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況不宜接種疫苗?打預防針時小兒暈針怎麼辦?
最新
01-23
遇到以下情況應當禁忌接種疫街:患免疫缺陷病,小兒八免疫功能缺乏,接種疫苗也不會產生免疫作用;況且打的疫苗,對免疫功能正常的孩子是安全的,而對於免疫缺陷的孩子是危險的,會引起發病。如口服脊髓灰質炎糖丸對免疫功能缺陷的小兒就有引起癱瘓的危險。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結核病。長期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如強的松、地寒米松等或長期應用抗癌藥及免疫抑製劑,如環磷醯胺、6 巰駐嘌吟等。
遇到以下情況,應暫緩接種疫苗,等病癒後進行補種:發熱期、月經期、哮喘發作期。正患各種急性傳染病,或嚴取的心臟病、肝病、腎臟疾病、佝僂病。1次接種後出現發熱,下次接種少劑量。6-8周以內注射過丙種球蛋白者,應緩接種中肝疫苗及麻疹疫苗。對某種疫苗有過敏史者。
小兒暈針是一種精神性反應,一般在接種時成接種幾分鐘內發生,輕者有心慌、頭暈、乏力、噁心及手足發麻等,一般休息會兒就可恢復正常。面色蒼白、體力不支、出汗、心跳加快、噁心等,嚴重會失去知覺等。接種疫苗以後,人體將會產生具有抗病作用的物質--抗體(也叫免疫球蛋白),通過皮膚試驗或者血液化驗,就可以了解體內是否產生了免疫物質,就知道預防接種是否成功。
所以,現在常用結核菌索皮膚試驗來判斷卡介苗接種是否成功。有時也采血測定體內的免疫物質(抗體)含量,來判斷原來接種疫苗產生的抗體是否消失了,如果消失了,說明又該注射疫苗進行加強了;如果抗體沒有消失,說明還有抵抗力。如在接種乙肝疫苗1-3個月後,血液中即可査出表面抗體,說明接種乙肝疫苗已經成功。幾年後這種表面抗體的水平下降了,化驗不出來了,就說明應該再接種乙肝疫苗進行加強了。


TAG:趙老師談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