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百法.提升人生的良善品格—善心所之信

百法.提升人生的良善品格—善心所之信

提升人生的良善品格——善心所11

【三善十一者:一信、二精進、三慚、四愧、五無貪、六無、七無痴、八輕安、九不放逸、十行舍、十一不害。】

今天我們主要講的內容就是兩個主題。第一個就是善心所11種,我們的善心、善念怎麼生起來的,怎樣能夠依這個善心來修持成就戒定慧。接下來還有個主題就是煩惱心所6種,講六根本煩惱,今天主要就是講這兩個主題。

這一段是講善心所11種,有六個要點。

信心所——信念、信仰、信任

窺基大師說:「言信者,於實、德、能,深忍樂欲,心凈為性。對治不信,樂善為業。」

什麼是善心所呢?有一類心理活動,對自己和他人產生的影響都是正面的、積極的、良好的、善的,而且這種良善、積極、正面的影響,不單單是能夠影響今生,還會影響到來生、後世,乃至於盡未來際。這一類的心理現象,我們就稱之為善心所。

蕅益大師說過:「能為此世他世順益,故名為善。」

善心所11個裡面第一個就是信心所,包含了信念、信仰和信任。

信心所是四句話:於實深忍,於德深樂,於能深欲,心凈為性。於實、德、能深忍樂欲,心凈為性。

這個表就講了信心所的體性,包含了四個內容。

第一個就是「於實深忍」,「實」就是真理,真實的道理,「忍」就是認可,高度認同。這個包括了事和理,事相方面的就是指有為法,理體方面的就是指無為法,對這些都深度認同,這個就是信念。於佛、法、僧三寶的功德生樂,願意在自身成就諸佛的優秀品質,這就是對三寶的功德生起信仰心,以佛菩薩作為榜樣。也就是對世間和出世間的真實道理有深度的認同,願意去踐行。

世間的道理,如孔夫子所說的:「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周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對這些正面的倫理價值有深度的認同,願意照這三句話去三省吾身,去提升自己的修養。

還有就是出世間的道理。比如說像因果律、無我律、四聖諦、空性智慧等等,對這些真理所揭示出來的生命真相,我們也有深度的認同,願意去修行,成就禪定,然後去證得無我智慧。由於認同世出世間的真理,因此在自己的內心深處建立起正面的、堅定的人生信念。

正面的人生信念就是我們世間事業成功的基礎,也是我們出世間解脫的基礎。其實這個信念就是生命發展的正確方向,如果我們沒有要成聖成賢的信念,沒有要做一個高尚的人,那我們的方向就是模糊的,甚至於可能是錯誤的、偏頗的,如果只是陷在追逐財色名食睡,那生命的方向就是混亂的。

所以首先要有一個正確的生命發展方向,那就靠什麼?靠信念,對於世間正確的真實的道理和出世間能夠生命解脫的真理都有高度的認同。

譬如一輛汽車,最重要的就是三項:第一個是動力。動力當然就是發動機,發動機要好,這個車才開得動。第二個就是方向,這個方向就是靠方向盤,方向盤要好,方向才好。然後第三個就是整體的車況要好。

這個車況就是能力,能力要相匹配。所以汽車的發動機決定動力,方向盤駕馭方向,車況好壞就決定能夠使用多久。

同樣的,人的精神層面也有三套軟體,也就是價值觀、信念和能力,價值觀是做事的動力,他想要什麼?他的目標是什麼?做這個事情他要達成什麼目標,他的推動力是什麼?信念就決定了做事的方向,他相信通過什麼途徑能夠實現他的目標,能力大小就決定了他有沒有足夠多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我們做事的動力是什麼?有些人做事的動力是為了賺錢;有些人做事的動力是為了有地位,大家都讚揚他;有些人做事的動力是為了融入到一個團隊中來等等。這個背後都是什麼?都是不同的價值觀,所以價值觀決定了你以什麼動力去做事情。

還有就是做事的方向,那就是信念決定的,你相信照著這個方向走,照著這個途徑,就能夠實現我的目標,達到我的需求,這就是信念。

人遇到困難,生起煩惱,往往都是因為被自己的信念局限卡住了。(信心所,待續)

—恭錄大願法師 《大乘百法明門論》學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陝西渭南慧照寺 的精彩文章:

TAG:陝西渭南慧照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