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果故事只講一半,那我也不曾孤單

如果故事只講一半,那我也不曾孤單

由於這個專題剛製作完成,有感而發,也想寫一篇關於戰爭的文章,那麼我們從有史書正式文字記載的第一場戰爭說起,黃帝與蚩尤之戰,這是個悲傷的故事,如果故事只講一半,那我也不曾孤單,此為題記。

開篇語:戰爭,有人類史以來,戰爭就一直不斷,再冷血的人,都能被戰爭的熱血感染,再熱情的人,也會被戰爭的冰冷灼傷。

黃帝跟蚩尤大戰,這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戰爭的起因誰對誰錯,我們無從得知,然而這場決定天下共主的戰爭註定名動天下,青史留名,《山海經·大荒北經》對這場戰爭做了記載,我們的故事便從這裡開始。

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射。有人衣青衣,名曰黃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應龍畜水。蚩尤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黃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殺蚩尤。魃不得復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後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為田祖。魃時亡之,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決通溝瀆。——《山海經大荒北經》

本文的故事的主人公叫女魃,女魃原本是天女,喜歡穿一襲的青衣,一身神力,凡所過處,雲消雨止。女魃原本是一個快樂的女子,雨的憂愁她從來不懂,直到有一天,戰爭發生了。

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山海經大荒北經》

蚩尤是南方苗民的首領,帶領大軍伐黃帝,以爭天帝之位。黃帝令大將應龍出戰,兩軍大戰於冀州的原野,應龍蓄水準備來個水淹七軍。也許是消息走露,蚩尤請來了風伯雨師,風伯縱大風,雨師縱大雨,在大風雨的幫助之下,黃帝軍大敗。黃帝一日日憂愁,眼看著他這邊軍隊的士氣一天比一天低落,終於他想到了那個喜歡著青衣的天女。

黃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殺蚩尤。——《山海經大荒北經》

黃帝請來天女魃助戰,女魃所到之處,雨止風停。

「殺呀!」雨停之際,應龍率軍衝殺而上。

蚩尤的身軀高大威猛,如擎天之柱屹立於平原之上,南方多雨水,北方黃帝部隊多不適應,只要這戰場雨水不停,那麼勝利的天平就會向他傾斜。然後這一切,因為一個女子而改變了,蚩尤望了望那又恢復鬥志的黃帝軍,「我蚩尤終究是敗了」

不知大戰持續了多久,蚩尤最終被應龍所殺。久違的勝利到來,女魃成為了英雄、大功臣,百姓們載歌載舞,迎接這個英雄般的美麗女子。

故事原本應該到此結束,這便是一個美好的結局,然而,這個只是個開始,一件可怕的事情發生了。

魃不得復上,所居不雨。——《山海經大荒北經》

也許是大戰中神力消耗過巨,女魃的神力消失了,她再也回不到天上了,天女只能流落凡間。女魃本是個愛笑的女子,她也喜歡熱鬧,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一切都變了,女魃所住的地方一直沒有下雨。

叔均言之帝,後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為田祖。——《山海經大荒北經》

一個叫叔均的大臣將這個情況告訴了黃帝,黃帝將女魃安置在了赤水的北面,而叔均也因此當上了田神。從此荒涼的赤水之北便有了一個人,而赤水河邊也多了一個常常站立許久的青衣女子。

但是女魃原本是個快樂的女子,這北地萬里無人煙的荒涼比寒冬還冰冷,女魃常常一個人逃亡南方,哪怕只是遠遠地望那裊裊的人煙一眼。

魃時亡之,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決通溝瀆。——《山海經大荒北經》

有一天,女魃終於被發現了,想要驅逐女魃的百姓們對當初的女英雄咒罵道,「神,你還是往北邊去吧!」女魃傷心地走了,沒有人知道,在這一天,女魃的心裡也許在想,人心比那北地還要荒涼。

女魃心死了,她回到了赤水之北,而百姓們也開始開通水道溝渠,以迎降雨。

有鐘山者。有女子衣青衣,名曰赤水女子獻。——《山海經大荒北經》

從此,北地的鐘山之上,有一個女子常常穿著青色的衣服,她的名字叫赤水女子獻。獻,多美的一個名字,這也許是女魃的原名,又或許只是她想換一個名字……

如果故事到此結束,那我也不會孤單。

一個原本高高在上的神祇,一個流落人間的女子,往後的故事愈加悲傷。女魃,上天跟她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所到之處的乾旱,她,再也不是一個拯救萬民的英雄,對於農業社會而言,她,早已經是人們避之唯恐不及的存在。

故事還沒有結束,女魃雖然離開了,但是降雨還是遲遲沒有到來,一望無際的龜裂的大地,顆粒無收的絕望,似乎讓人們想到了什麼,一定是誰觸怒了上天。

赤水之北,鐘山之上,有一天,渺無人跡的地方終於來了幾個人,女魃原本已死的心又活了,他們還是記得自己?女魃被帶回了南邊。

然而等待女魃的是一場盛大的祭祀,祭祀的儀式怎麼稱呼,已經無從得知,在商代甲骨文中,多次出現過一個字「烄」,即是曝巫的專稱。而《山海經》中也有女子被曬死的記載:

《山海經》大荒東經記載:海內有兩人,名曰女丑。女丑有大蟹。有人衣青,以袂蔽面,名曰女丑之屍(有個人穿著青色衣服,用袖子遮住臉面,名叫女丑屍)。《山海經》海外西經記載:女丑之屍,生而十日炙殺之。在丈夫北,以右手障其面。十日居上,女丑居山之上。

傳說女丑被太陽炙曬而死,「十日炙殺之」,足足十個太陽炙曬殺之,這是一幅具有宗教意味的經典畫面,而女魃,即將迎來這個儀式。

女魃,一個美麗的女子,烈日下,被固定成了一個姿勢,臉龐抬起,永遠對著太陽……那一天,上天是否降下了大雨,不得而知,我只知道,世間,從此多了一隻不人不鬼的怪物。從那以後,關於女魃的文字記載一代比一代不堪。

南方有人,長二三尺,袒身,兩目頂上,走行如風,名曰魃,所見之國大旱,赤地千里。——《神異經》

許多年之後,《神異經》記載:南方有人,高二三尺,袒胸露乳,雙眼長在頭上,名曰魃。故事講到這裡,那雙眼長在頭上的怪物,是否就是永遠雙眼只能對著烈日的魃?

女魃,從一個神祇,變成一個神憎鬼厭的怪物,最冷莫過於人心。女魃,一個天女,被人們厭惡了千百年,至今不變,希望這篇文章能改變點什麼,也許什麼都改變不了。

神話傳說,在沒有文字的時代,其實是對歷史最好的記載,我相信,在很久很久的某一天,女魃的原型應該是一個巫女。如果故事可以只講一半,就讓女魃永遠一個人在赤水之北,鐘山之上,那該多好?

如果故事只發生一半,那我也不曾孤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小助手 的精彩文章:

TAG:歷史小助手 |