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墓異常危險,項羽孫權無計可施,現代考古學家都差點葬身其中
最新
01-23
《史記》記載:「闔閭冢在吳縣閶門外,以十萬人治冢,取土臨湖。葬經三日,白虎踞其上,故名虎丘山。」當時秦始皇東遊歸來,來到了蘇州虎丘山,想見識一下這吳王古墓的厲害,於是集結十萬大軍。
秦始皇在蘇州待了一個月的時間,但是古墓的消息絲毫無所獲,整座虎丘山都已經被翻了過來,始終沒能找到吳王墓,於是秦始皇認為這只是後人編撰的,於是就率軍而歸。
闔閭墓是誰的墓呢?是吳王夫差他父親的墓,當時吳王夫差打敗了越王勾踐,就把越王勾踐囚禁在了這個地方,這座墓是吳王夫差用了十萬民工花費三年時間為其父親所建。
史記中記載,夫差給他父親闔閭墓造了一個三重銅棺,把棺材放在了水銀中,下面使用黃金良玉做成的檯子,一切都極盡繁華,而且墓門則動用了大象拖著巨石堵塞。
後來夫差聽從伍子胥的建議放了越王勾踐,勾踐回國後重整旗鼓又打了回來,大敗吳王夫差,夫差自刎而死,而勾踐為了報當年羞辱之仇則率大軍去挖掘闔閭墓。
但是幾萬人馬挖了半年,毫無所獲,不得已撤走了,後來項羽也曾率軍隊挖過,但是仍然和秦始皇的待遇一樣,幾萬人嗎毫無所獲,三國時期,孫權得知後也曾經挖過,但是仍然沒有挖到。
上世紀五十年代,人們修建園林,重修虎丘園林,當把劍池的水抽干農後,意外的在劍池的底部發現了一個墓門,但上面已經有了唐寅、王鏊兩人銘刻,上面寫著明朝劍池乾涸時發現過墓門,但是給回填了回去。
考古專家馬上組建人手準備保護性挖掘闔閭墓,但是當進入墓道時,發現整個墓道僅僅允許一人通過,而且上面有巨大的封石,當考古學家試著移動,卻發現差點毀了虎丘塔基釀成慘案,最後為了保護虎丘塔放棄了挖掘。


※三國名將墓葬被大雨衝出,其中有一陪葬品,日本專家看了很尷尬
TAG:老陳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