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帝王大多喜歡吟詩作賦,乾隆更是寫了4萬首詩,卻沒一首出名

古代帝王大多喜歡吟詩作賦,乾隆更是寫了4萬首詩,卻沒一首出名

2014年的某一天,故宮的工作人員埋頭整理著文物,突然發現有兩個箱子,上面寫著四個字「乾隆詩稿」,工作人員一驚,連忙打開箱子,一群人聚在一起仔細的整理了裡面額詩稿,竟然有2.8萬餘首,這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唯一一個整整有兩大箱詩稿的皇帝。

乾隆皇帝,他到底有多愛寫詩呢?

展開趙孟的《水村圖》,本該是水墨畫的留白之處,有一整排的題字詩句,那時乾隆寫上去的;打開王珣的《伯遠帖》,偌大的一塊地方,也全是乾隆的詩句,王珣的真跡只佔了小小一處;清朝人趙翼的《檐曝雜記》中記載,乾隆皇帝只上了個廁所,便寫出了四首詩句。

乾隆有多愛寫詩,由此便能窺見部分。據統計,已知乾隆的詩大致有四萬多首詩,歷朝歷代沒有一個人寫詩的數量比得上他。

古代帝王很多都喜歡吟詩作賦,楚漢的項羽劉邦,三國的曹操,南唐的李煜,詩詞的造詣也十分之高,雖然傳世的詩詞不多,只有寥寥幾首,卻才華甚高。

但是乾隆,儘管在數量上碾壓所有詩人,但是其質量,卻是不敢恭維,而且題材不限,想到什麼便寫什麼。

掃雪的時候要寫「掃雪必行賞,仆台早候之。未成分寸際,那可飾裝為。」

寫字的時候要寫「間日視閣章,山莊有清暇,有暇亦何為,讀書及習射。」

賞花觀池的時候要寫「池上居詩不可無,識將歲月以詳乎。明來昨往今非住,老至壯過幼更徂。」

吃黃瓜的時候要寫「菜盤佳品最燕京,二月嘗新豈定評。壓架綴籬偏有致,田家風景繪真情。」

讀完《史記 項羽本紀》也要寫讀後感「天下不聞歌楚些,帳中唯見嘆虞兮。故鄉三戶終何在?千載烏江不洗悲。」

乾隆的詩,沒有所謂的意境,也沒有絲毫的詩詞美感,就像是尋常生活的雜記隨筆,名為詩,其實是日記。

乾隆寫詩的樣子有點類似杜甫的詩史,而杜甫是他最敬仰的詩人,乾隆曾在晚年的時候,講述自己的作詩宗旨:「予向來吟詠,不為風雲月露之詞,每有關政典之大者,必有詩記事……方之杜陵詩史,意有取焉。」

雖然所作的詩絲毫沒有杜甫的意境和韻味,但是這種流水賬式的寫詩方式,確實是帝王中獨樹一幟的存在。乾隆也並非沒有文采,早年詩質量也可以,但是越到晚年,越喜歡這樣隨手寫詩。

參考文獻:《卷十 本紀十_清史稿》、《檐曝雜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乾隆 的精彩文章:

TAG:乾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