未來的能力

6

給孩子機遇,讓他自己去抓住

人的一生會遇到不少機遇,但如果不善於把握,機遇就會和你擦肩而過。家長的任務應該是提供或指出各種機遇,啟發孩子自己去抓住,培養孩子善於抓住機遇。

一位小學生偶然同媽媽講起學校要進行英語選拔賽的事情,媽媽就鼓勵英語成績不錯的孩子爭取參加,並告訴她,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把握住一個機會就意味著在成功的道路上前進了一步。在小學升初中時,這次比賽的成績被作為一個重要的參考因素。孩子非常感激媽媽的提醒,以後很主動地在各種機會中表現自己。

7

給孩子衝突,讓他自己去解決

和成年人一樣,孩子在一起也難免有衝突。解決衝突的過程,正是孩子健康成長、走向成熟的過程。當孩子向家長訴說自己遇到的諸如人際交往之間的矛盾時,家長應鼓勵孩子去面對它,指導孩子自己去解決,而不是迴避它,更不宜動輒由家長代替孩子解決問題。

9

給孩子對手,讓他自己去競爭

為了讓孩子提高適應社會的能力,必須讓孩子從小既學會合作,又學會競爭。有效的辦法,就是經常在他的身邊樹立一個友好的競爭對手。有一個學生學習差,某階段在班上竟成了倒數第一名。父母一再鼓勵孩子不要灰心,要敢於和別人競爭,首先是和比自己稍好一點的孩子比,只要努力,趕上他沒問題。在孩子取得勝利之後,父母又啟發他尋找新的競爭對手,開始新一輪暗中的較量……

10

給孩子權利,讓他自己去選擇

孩子的自主性在他的自主選擇上表現得最為明顯。但不少家長怕孩子選擇錯誤,從來不給孩子選擇的權利。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就不可能適應競爭激烈的社會生活。家長應主動給孩子選擇的權利,並告訴孩子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有一位家長帶孩子去少年宮報名,家長本來的意願是讓孩子學鋼琴,可是卻發現她在舞蹈組門口看得出了神,於是,家長尊重了孩子的選擇,同時也提出要求:她對自己的選擇要負責,一定要堅持一個階段,把舞蹈學好。

11

給孩子題目,讓他自己去創造

創造是自主性的最高層次的表現。孩子的創造性不是自然而然產生的,同樣需要家長的積極引導和巧妙激發。有一個孩子特別愛玩泥,而且能捏出一些花樣來。於是家長主動給孩子買了各種各樣的泥塑和橡皮泥,對孩子說:「你要玩就好好學、好好捏、好好練,要有新點子。」在家長的鼓勵下,孩子充分發揮自己的才智,初中畢業時,已經能輕鬆捏出栩栩如生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並以此特長考上了工藝美術學校。

上述這些條件的創造,只是有利於發展孩子的自主性,在具體實踐的過程中,家長還要不斷和孩子進行良好有益的交流,鼓勵孩子,評價他的成果,提出新任務,使他的進步永不停止。

【責商教育模式創始人譚焱心歷經40餘年創立的RQEM揭示了父母分別在教育兒女過程中的各自教子模型及運用體系】

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是需要從小開始培養的,而有的父母怕孩子受到傷害,就一直將孩子保護在自己的羽翼下面成長,最終將孩子養成一朵溫室小花。然而父母們,被子將來是要走入社會的!我們不可能保護孩子一輩子,唯一能做的就是給孩子找到終身陪伴他的老師(他自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責商家庭教育 的精彩文章:

TAG:責商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