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鄭成功收復台灣:若非國姓爺,台灣今姓荷

鄭成功收復台灣:若非國姓爺,台灣今姓荷

鄭成功北伐南京失敗後,為解決大軍糧餉問題,遂於1661年4月,親率將士二萬五千、戰船數百艘,自金門料羅灣出發,經澎湖橫渡台灣海峽,決心收復時為荷蘭統治之寶島台灣。長於軍事的鄭成功在極端惡劣氣候下,揮師成功登陸台灣防禦體系較為薄弱的普羅民遮城。隨後鄭軍在台江海域與荷蘭軍艦展開海戰,擊沉荷軍艦赫克特(Hector)號,取得台江內海控制權,並同時在北線尾地區擊敗荷蘭陸軍,以優勢兵力包圍普羅民遮城。四月初五日,迫使普羅民遮城守軍出降。在取得普羅民遮城作為據點之後,鄭軍隨即由海、陸兩面圍困荷軍要地熱蘭遮城,遭遇荷軍頑強抵抗。由於強攻不下,加之大軍糧食短缺,使得鄭成功被迫改變策略,派出大部分軍隊至南北各地屯田、徵收錢糧,以解大軍乏糧的燃眉之急,對熱蘭遮城改采長期包圍的戰略。

1661年,鄭成功緻信荷蘭殖民台灣總督揆一,要他投降。信中稱:「然台灣者,早為中國人所經營,中國之土地也。……今予既來索,則地當歸我。」揆一企圖據險頑抗,鄭成功命令大軍把台灣總督駐地赤嵌城嚴密包圍,炮擊內城。赤嵌城附近高山族民眾皆往歡迎並效力,城中漢人也給鄭成功傳遞信息,赤嵌城被圍困七月有餘,敵軍死傷千六百餘人,最後在水源被鄭軍切斷、黔驢技窮的情況下,揆一隻好扯起白旗,宣告投降。此後,荷蘭殖民者企圖再次頑抗,於是年七月,從巴達維亞調遣十一艘軍艦、六百多名士兵和大量軍火補給,妄圖解圍熱蘭遮城,並以此為基地組織反抗。時鄭成功軍力仍分散台灣各地,參與圍困熱蘭遮城的軍力不到三千。七月中旬,停泊於外海的荷蘭援軍遭遇強風侵襲,被迫離開大員海岸,前往澎湖躲避風雨;其中荷蘭軍艦Urck號不幸擱淺,船上人員皆遭鄭軍俘虜。八月中旬,荷、鄭兩軍於台江內海展開激烈海戰,鄭軍大獲全勝,擊沉一艘荷蘭軍艦,並奪取船隻數艘,自此荷軍喪失主動出擊的能力。十二月,日耳曼裔荷蘭士官Hans Jeuriaen Rade叛逃,鄭成功在其提供之情報的幫助下,炮轟擊毀熱蘭遮城的烏特勒支碉堡,使熱蘭遮城之破終成定局。初八,荷蘭長官揆一在投降條約上簽字。二十日,揆一率領殘敵五百人狼狽退出台灣。淪陷蠻夷三十幾年之台灣,從此重又回歸中華懷抱。

鄭成功驅逐荷蘭、收復台灣後,首先是建立政權,廢除荷蘭侵略者的一切殖民體制和機構,以赤嵌為東都明京,設一府二縣。府為承天府,縣為天興縣、萬年縣。天興縣管北路,萬年縣管南路。從此台灣建立起與祖國大陸相同的府縣制度。其次是嚴以治軍,下令不許騷擾高山族,不許侵佔高山族的耕地。還大力提倡教育,在高山族居住區設鄉塾,送子女入學者可減免賦稅和徭役。再次是積極推行屯墾制度,寓兵於農,以解決缺糧問題。數年後軍隊不但可以自給自足,而且還有餘糧上繳給政府,並鼓勵大陸沿海居民到台灣從事開墾,幫助高山族提高生產技術。在鄭成功父子的經營下,台灣逐漸擺脫了落後狀態。另外,鄭成功還利用台灣四面環海,對外貿易方便的有利條件,大力發展海外貿易。時清朝實行「海禁」,不許大陸商船下海,鄭成功藉機獨佔海上貿易,繼續和日本、暹羅、越南、菲律賓、柬埔寨等國家通商,把台灣的土特產,如鹿皮、鹿脯、樟腦、硫黃、蔗糖等外銷國外,換回所需要的刀劍、盔甲和生活用品。

寶島台灣雖自三國時即為吾華所有,然歷代之治,皆屬以少數兵力之「巡檢」羈縻而已。真正系統治理並有效開發台灣者,乃明末侵入之荷蘭殖民政權。是時也,荷蘭之強大,亦如今日之美國,其將西班牙殖民勢力驅走搶奪為己有之後,已經盤踞於台灣近四十年。倘若再假以荷蘭當局以數十年之統治,則台灣之「荷化」必更深入,荷蘭於台灣之防守亦更嚴密。且另而論之,設若鄭成功沒有復台後以台灣為「反清復明」之基地,則以清廷之北方大陸觀念,建政後必不會經意於東方海島,亦不會儘早做收復台灣之進攻。由此觀之,則台灣今屬吾華,其根本之功,在於鄭成功。惜鄭成功英年早逝,若天假以其數十年之治理,則其必將於台灣更有新的作為。史載當時西班牙在統治之菲律賓之地屠殺華人華僑,鄭成功已經做好師出菲律賓之準備,可惜師未出而身先死,可謂吾華之至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京都信息 的精彩文章:

民族英雄鄭成功:父為降臣,母為異族,弱冠孤忠垂青史

TAG:京都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