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詩歌教學中之「我」見

詩歌教學中之「我」見

關注「語文濕地」,和七萬多熱愛生活的人一起,許生活一個美好未來!

詩歌教學中之「我」見

詩歌教學一定要求教師有豐富的語言表達嗎?竊以為豐富,甚至是優美,詩意的語言表達,是詩歌教學的硬體要求,是詩歌鑒賞課上出效果的基本要求。學生的真確理解,教師的有效教學策略,教師的巧妙引導,及時的點撥更為重要。

以杜甫的《蜀相》和《登岳陽樓》為例,我深有體會。這兩首詩都是詩人的著名代表作,《蜀相》是48歲時寫的,《登岳陽樓》是晚年流落湖南嶽陽所作。這兩首詩我都很喜歡,也有許多觸動。但是如何把這種喜歡和背後深刻的觸動也讓學生心頭有牽動,這並不是教師說的有多好就能實現的。所以在設計課的過程中,有所創意,試圖把學生拉進詩歌課堂,去感受詩人所表達的情感。在此,試說一二。

《蜀相》,學生對於詩歌所表達的主題都不難理解。但是,上課提問過程中,學生還是在參考書中遊走,浮於表面,其實深入就不解其意。於是找准一個切入點,就拿首句中「丞相祠堂何處尋?」的「?」做文章。詩人是有意去祠堂還是無意的?學生都知道是有意的。那為什麼還要用問號呢?學生說,這是設問句,詩人自問自答,表達了詩人對先賢強烈的敬仰和緬懷。我故作不解之態,為什麼「?」還能表達出強烈的情感呢?我覺得感嘆號更強烈才對。所以我現場將句子改成:丞相祠堂此處尋!我又故作得意,覺得自己改得好極了。學生一聽,覺得不行,這樣一改把原來的詩意詩味給改沒了。我趕忙問原因。學生解釋說:詩人用問號,讀出來時聲調上揚,與下句形成抑揚頓挫之感,顯得比較押韻;詩人知道丞相祠堂就在那裡,只是去的人少,顯得荒涼,所以,尋字後面的問號就有這層意思;然而即便是荒涼,人煙稀少,詩人也要去尋自己心中崇拜的偶像諸葛亮祠堂,可見他對諸葛亮強烈的敬仰和緬懷。

接著我說,那能夠直接表達詩人這種情感的是詩句中的哪一句。學生說最後一句: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然而英雄已去,如今英雄留下的景象是這般凄清,荒涼: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再來讀一讀頸聯: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這是怎樣的的一顆心?是智慧與品德兼具的賢臣之心。可是最後的結局確實如此令人心痛。那為什麼由祠堂寫到「淚滿襟」,這淚包含了詩人壯志未酬的憤慨。如此一來,一個問就牽動了整首詩,不按套路走,全是學生在課堂中發現,然後發問,討論。全身心投入詩歌之中,教師不需多美言,詩歌便出味,出情也。

《登岳陽樓》也在設計上如出一轍。課前,我在黑板上用粉筆手寫全詩。學生往黑板上一看。我說,這是本書,杜甫的最後一首詩,是杜甫晚年57歲時寫的。當時詩人從變州出來,流落到湖南嶽陽,他登上了心聞已久的岳陽樓,看到了洞庭湖水的景象,於是有感而作。其實簡單點概括這是寫一個老人流亡他鄉的故事,詩人用寫實方式表達情感。我請一位學生以第三人稱「這個老人」來講講他在詩里述說的事。第一個學生基本能說出故事的大概。詩的意思也基本準確,但是講起來不流暢,不夠生動。後來我說,改變一下人稱代詞用「我」來講這個故事。第二個學生講的很好,語言生動,投入感情,而且在詩歌原來內容的基礎上加入了自己的一些描寫性的語句,使得她的故事講得很感人。兩位同學都說完,請其他聽故事學生點評說說聽故事的感受。學生說在聽「這個老人」的故事時,覺得這個老人有點辛酸,有點無奈,有點孤單。在聽「我」的故事時覺得很感人,覺得這個「我」非常可憐,悲喜交集。就在這時,有一個學生說,老師我不想說聽完感受,我想提出一個疑問為什麼用第三人稱描述這個故事和用第一人稱描述給人的感覺那麼大的差別。用第三人稱感覺不比用第一人稱有感情,感動人。哇,我覺得這個問題太好了,這是出乎我的課堂設計之外啊。對啊,為什麼呢?學生說,用第一人稱更能直接抒發情感,更容易把自己變成故事的主角,感情就更投入。而用第三人稱我們是旁觀者轉述別人的故事。後來我說的確如此,所以當我們讀一首詩時,我們就要把自己變成詩中的主人,這首詩就是你寫的,所有的經歷都是你的經歷。用我字加進去感受。全班試著讀一下:

登岳陽樓

(我)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我見)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我)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我望)戎馬關山北,(我)憑軒涕泗流。

此時,學生眼裡流露出一種認可,明了。

進入賞析環節,我說,王老師在讀這首詩時讀到了其中一句,忍不住淚流滿面。你們覺得是那一句打動了王老師?請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意象(景物)、意境、主題、情感、手法。我想知道誰與我心靈契合。學生很快投入詩句中賞析。一學生說覺得是: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因為這句讀出了詩人年老力衰,病痛纏身,可是飄零在外,身邊沒有親人朋友的音訊。很孤獨很可憐。覺得他很感動,應該也能打動我。後來一學生說,覺得應該是最後一句,這一句寫了詩人雖然也飽受政治路途的艱辛和痛苦,補充資料:詩人距生命的終結僅有兩年,當時詩人處境艱難,凄苦不堪,年老體衰,患肺病及風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聾,靠飲葯維持生命。可是自己還在關心國家大事,對百姓的關心還那麼執著,詩人憂國憂民的偉大胸襟令人感動不已。雖然他不是將軍,也覺得他很偉岸;雖然他就是一個弱弱的文人形象,可覺得他已是一個英雄了。如此說來,我確實讀到最後一句感動的「涕泗流。」

那既然,最後一句那麼感人,詩句就留下後兩句吧。前兩句不要了。學生說不行,字數不足,不符合詩的格式,不美觀。於是進入景物的品讀。「昔聞」與「今上」有喜又有憂,「坼和浮」壯景之下,以樂景寫哀情,顯得個人更加渺小,孤寂,表現詩人身世的凄苦之狀。與下一句有著緊密的內在聯繫。然詩人雖歷經坎坷,心胸卻如此寬廣。我們讀來亦不禁感動其中。

最後我和學生共同有感情地朗讀全詩。此時,鈴聲剛好響起。我們在《登岳陽樓》聲中結束課堂!

課堂之後我有一點思考:

在這堂課中,雖然課堂活動設計是推動詩歌鑒賞的重要環節。但是在這堂課上,我發現了一個更為重要的事:詩歌教學,一定要尊重「我」的出現,這個「我」不僅是詩人,更指師生。把我們的生命體驗和詩人緊密結合,更有助於理解詩人的心境。否則乾巴巴的解讀詩歌,師生常常出現詞窮,詞不達意且往往破壞了詩歌原有的意境美。

詩歌教學,難中求變,求存,求真,求美。去作,去繁,去假,去空。詩歌,是理性的分析與感性的體味結合。我的詩歌教學初探才走了一小步。

作者簡介:王晨杉,海南省臨高中學高中語文老師。教書七載,自14年遇見王君老師,遇見「青春語文」,便自覺修鍊語文,修鍊自己。努力做一個有溫度的人,爭取上一堂有溫度的語文課。相信讀到好的文字,遇到好的人是今生修來的緣分。你能來讀,就很好,我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語文濕地 的精彩文章:

咸亨小酒店,折射大社會——《孔乙己》優秀練筆選

TAG:語文濕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