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周鴻禕diss賈躍亭:喬布斯這麼牛的人都沒敢造車

周鴻禕diss賈躍亭:喬布斯這麼牛的人都沒敢造車

摘要:周鴻禕稱,我承認你們賈老闆很牛,但再牛要同時拳打亞馬遜,腳踢奈飛,順手再踢一下蘋果,後面再拱一下特斯拉,我覺得別人是5個茶杯3個蓋子,你們老闆是12個杯子就2個蓋子。

本文來自網易財經,原文標題《周鴻禕diss賈躍亭:喬布斯這麼牛的人都沒敢造車》。

據梨視頻消息,1月17日,360的董事長周鴻禕在談到賈躍亭敗局時說,對樂視老闆賈躍亭,做出了評價。周鴻禕稱,不論一個創業者有多麼偉大的夢想,有多麼高遠的志向,他都不能夠抓自己的頭髮,把自己拽離地球,他都不能違背一些商業規律,絕大多數企業不是死於飢餓,而是死於慾望,喬布斯這麼牛的人,也做了一件事,就做了一個iPod到iPhone,至少蘋果今天還沒做汽車。

以下為周鴻禕的原話:

樂視為什麼會這樣,我覺得很簡單就是說,一個原因吧,不論一個創業者有多麼偉大的夢想,有多麼高遠的志向,他都不能夠自己抓著自己的頭髮把自己拽離地球,也就是說一些商業的規律不可違背,就是商業必須要聚焦。喬布斯這麼牛的人,也做了一件事,就做了一個iPod到iPhone,至少蘋果今天還沒做汽車;埃隆·馬斯克很牛嘛,也就做了一個汽車,還花了十幾年,到現在還虧著。我承認你們賈老闆(賈躍亭)很牛,但再牛他要同時拳打亞馬遜,腳踢奈飛(Netflix),順手再踢一下蘋果,後面再拱一下特斯拉,我覺得別人是5個茶杯3個蓋子,你們老闆是12個杯子就2個蓋子,這個手速再快,他違背了商業的基本規則,所以我覺得絕大多數企業不是死於飢餓,都是死於不可控制的慾望。

打臉甘薇?樂視網發布公告:賈躍亭等提供擔保的總額為14.17億元

張超發表於2018年01月19日 18:33

摘要:樂視網澄清,上市公司存續的各項借款中,賈躍亭及樂視控股(北京)有限公司,以及聯合其它方共同為上市公司及子公司提供擔保的總額為14.17億元,而非此前甘薇說的100多億元。

半年前,樂視網還是賈躍亭的控股公司,如今,雙方卻已「反目」。

1月19日,樂視網發布公告稱,公司注意到有部分網路媒體報道了《甘薇發聲明:將負責賈躍亭在國內的債務問題》等文章。同時澄清:上市公司存續的各項借款中,賈躍亭及樂視控股(北京)有限公司,以及聯合其它方共同為上市公司及子公司提供擔保的總額為14.17億元。這一數字與此前網文報道的「100多億」存在差異。1月3日,甘薇於在微博發布了《一位妻子的內心獨白》一文,對樂視的債務、賈躍亭為何要擴張樂視生態等問題進行了一一回應。

文中,關於賈躍亭個人減持股票用於私用一事,甘薇表示:

老賈為了樂視體系公司的快速發展,將減持股票獲得的資金(減持所得97億,繳稅20億)和質押股票獲得的貸款(質押貸款餘額69億,自2014年至今利息支出17.4億),全部投入到了樂視體系公司。其中,股權投資約16億,經營性投入約152億。資金不僅沒有用於個人及家庭使用,老賈個人還替公司擔保了100多億債務,導致個人及家庭負債纍纍。

此外,樂視網還發布了《關於公司股票的風險提示公告》。公告中提示,2017年,公司出現了關聯應收款項難以收回、實際控制人借款承諾未能履行、部分債務到期等問題,造成公司現金流極度緊張,導致公司出現大量對供應商的欠款無法支付,銷售渠道陷入困局,業務規模大幅下滑。

其中,賈躍亭通過樂視控股及其所控制的其他樂視體系內關聯公司,以關聯交易的方式形成大量上市公司應收款項,截至2017年11月30日對上市公司的關聯欠款餘額達75.3億元。

因此,樂視網提醒投資者注意九大風險:面臨公司實際控制人可能發生變更風險、部分關聯方應收款項存在回收風險、賈躍亭先生、賈躍芳女士未履行借款承諾導致公司現金流緊張的風險、公司現有債務到期導致公司現金流進一步緊張的風險、公司2017年業績大幅下滑的風險、公司部分業務業績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的風險、公司對外投資的風險、募集資金用途改變的風險、以子公司股權質押並對外擔保的風險等。

同時,針對賈躍亭造成的上市公司關聯債務問題,樂視網方面表示,將採取包括法律手段在內的一切手段,責成賈躍亭先生及其關聯方停止 向第三方處置其所控制的樂視汽車(北京)有限公司、Faraday Future、Lucid 等 相關股權和資產,並優先用於切實解決其對上市公司構成的實際債務,盡最大可 能保障上市公司股東權益。此外,樂視網表示,未來將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獲取公司業務發展所需的資金及業務資源,以解決公司目前資金需求和業務發展問題。同時,公司將對非核心業務資產及嚴重虧損資產予以處置以回籠資金,專註於公司主業運營;並擬對內部架構及業務進行重組,提升資產及業務運營效率。


樂視影業注入失敗,這可能是壓倒樂視的最後一根稻草

36氪的朋友們

?

4小時前

?

大公司

「雖然融創進入後,看似試圖打通樂視影業和樂視網,但在實操上,樂視影業此前已經在有意識的與樂視網進行隔離」。

編者按:本文來自騰訊《深網》,作者:方硯。36氪

1月19日,樂視網發布公告,稱董事會通過關於終止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的議案。這份公告正式宣告了為期兩年的樂視影業注入案失敗,而這項注入,也正是樂視網此前長期停牌的原因。

雖然樂視網暫未發布相關公告,但復牌日將為期不遠。

一位接近樂視網和樂視影業的人士向騰訊《深網》表示,這個結果並不意外,「雖然融創進入後,看似試圖打通樂視影業和樂視網,但在實操上,樂視影業此前已經在有意識的與樂視網進行隔離」。

最終,對全公司事務參與並不積極的「臨時CEO」張昭,還是被融創系的劉淑青正式取代。在12月26日的任命中,劉淑青正式出任樂視網CEO,而對於張昭的角色隻字不提。

「有些事,張昭一直是被迫去做」,一位接近樂視影業高層的人士稱,「明知失敗也要讓他堅持,很多事,由不得他」。

而與此同時,在這份公告發布之前,張昭早已在內部要求,需要做到影業決策獨立。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這一份公告落地,不僅僅是資本層面的努力宣告失敗,整個樂視網的轉型與自救,或許也可能就此戛然而止。騰訊《深網》注意到,在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終止之外,樂視網還通過了一份名為《關於終止變更公司名稱及證券簡稱的議案》。

在這份議案中,樂視網宣布無論公司名稱還是證券名稱都不會更名為「新樂視」。而「新樂視」三個字,原先寄託著樂視人最後一次努力的希望。

接下來的故事,或許已經不再有懸念。


騰訊《深網》此前曾諮詢多位證券市場人士,各方對樂視影業注入案均不樂觀;而其中的緣由,正是因為受到了監管層的壓力。

去年11月就有報道稱,第一屆創業板發審委委員中,有三到四名委員在2017年7月底8月初被調查,主要涉及樂視網IPO;其中兩名來自會計事務所,至今仍處於被調查狀態。

隨後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高莉表示,已注意到多位涉及樂視IPO發審委委員被查的報道,已經轉給相關部門,正在進一步了解核實。由於證監會並未明確態度,業內人士均認為,不應由此做出過多解讀,應等待最終定論。

但在此之前,證監會原投資者保護局局長李量案的曝光,早已影響了樂視網的資本進程。根據2016年11月央視新聞的報道,李量2014年被查,是因為2000年至2013年收受包括樂視網在內的九家公司共計摺合人民幣693萬元,為上述公司的上市和併購等資本操作提供幫助。

此後,隨著證監會前高官李量張育軍、姚剛等人相繼被查,從2016年開始,證監會對於樂視網等上市公司的資本運作的監管已經變得格外嚴厲。

顯然,風口浪尖之上,樂視影業併入案的一再擱淺,也與此相關。

一位曾在樂視系公司經手財務的人士此前告訴深網,「樂視影業多次嘗試注入上市公司失敗,讓我們發現,證監會已經不是之前的那個證監會了。」

此後,雖然證監會並未強制要求以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為名義進行的停牌,但議案遲遲不落地,或許早已體現了相關方面的態度。

一位樂視網內部人士曾告訴騰訊《深網》,即便是樂視網內部,相信能注入成功的也並不多,「但我們沒有辦法,監管層的事情,我們控制不了,延後一天算一天」。

但這一早已預料中的結局,遲早還是會到來。


騰訊《深網》曾在《樂視悲劇》一文中提到,賈躍亭的樂視生態模式包含三個核心組成部分:

1、低價甚至賠錢賣電視、手機等硬體產品,使得產品銷售迅速走量,做大收入規模;

2、內容收入補貼硬體虧損,基於硬體和平台的會員付費增值模式;

3、新的生態業務通過資本運作孵化完畢,裝入上市公司體系,把虧損通過關聯交易做到非上市體系,推動樂視網業績和股價的飆升;基於此進行定增等方式融資,循環投入到業務發展,並通過業務協同帶來整體利潤上升,最終實現樂視生態模式的閉環。

對於當前的樂視網,第三個環節的遲遲難產,已經嚴重影響了樂視模式的順利運作。

尤其當樂視電視倒下後,樂視影業再無法裝入新樂視上市公司體系,缺乏優質資產的樂視網在資本市場崩盤,已再無懸念。

為此,孫宏斌一直在尋求破局。為了在上述三個核心環節外,尋求到助力達成新的循環,孫宏斌此前就已開始積極與外部公司就投資進行接觸。但就騰訊《深網》目前了解到的情況,截至目前,在注資或收購層面,樂視網還仍未與任何一家企業或機構進行到實質談判階段。

接下來,孫宏斌還會怎麼做?目前來看,這道題,依舊無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識時務者為俊傑 的精彩文章:

首批基於區塊鏈的ETF在納斯達克上市交易

TAG:識時務者為俊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